APP下载

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2009-06-13李小剑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李小剑

摘 要: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在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构想。

关键词:大学体育 教学模式 改革构想

随着中国社会迈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革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足够重视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应试教育的理论和学科中心论,在这种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管理、被训练”的地位。教学活动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与技能训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法少,教学模式的程式化、训练化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对学生身心全面地培养。

2.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过分注重课堂结构,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足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四步”结构模式(开始——准备——基本——结束),教师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机械地套入这四个过程,追求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和课堂结构的平衡,实际结果却是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手段单一,趣味性不足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讲解、示范、机械操练的方法,学生则被动地进行练习。教学手段的单一不仅使学生的运动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反而会使有趣的体育课变得枯燥乏味。

二、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构想

1.以“健康第一”等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大学体育教育活动

教学模式都根基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革体育教学模式首先应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全民健身”“健康第一”“育体、育心、育智、育德、育美”是新教育大纲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些新教育理念为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探究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它要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把课堂教给学生。同时强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智、育德、育美的过程。

3.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

(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这一课程模式是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强化以健康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并能在课外运用一定的运动技能与锻炼方法,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2)多课型选项分层教学模式

可进行多种课型相结合的方法,尝试通过选项课进行分层教学的模式,学生可在兴趣的驱动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层次。即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参考文献

沈家聪.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