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
2009-06-13韩晓娟章日春许棣泰
韩晓娟 章日春 许棣泰
摘要:毕业论文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应从学科建设、规范管理、训练模式等方面着手,尽快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切实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毕业论文改革实践
0引言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综合教学环节,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但是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水平有所下降,状况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200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组织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拟对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些探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通过研究,意在革新毕业论文的训练方式和制度设计,力图建立一套“早期培训、课程教学、专业实践、毕业论文”一体化的行之有效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与管理模式,切实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整体上趋于规范化、科学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部分论文指导教师。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毕业生论文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20份,收回80份,没有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占发放总数的78 3%。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与绝大多数部分教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1毕业论文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选题仓促、被动,盲目性大
1.1.1多数毕业论文选题与社会现实衔接不紧、创新性不足而重复性劳动过多。80名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42名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中谈到多为随意性比较强,占到全部学生的52,5%。这些同学大多到毕业论文开题时,随机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内容进行撰写,没有考虑与现实的联系,搜集资料也多为网络、期刊文章等,多为资料的堆砌,缺乏创新性,多为重复性劳动。
1.1.2面对供选择的课题,题题都好奇,都想涉猎:或选题过大,或失之过小。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也有一部分(24人,占30%)是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的,愿意参加老师的课题,但是面对课题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都很好奇,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个个都想研究,都要涉及。结果导致很多学生的选题过大,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还有一些学生的题目过小,只是针对一个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论述不深。
毕业设计的选题本身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技术工作。正确、适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前堤。实际上也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正确适当的选题上。要花费一番心思、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精力的。既然选题是整个毕业设计的开始,就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可以说选好题目就为毕业设计铺平了道路。
1.2普遍写作基础较差,平时缺乏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写作功底差,导致论文质量不高,通过被调查的20多名指导老师反馈的信息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
1.2.1写出的文章论述不力,或理直而据空,或被材料淹没,或论点不能统领资料,论点与论据间缺乏应有的逻辑性,
1.2.2驾驭论文的能力差,操纵不了长篇文章的布局结构,语句毛病比较多,基本表达方式运用不当;
1.2.3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和注释混淆不清、书写混乱,不符合学术规范,需要指导老师多次修改。
1.2.4更有严重者,出现少数抄袭的现象尽管,由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后学校加大了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力度,因而2005届毕业生在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上比较到位。大部分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意义、作用认识正确。但从表2可见,学生在毕业论文的组织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主要困难如下
1.3指导过程费力,教师感到工作量大面对学生基础较差,理论水平较低等存在的客观状况,以及就业在即的客观情形,指导老师感觉工作难度比较大,费力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由上表我们不难看出,在学生方面,面对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40%的学生置若罔闻,全然不顾自作主张修改。难免带有敷衍了事的情绪,对老师介绍提供的写作资料能够充分了利用的也不及半数。很多学生是“复制+粘贴”,没有自己的观点,学术态度不严谨。写作水平能让老师的满意的仅占到总数的31.3%。
1.4答辩有走过场倾向念完即答完,有答无辩。个别答辩小组形同虚设,在答辩过程中,仅仅触及皮毛象征性提几个问题。另一方面,部分答辩负责老师未真正负起责来,未认真阅读学生的论文和听取学生的论文答辩词,从而导致提问不能切中要害,有的甚至不着边际。因而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论文水平。这个也是论文组织过程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1加强专业建设,突出优势学科,发展弱势学科专业建设是普通高校教学系的基本建设之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本科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针对本科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系既要做到突出优势学科,形成品牌效应,也要注重弱势学科,达到协调进步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随意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而不是面对几个名师、几名教授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其实弱势学科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学校只有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利用引进、培养等多重发展的模式,才能迅速改变师资队伍结构,为毕业论文指导提供足量的高水平教师。
2.2提高学生技能,注重“三个延伸”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归根到底还是和学生的学习积累、技能等有关,如果想彻底改变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差的问题,只能从学生一入学就做起。要在平时多培养学生查阅和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多锻炼学生写作的技能,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安排一些小论文或学术讲座,对其进行学术引导,寓教于乐。论文的价值实际还体现在它是不是具有创新之处。只有对毕业生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延伸、进行拓展,即:向课程教学延伸、向平时训练延伸、向课外实践延伸。
2.2.1向课程教学延伸。根据课程的开展情况,在大一、大二就开始毕业论文的早期训练,对学生开设毕业论文教学培训专题,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写作规范等进行讲解体现出毕业论文与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在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了《毕业论文写作与规范》课程作为必修课,加大对学生的培训力度,让学生尽早熟悉毕业论文写作的一系列规范。
2.2.2向平时训练延伸。对毕业论文改革工作采取“分段切开、逐步渗透”的方式进行训练。每学期在课程中开设的考查课程、考试
课程的中考、小学期的社会调查等均采取小论文的格式进行考核,加大在平时的分段训练,逐步渗透毕业论文的规范化写作。这样就让毕业论文的撰写轻车熟路,也就不会出现在调查中反映的“不知从何下手”“对于文献资料不会运用”等问题。
2.2.3向课外实践延伸。利用专业实践、教育实习、节假日布置收集材料、开展写作训练任务、开展知识竞赛等推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3规范过程管理,力促质量提升毕业论文是本科生重要的教学环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学生在此期间与教师接触时间最长,易建立密切关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时期。在毕业论文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无疑是有关教师与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几个环节:
首先,选题环节严格化。毕业论文选题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论文本身的质量,还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及质量。如果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不进行专门指导和严格审核,势必会造成论文写作离题千里、不着边际,论文的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对于目前学生选题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选题灵活但不失严格,学生可以在建立的毕业论文题目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平日的积累和特长确定研究项目。此外,学生也可以和指导老师进行协商,师生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这些选题制度的灵活处理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发挥。
其次,导师制度优化。选题结束后,根据选题方向师生进行双向选择。其中主要指导教师(院系内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外聘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或者调查报告进行评阅,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作深入指导。同时,院系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副导师对论文的英文摘要、论文的排版格式等进行审定,以高职称教师的助手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这样的导师制度优化了系部的师资力量,也使得教师分工明确,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规范化。
第三,管理过程灵活、网络化。近年由于就业市场的巨大冲击,学生普遍在第八学期会将工作重心转向职场,部分学生甚至难以保证在校连续学习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院系一方面必须强调质量意识,绝对不能放松对论文的质量监控。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方法和人文关怀,例如论文写作时间、答辩时间可以前置或分时进行,指导方式可以运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还可以多安排一些有关论文选题、开题、写作等为内容的系列讲座等来帮助学生完成论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使得毕业论文完成的方式更加灵活。
第四,阶段督查定期化。必须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中期检查。尽管绝大多数教师按照要求进行工作,但是还有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或者因个人事务繁忙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及时指导,所以必须对教师辅导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毕竟对于本科生而言,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是比较困难的,多强调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也是希望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及其学术风范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以利于学生今后在学术方面的发展。
第五,答辩试行两级制。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答辩中出现的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走过场等情况,毕业论文采用两级答辩方式,第一轮答辩结果为“通过”和“不通过”,“不通过”者继续准备复答辩。通过者可由指导教师推荐或自己报名参加优秀论文答辩。第二轮为优秀论文答辩。选取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奖励。
对在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上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把每年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论文汇编成册,树立典范。通过充分发挥评比表彰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促进作用和强化作用,为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总之,高校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4年学习成绩的综合测评,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反映教学质量好坏的一项指标。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认真对待,扎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