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的态努与表现技巧的运用
2009-06-10陈邵桂
陈邵桂
梁衡依据新闻的态势将新闻区分为三种类型:显性(瞬间的)新闻、隐性(稳态的)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说:“从采写角度着眼,依据新闻的态势,可将新闻分成三类,即:显性的(瞬间的),指那些已发生的明摆着的新闻,如突发事件、会议新闻:隐性的(稳态的),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间性不是很强,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如人物新闻、经验性新闻。这两类都是在采访前已经发生的新闻。预见性新闻是指必定要发生,但是还未发生的新闻,如可预见性的事件等。”依据新闻的不同态势运用恰当的表现技巧,是媒体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在新闻采编的实践过程中,显性(瞬间的)新闻注重表现的速度,隐性(稳态的)新闻注重表现的深度,预见性新闻注重表现的准确度。
显性新闻,即已经发生的明摆着的新闻。这种态势的新闻时效性很强,表现的速度至关重要,采编以快制胜。正如粱衡所说:“记者写这种新闻关键是要快,叫‘抢新闻。因为一是这些事件若为别人报道,你就没有再写的价值;二是时间一过,成了旧闻,即使没有报道过,你再写出来也没有人看了。”也就是说,这种态势的新闻价值在于记者见人所先见和编辑发人所先发。
例如,1981年3月30日下午2时25分,美国总统里根遇刺,2时30分,美国广播公司播出驻白宫记者萨姆·唐纳森发回的报道,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虽然当时很多在场的记者也向所在媒体发回消息,但还是慢了一步,有的媒体仅以1分钟之差而落后。这是以快制胜的典型案例。
再如,1984年7月29日上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赛金牌。这既是第23届奥运会产生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中国运动员自1932年参加奥运会以来获得的第一块金牌。为此,新华社发了一组(共十篇)连续报道,其中第一条英文快讯播出的时间是当天12时05分,比路透社快15分钟,比美联社快20分钟,其他通讯社的报道更是远远落后于新华社。共同社认为新华社在新闻报道上夺得了第一枚金牌,当天下午。派记者到奥运会新闻中心新华社工作室表示祝贺。这一组连续报道,被列为国家体委公布的1984年体育战线一百件新事中的一件,还被评为1984年新华社好稿。
隐性新闻,即已经发生但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这种态势的新闻时效性不如显性(瞬间的)新闻那样强烈,表现的深度则至关重要,采编以特制胜。梁衡在分析隐性新闻时说过:“这件事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但是从没有报道过,还不为人所知。这事件一直在那里被冷藏着,谁去发现它、报道它,它就是新闻。由于事件本身时效性并不强,它早几个月迟几个月,甚至早几年迟几年报道,一样可以吸引读者。”这种态势的新闻并不十分注重表现的速度,往往通过采写的深度表现事实的特征。
例如,李钧德等采写,《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26日发,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的《取下神像挂地图》,就是属于事实已经发生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由于记者由表及里发现了深藏于事实之中的新闻价值,从而成就了一篇获奖新闻。新闻报道的是河南上蔡县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贫困村庄,在改革开放以后,村民通过外出务工和经商逐步富裕起来的事实。但记者采写的新闻不是简单报道村民怎样由穷而富,而是通过当地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不能没有地图。并在房屋最神圣的挂神像的中堂位置,将神像取下来挂上地图的事实,以小见大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不仅富裕起来了而且更新了观念,通过深度报道表现事实的特征。
再如,颜青春采写,《株洲日报》1998年9月22日发表,获1998年度湖南省新闻奖消息类三等奖等多项省级奖的《湘赣边界千万只候鸟成为“盘中餐”》。记者1997年秋在湘赣边界采访时,听说当地民众有以火堆诱捕南来北往候鸟的传统习惯。但当时未能采访到诱捕现场。直到第二年秋再赴当地采访,报道了9月17日晚记者在湘赣边界的鹫峰牛背岭上见到十几个山头火光、手电筒光、电石灯光交织在一起,绵延十几里,火堆200多个的场面,一个晚上有5000余只鸟被火堆诱捕,其中黄腹角雉、白鹇分别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且每年从8月中旬开始的非法捕猎一直要持续到10月初,约有5万余只候鸟由此走上不归之路,向社会发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吁。这一新闻报道的事实不知存在多少年了,正如记者所报道的:“在鹫峰山上,我们遇到了年已76岁的肖大爷,他带着四个外孙正在布网。记者问他是从哪一年开始捕鸟的。他说。八九岁时就跟爷爷学,到现在已有68年捕捉候鸟的历史了。”从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到采写报道也经历了一年时间,可见,这种态势的新闻讲究的不是表现的速度而是深度,要充分反映新闻事实的特征。
预见性新闻,即必定要发生,但是还未发生的新闻。这种态势的新闻时效性同样不是很强烈,而表现的准确度至关重要,因而采编以稳制胜,否则,记者、编辑和媒体的公信力将会大受影响。
例如,1997年7月2日,泰国货币泰铢贬值,且迅速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形成金融风暴,打破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格局,一些国家的经济由此开始萧条。7月27日《中国日报》刊发了任侃撰写的述评新闻《人民币将继续坚挺·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记者报道了对外汇专家陈全庚的采访,通过专家的话语断定:中国不可能会有大量外资短期内流出而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引发金融危机。新闻发稿相距金融风暴最初发生的时间仅25天,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做到了拒绝金融风暴登陆,新闻采写的准确度高发稿早。较好地发挥了指导作用。这一新闻也因此收入多种新闻写作类教材。记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关键是选择的采访对象陈全庚系国家外汇管理局顾问。是我国权威金融专家,对金融形势的分析依据充分因而结论可靠。即使如此。记者仍然十分注意行文的策略。例如新闻结尾一段:“陈全庚说,虽然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不会对中国的金融业产生冲击,但可能会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货币贬值将增强东南亚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加大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难度。”说话留有余地。使受众感到可信度更高。
再如,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相隔仅仅一周后的29日,《解放日报》发表胡乔木撰写的社论《苏必胜,德必败》,开宗明义:“苏德战争到今天才一星期,其将来发展会有种种可能,但无论从哪一种可能来推想,都必然达到一种结论:苏必胜,德必败。”全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一是“德国出师无名,无法进行精神动员”,而“苏联的士气民气,超过德国奚啻霄壤”:二是“德国实力,在量上是有限的,在质上是已暴露的”,“而苏联的条件则恰好相反”;三是“德国对苏作战还要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重大的技术上的困难”,“这些困难,都是苏联所没有的”:四是“德国内不稳而外孤立,苏联内坚强而外多助,这乃是决定这次战争胜败的关键”。历证明,胡乔木的结论是正确的。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