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唤着情感教育

2009-06-13王子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渗透情感语文

摘要: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知识输入而又溶进了人的美好情愫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行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共鸣,使其在一种情感的浸润和愉悦之中,自主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情感;渗透;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40-01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环节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情感导引下,逐渐进入语境,进入到另一个“作品的艺术世界”中,他们调动了自身所蕴涵的学习潜能和情感因素,真正做到了好学、乐学!

中学生心中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他们无法忍受机械被动的灌输,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类不仅依靠认知而行为,而且受情感的左右而行为。情感与认知若不能相互配合,或竟至彼此冲突,那么情感必将干扰认知学习。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诗化语文教学

学语文是一种缘分,一种情致。语文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工具,它是表情达意的,那么由语言文字所组成的文章、作品,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蕴含一定的感情色彩。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带有很浓厚的情感因素。寓情于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强化语文教学的特点,诗化语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于漪非常重视情感教育。她说得很形象明白:“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她的课,娴雅和悦的教态,生动得体的语言,有一种很美的艺术氛围和很强的激励磁场。她认为,教师要努力运用课文中蕴含的真挚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为使教有情趣,学有兴趣,她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创造“情景交融”的氛围。诸如抓住导人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调整学习内容、课堂节奏和教学方法,做到环环紧扣。一课要结束时,或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突现于学生眼前;或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回味咀嚼;或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外阅读。一句话,师生的情感始终统一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在于漪老师的教学中变得具体而生动了,整个课堂教学始终洋溢着感情。师生情、文章情、生活情,情情交融,情致理趣相融。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G•S•Hall)曾把青年期个性的情感描写为“疾风怒涛”。同样的刺激情境,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不致引起明显的情感反应,却能激起中学生较强的情绪体验,甚至导致激情冲动。中学生为了看清贺卡上的一行小字,可在精品屋前徘徊良久;为了寻觅一首心爱的歌词,可费尽心机而无往日倦怠的神情……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两点:学生无法忍受枯燥、单调和乏味,即使是对他们有益的“枯燥”;他们易被感染,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比较执著而且情绪化。

中学生的这种情绪特点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注意,孔子称之为“血气方刚”,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进而告诫人们,18岁以前的青年是不能允许饮酒的,因为他们容易兴奋,不能在火上浇油。而语文教学倘若能置身于学生的情感兴奋之中,就能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虽不能替代认知,但是凡能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学生就较容易记住,甚至终身不忘。毋庸赘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信号功能和强化功能。许多学生能熟记许多歌词和金庸作品的大致内容便是明证。所以,我们要重视情感在认知过程中的强化调节功能。教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通过范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再辅之以简练生动的语言、真挚深厚的情感和学生一起研读,激起了学生情绪的共鸣。可见,教师的活动是向学生输入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的统一过程。学生对这样的课不仅体会深刻,而且还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强烈愿望。相反,教学中教师的神情冷漠,就会增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情绪与生物性需要有关,它常以心境或激情的状态表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与基本社会需要相关,它既带有人类的某种天性,又在社会环境中发展,具有较含蓄、较稳定的特点;人的情操与高级社会需要相关,它更多的是在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更深沉、更坚定的特点,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现行语文教材中情感、情操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读陶渊明的《饮酒》,学生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闲适恬静的意境;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学生可以理解作者对革命者的深情讴歌和对于反动派的无比仇恨,体味“爱的大纛,憎的丰碑”的境界;读巴金的《灯》,学生可以领悟到友情和爱意,更能领悟到光明和信念的珍贵,课后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背诵文中名句“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情感体验既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移植,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感染,所有这些都有益于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健康个性的发展,有益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谈到“丰满人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很有见地。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不可缺的条件,情感活动主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部。中学生正处于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需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接受美、追求美进而创造美,让学生有一个丰满的人生。

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中“以情感培养情感”,即教师的一言一行处处要自然流露出对学生、对语文、对事业真挚深厚的情感,让这些情感辐射到学生心中,那语文教学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教师正是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惧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世界观、思想教育观的教育,其中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最为明显。卢梭曾经说过:“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们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学作品都很好地体现和验证了这一点。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也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民俗性,这些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读物,把握情感因素,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激励,也必然会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的养成大有裨益。一次成功的情感教学,无异于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无异于一次难忘的艺术欣赏。一篇课文能否感染学生,与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有关;但学生的理解、感受要靠教师去传导、点拨,教师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能够使学生受感动。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血汗和生命的结晶,那么一堂优质的教学课也应该是教师呕心沥血的艺术佳作,情感教学便是这佳作的灵魂。

作者简介:王子文,男,甘肃秦安人,秦安县兴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渗透情感语文
情感
台上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