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情景 实施音乐教学

2009-06-13吴鸿斌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新课标情境

吴鸿斌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新课标强调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重点目标。而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则是音乐的情感性,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是音乐情境的创设。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师都应该创设生动真实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中学音乐课中该如何实施音乐情境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一、 借助生活中的音乐实施音乐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身,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 借助情感体验、培养表现创造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三、 借助情境,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像满天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会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初中音乐教材《苏武牧羊》就是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歌曲。多少年来它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经久不衰。这首歌作于民国初年,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爱国群众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歌中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歌曲的旋律由五声间阶构成,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古朴苍劲,通俗感人,具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节奏庄重、坚定、平稳,调式的交替运用,使音乐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用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苏武的爱国主义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四、 借助语言,构筑情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可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悲伤等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话语,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例如: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先让学生完整聆听音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故事中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音乐的艺术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情境后,必然会对音乐本身产生直接的感受而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这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词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情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情境教学的深化。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情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当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情境,它是审美意向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中学课堂内的音乐情境,存在于音乐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和学生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如果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也就没有中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

(天柱县凤城镇中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新课标情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