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柔性的传媒语言
2009-06-10李小华
李小华
“媒介具有权力”,这是20世纪初西方传播界所达成的共识。“媒介权力”实质就是传媒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操纵和支配的力量。而媒介传输如此强大的影响,主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实现。媒介所使用的语言样态、表述方式、话语策略等都深深地影响了公众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以至整个社会的审美诉求。观察当今的大众传媒,普遍存在着语言的生态问题,如大量方言土语的运用。非汉字形式字母词的出现,网络用语对传统传媒语言的冲击,而传媒语言中的暴力,则是最突出的现象,不断地受到公众的批评,极大地影响了传媒的公信力。
什么是语言暴力?许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语言暴力是英语violence lan-guage的翻译,指激烈的言辞。语言暴力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传媒语言暴力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低俗
低俗是比较宽泛的说法,含有粗陋、肮脏、浅薄、庸俗等多重含义。在我国,大众传媒主要充当着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宣传比较正面积极的观点,尤其是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历来被视为权威或主流话语的象征,其语言也是严谨优雅的典范。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传媒由神坛走向了民间。又伴随娱乐化的趋向。不雅之言充斥于媒体,低俗用语泛滥成灾。
在这方面。八卦周刊、都市报、娱乐版等是滋生低俗语言的沃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恶俗之言更是肆意风行,由此推出了近期开展的全国性“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关闭了一些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网站,对存在大量低俗内容的网站进行曝光。
古代书刊讲究雅言、正声。当今媒体因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必然要贴近世俗,运用一些坊间俚语,甚至方言土语。然而,世情化的媒介语言虽然具有一定的亲民色彩,却也包含了很多的粗俗成分,杂有许多污言秽语。造成低俗的语言暴力。当然。“俗”和“雅”也并非是冰火两重天,通常也说“以俗为雅”、“雅俗共赏”,但如今走向恶俗的传媒语言已经在严重挑战着观众的审美底线,误导年轻一代的社会价值观,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媒体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多一点文化内涵,正确使用规范典雅的语言文字,以提升媒介的形象。
色情
低俗和色情往往结伴而行。色情是黄色新闻的一大内容,是传媒暴力语言的重要体现。黄色新闻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等新闻事件。黄色新闻最初兴盛于美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获取广告收入和利润,类似的黄色新闻、色情语言遍及报刊和网络。
网络聊天室、手机短信常常出现淫声秽语,黄色网站更是赤裸裸地宣扬色情。据我国互联网中心的最新统计。全世界色情网站至少有70万个,而且每天以200至300个的速度递增:我国网民70%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约46%的未成年网民涉猎黄色网站。互联网上色情泛滥,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公害。
相对于虚拟世界中的网络纵情。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涉黄广告则通常采用较隐蔽的手法,如某太太口服液广告词“每天送你一位新太太”,也融合了低俗与色情的成分。这些广告词显然是利用汉语谐音双关或拈连的修辞手法,但有意创设模糊概念,从而产生歧义,引起公众的注意,误导消费者。
粗暴
这类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言词,致使他人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伤害。当今传媒,这类攻击性的言论也比比皆是,似乎引领了语言暴力的潮流。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没有直接伤及人的肉身,但危害性却比行为暴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不仅侵犯了某一个体的人格与尊严,还破坏了公众的道德文明。
