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9-06-13张春华
张春华
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突出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隐患。
在投入方面,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格鲁特曼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即从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要的固定投资来看,我国在“六五”期间是1.8亿元,到了“十五”前三年上升到4.99亿元,也就是说,我国创造1元钱GDP需要的投资竟然接近了5元钱。这足以说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我国更多的是靠粗放的投资去拉动的。
在能耗方面,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却只有0.4,相当于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每万元产值的用水量高出了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资源,包括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等,分别约占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消耗的资源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
高消耗换来了高增长,也带来了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问题,现在,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
不协调的问题则更明显,经济增长的不协调体现在三个短板:一是农业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服务业的短板,中国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4%,还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45%,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社会物流总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近1倍.三是行业中的短板,中国的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许多关键的、高技术的设备都要依赖进口。
2树立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一些发达国家现在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发展模式,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工业用水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和20%。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单一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增长方式。
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也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上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即经济总量扩大了,但经济结构没有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没有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恶化了,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降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
必须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应该认识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
3进一步完善经济核算体系
GDP这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对GDP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但现行GDP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是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结构”(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和“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社会效益等)。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有失偏顿,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惜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完善GDP,需要逐步建立绿色GDP的体系,在现有GDP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资源、环境、人文等因素,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科学考核体系。
4调整经济结构
要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决农业“短板”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设备。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扭转服务业长期滞后的局面,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此外,还要遏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5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指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地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电解铝为例,生产一吨铝,要消耗1500度电。去年出口了125万吨铝,就相当于出口了接近200多亿度电。但是铝的再生性能好,受损率小,按一定的生命周期计算,目前铝制品的平均寿命是15年,按可再生13~25次计算,铝的平均寿命就可以达到200~375年,可以大大节约铝钒土的资源消耗。
6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
将来的能源、资源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科技进步。以能源为例,现在能源的生产和生活消费主要是靠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些不可再生资源都很有限。太阳能是最清洁,最丰富的能源。太阳能是化石能源的3.5万倍,然而太阳能的收集、储存、使用等技术问题还没有过关。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出路还是要靠科技。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创新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没有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7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国民素质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基础管理工作。
要提倡文明、健康、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要广泛开展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全社会、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化战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高科技能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