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2009-06-13王芹
王 芹
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教育已被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内容,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便为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打下基础呢?本人试从以下几点来谈。
一、 深挖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创新的宝库,它的每篇文章都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叙述了大量创新的“事”和“物”,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怀丙和尚捞铁牛、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世界上最古老的桥“赵州桥”、令世人惊叹的“万里长城”等等。这些课文记叙的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创新精神,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将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同时讴歌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如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药物学家李时珍、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以及我国现代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桥梁专家茅以升等。这些人小时候并非天才,后来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们具有执著钻研的精神和不断探索新方法的思维。如发明家爱迪生,他小时候被老师骂为“傻瓜”“低能儿”,考试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但是他在试制电灯时,为了找到一种既经济又耐用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试验,试用了多少种材料。这每一次试验都凝聚着爱迪生的分析与创新。这些人勤奋地工作,为人类创造了财富,这些人的创新精神也必将为我们的下一代带来精神食粮。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善于挖掘教材的创新资源,凭借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小学语文在听、说、读、写中均有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听说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趣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的体现,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倾向。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应注重创设听说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创造发生的动力。例如:爱迪生因对物理、化学感兴趣,而发明了电灯、英文打字机等。记得在教学《司马光》时,我是这样创设听说情境激发兴趣的: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故事,然后放录音。一开始还有几个学生在那儿小声议论,可是当故事里那哭声、喊声以及砸缸声,一声紧似一声响的时候;同学们个个表情严肃……这时我提问:“你们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司马光?”有的说“勇敢”、有的说“机智”,有的说“沉稳”……学生只有学会了听,才有内容可说。说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然后提炼出最能表达所听内容的词语,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得到了创新。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来自质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然而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分相信教材和标准答案,这样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材也是人编的,因此他们在编教材的时候,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漏洞。有一位教师在教《小桂花》时,有学生对课题产生了疑问:课文主要记载了周总理的两件事,内容虽涉及了小桂花,但不是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以“小桂花”为题了?这位教师觉得学生的问题问得好,于是向出版社反映。一年后,课文题目改为《一张珍贵的照片》。可以想象学生知道了这件事该多么高兴啊!因为出版社都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说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也增添了他们的质疑信心。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鼓励学生质疑。如教学《司马光》时,大家都说司马光聪明、勇敢、办法想得好时,有位学生很犹豫地举起了手。我想他肯定有什么问题,于是请他说。他说司马光的办法不太好,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破坏了缸,然后说了自己的办法。我觉得他敢于质疑前人,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于是我表扬了他。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因为他们只有在不断地质疑中,才会努力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教改,就是对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做法产生了疑问,从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措施。
(3)启发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开放式思维形式。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莫过于作文,特别是小学生,初写作文,不知从何下手,思路打不开,觉得无话可说,因此一谈到写作文,许多人就感到头疼。针对这一情况,我就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联想能力的培养,往往能使他们思维的火花瞬间绽放。记得在指导写作“小街”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将题目写在黑板上,简单讲解后,让学生想想与小街有关的人、物、情等。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想到了很多。由“相关联想”,学生们想到了小街的小吃、小街上的孩子们、小街上的风情等;由“对比联想”,而想到了小街上人消费观念的转变;由“类比联想”想到了名人笔下的小街、同学们生活在不同的小街等。通过多种联想,即思维的发散,学生们找出了多种角度,我按其分类一一板书,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点拨,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将思维聚合到其中的某一条最适合自己表达的角度去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这样的训练,不仅不会出现“千篇一律”而且一旦学生选取了恰当的作文角度,往往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4)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可以指导学生续编故事,也可结合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有位教师上完《狐狸与乌鸦》这节课后,对学生说,乌鸦因为上了狐狸的当而丢了肉,那你们想,假如以后乌鸦再叼着肉遇到狐狸,能不能被骗走呢?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象,教师就势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一段《狐狸与乌鸦》。
三、 积极实践,课外延伸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有很多,不能局限于课本、课内,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锻炼。比如在课外我们可以开展编、讲故事比赛。学生在编讲故事的时候,要重新组织语言,并且要考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样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有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除了讲故事以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朗诵、说相声、演课本剧等表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好途径。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成败。这“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因为未来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回首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以传统教育为镜子,扬长避短,注意挖掘一切创新资源,通过课内、课外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聪慧的心灵,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只要我们的教师善于挖掘、善于调动、培养,我敢说:不久的将来,中国会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华民族的腾飞翘首可望。
(肥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