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研背景下的个性化二外日语教学模式探索

2009-06-13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考研因材施教个性化

罗 燕 张 颖

摘要:外语专业类考研学生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二外日语学习的一股热潮。第二外语的学习由于它的特殊性,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且对于缺乏日语语言交流环境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学习日语有较大的困难。本文基于考研背景下的二外日语教学的特殊性,经过作者多年的二外日语教学经验检验,提出了个性化的二外日语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考研;二外日语;个性化;因才施教;因材施教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发展速度加快及中日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已逐渐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中日贸易往来频繁,这激发了国内非日语专业的在校生及在职人员学习日语的热情,近几年来,学习日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日语逐渐发展成为除英语外的第二大语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高校,日语也成为英语专业学生选择第二外语的首选。

此外,在我国,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驱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走上考研之路,外语是研究生考试中占比分较大的科目,因此,如何提高外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的研究生备考效率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一、 存在的问题

通观我国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发现传统的通式教学普遍存在着影响二外日语习得效率的问题:

1. 课程设置课时少

高校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将二外课程放在第二学年开设,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且每周多在2~4节。第二外语习得理论中提到,人类接受一门新的语种及语言思维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并且,日语与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对于日语零起点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他们学而不精、点到为止的现状。

2. 教材内容浅显单一

目前,高校的二外日语课程大都采用《标准日本语》这套教材,它集众多教材的优点于一身,然而,近年来众多高校为了控制研究生录取人数,在二外考试内容上作了相应的调整,难度已趋近于日语专业二级水平,《标准日本语》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备考的需求。

3. 教学无针对性

教育部规定,研究生考试二外日语科目内容由报考单位自拟出题,这就使得学生们必须根据所要报考学校的要求进行复习,难易程度、重点难点侧重都因校而异,而我国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并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这使得学生们在自我复习中因无人引导而无法明确复习方向,无法在考研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 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考研热潮这个特殊背景下,追求共性的通式教育已不适合用于二外日语的教学,在我们不断为提高学生考研率而努力创新时,本文作者总结了几年来的二外日语教学经验,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即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因人、因校、因实际情况来进行个性引导。

1. 因“才”施教

将学生个体差异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突出个性化教学。

(1) 顺应学生的认知方式并因势利导。由于语言基础、语言敏感度、语言智能、动机、态度、性格等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高有低,成绩有好有坏。那么如何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引导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因势利导,这是提高学生二外日语学习能力的首要一步。比如学者在研究学习者性格因素和外语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中指出,性格外向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性格内向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因为前者好交际、活泼、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并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而后者寡言少语、被动性大、不能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从而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因此,针对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性格因素,通过情感激发等策略努力帮助内向学生恢复自信,建立学好外语的热情。

①引导学生设定目标。考研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指向来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学生的学习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二外日语实力、就业目标来确定考研学校,教育学生不可好高骛远,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进行报考。

②量身制订考研计划。学生在进行备考复习初期总是处于迷茫的状态,如何做到有效率地复习,这是学生一直困扰的问题。每年有超过95%的考研学生因为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从而不能完成既定的复习计划;每年有超过50%的考研学生因为复习时间不能合理分配致使单科不过线,惨遭淘汰。这些都是由于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没有制订适合自己的完备复习计划所导致的。教师在学生备考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完备的复习计划,在考虑二外日语的复习时间、复习计划时,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综合学习潜力和二外日语的初始知识储备因素,发掘学生的薄弱环节,从单词、语法、阅读、写作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水平,以扎实的知识基础去应对考试。

2. 因“材”施教

教材是高校课程极其重要的资源,教材本身的好坏、教师如何将教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如何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

(1)教材内容立体化。日语理论知识的讲授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的编排内容,而按部就班的传授给学生,这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日语学习枯燥无味,学生无法提起对日语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学习效率。以《标准日本语》教材为例,教师如果在讲到单词“正月”时,通过发散性思维讲述“正月”与中国的新年的异同、日本过正月的习俗等等,还可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直观教具等等多种形式更加生动地再现日本过新年的情景,这种将教材内容立体化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兴趣,不仅记忆力增强,还能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等背景知识。

(2) 教材内容互动化。互动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富于创造的学习,因而是一种高效率、高境界的学习。在课堂理论讲述时,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话题讨论、主题发表会等,将教材知识点互动化,能够更好地将日语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听、说、读的综合水平。

(3) 教材内容专业化。近年来,众多高校为了控制研究生报考人数,采取了整体提高考试难度的策略以加高考生考取的门槛,二外日语作为英语专业的必考科目之一自然在考试内容上不断提升难度,已趋近于日语国际二级水平,因此每年在二外日语上“栽跟头”的学生为数不少。可见,传统式的浅显化二外日语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如今竞争激烈的考研形势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将教材内容专业化,在讲授教材本身内容的同时,大量穿插相关的日语二级水平的词汇、语法、知识点,在课后要求并指导学生大量练习二级水平考试试题,用日语专业的难度与强度来要求学生,这样才能打牢学生的日语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使他们能够以充足的实力及信心去应对研究生考试。

在二外日语的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因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反映注重个体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理论的逻辑轮廓,是为保证达成个体个性发展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的具体教学活动结构。在二外日语这一特殊课程中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考研之路上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段海波,于吟梅.如何教好公共日语课[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1).

[2]何雁,洪世昌.试论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J].江西教育科研,2003(12).

[3]石田敏子.日本语教授法[M]东京:大修馆

书店,199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日语专业)

猜你喜欢

考研因材施教个性化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