报刊语言暴力化倾向较明显的是体育板块。体育报道、赛事解说为了引人入胜,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不时地使用一些暴力化语言。原本公平的竞争演化成了武力的斗争。不时传来“杀声”阵阵。知《广州日报》(2009年1月17日)在报道一球赛时说:“斯马什·帕克昨天完成了在CBA的第一场比赛,他上场32分钟,得到了9分、2个篮板球、2次助攻和5次抢断,而且他在比赛中还曾经去对位防守邦齐·威尔斯。这名技术全面的前NBA球员,似乎浑身都是刀,但在第一场比赛中却没有想好用哪一把。”同样是体育新闻,《南方都市报》(2009年1月25日)体育版:“在金州勇士主场。‘皇帝詹姆斯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勇士。他在终场的绝杀让骑士以106比105战胜勇士,继续领跑东部联盟。”如此看来,每场比赛都是一场厮杀。即使是日常的新闻报道也有暴力化的成分,如《广州日报》(2009年1月18日)在报道一市民去自动柜员机取钱。结果现金没取出来,银行卡却被吞,还冒出一张已取款的收据这一事件时,冠以了“神经ATM不吐钱却出‘已取款收据”的标题。“神经”是广东当地泄愤、骂人的口头语,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官方主流媒体上,实在有辱斯文。
在网络论坛上,狠话、咒语更是司空见惯,一些负面的新闻或帖子一经在网上披露,流言蜚语或指责谩骂便铺天盖地,甚至还有网民发出网上“追杀令”。西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他们谴责“3·14”拉萨骚乱中打砸抢烧的不法行为,不满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而奥运火炬传递在西方国家遭遇的干扰,CNN嘉宾卡佛蒂的出言不逊,更是激起了人们的愤怒之情;于是,有人创建反CNN网站,举行示威游行,发动网络签名和抵制家乐福行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暴力言论,如当在巴黎遭遇抢夺火炬的中国残疾火炬手金晶公开表示反对抵制家乐福时,由先前被称为“民族英雄”、“中华女神”、“圣火维纳斯”、“史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马上被骂为“脑残”、“汉奸”和“卖国贼”。体育报道中的暴力语言远离了体育精神。愤激的言论冲垮了民族热情,泱泱大国应有谦让、雍容的气度,传媒首先要放弃语言暴力,重塑良好的人文环境。
歧视
传媒中频见的歧视性用语也是语言暴力之一,歧视分布于不同的领域,如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地域歧视、年龄歧视、职业歧视、种族歧视等。
性别歧视主要集中于女性身上。或认为女性附属于男性,是相夫教子的“贤内助”;或将女性作为观赏的对象,重视其外表修饰;或将女性视为男性犯罪的根源,如“妙龄女”、“三陪女”、“贪官妻”、“乡下妹”、“出轨妻”等就有这种倾向。电视广告也有许多歧视女性的现象,如某太太口服液的广告词“婚姻出现不信任,是因为女人不自信”。
对身份或职业的歧视,如近年来在社会话语中“农民”成了一个歧视性的称呼,《农民致富跳农门,高升成了城里人》、《市长敢吃农民饭》、《嫁给农村人的烦恼——我像掉进了万丈深渊》等新闻标题见诸报端,而进城务工农民被称作“闲杂人员”、“三无人员”、“乡下人”、“打工仔”、“乡巴佬”、“土老帽”等;关于地域歧视的用语,如“艾滋村”、“乞丐村”、“骗子村”,极大地损害了这些地区及居民的形象。广告词也常涉及身份或职业的歧视,如广州曾有一户外楼宇广告,因出现“向‘二等公民说不”的字眼,引来了市民的激烈争议。
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以其信息丰富,传播快速,便捷互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喜爱。迅猛发展的传媒正改变着公众的生活,也对公众的语言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新闻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比哲学、道德、宗教、文学等更直接、广泛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但传媒语言中的低俗、色情、粗暴、歧视等暴力现象却有不断蔓延和扩大的趋势,不仅给社会文明、道德礼仪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大大降低了传媒的公信力。传媒要有效地发挥社会公器之威力,必须使用有效的话语表述方式,这就需要放弃暴力性的语言,使用柔性的媒介用语,即在新闻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恰如其分地描述,睿智理性地分析,必要时还应蕴涵人性的光辉和人文的关怀。这样的语言表述将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入人心,更有撼动的力量。如在2007年女足世界杯比赛上。在亚洲一向被认为是弱旅的日本女足在杭州赛场尽管受尽了冷遇,甚至还遭到了嘘声,但在比赛结束后她们仍然向现场球迷拉出了写有中、英、日三国文字的“谢谢中国”的横幅。诚恳地表达了对中国球迷的谢意,这一诚意的举动最终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片掌声。如此以柔克刚,更彰显了柔性的力量和魅力。就像国家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经济有“硬着陆”和“软着陆”一样,近来又有人提出“巧实力”和“巧着陆”,我们认为传媒也应放弃过多冷硬、暴力的语言,倡导柔性的话语,这样既可消除语言的污染,实现语言的“绿色”消费。也可使媒体在商业诉求、政治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中实现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