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文化

2009-06-10

新闻爱好者 2009年7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段子城管

陈 敏

摘要:网络新闻评论中层出不穷的“段子”,以其诙谐幽默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被广泛传播。本文试图界定网络新闻评论中“段子”的含义、归纳“段子”的类型、剖析“段子”创作和传播的特点,进而对日益兴起的“段子”——这一网络新闻评论的新兴文体进行解析。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段子

网络在创作流行语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如“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等,都是网友对现实新闻事件的一种评论和态度,不过这些简短、碎片化的表达,作为新闻评论来说不能算完整、独立,它要紧紧依存在新闻事实后面,才能让人明白它是就什么事情而评论。而网络上一些文字相对较多的“段子”,则通过更为完整的表述在介绍新闻事实(或者新闻事实广为人知无须赘述)的同时表明了态度、作出评论,更具独立性、诙谐感和易传播性。这样的“段子”可以说是新闻评论在网络上的一种新兴文体。它既区别于传统媒体上篇幅较长的写作规范的评论,也区别于网络上碎片化的一两句评论。本文将通过对“段子”含义的界定、类型的归纳及其创作和传播特点的剖析,对“段子”这种新兴的网络新闻评论文体进行解析。

网络新闻评论中“段子”含义的界定

说起“段子”,一般人都心知肚明它的含义。但是如果要认真界定的话,又往往让人感觉无从下手。按照百度百科对“段子”这一词条的解释,“‘段子本是相声中的一个艺术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一节或一段艺术内容”。而随着时间的变迁,“段子”的内涵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化,本文将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界定为“网络上的一种新兴新闻评论文体,以相对完整独立的纯文本形式存在,有一定的娱乐‘笑果”。另外,本文所说的“段子”不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非纯文本形式的段子,也不对段子做“红段子”、“黑段子”或“黄段子”之类的价值取向评价,而是侧重分析作为网络新闻评论中一种新兴文体的“段子”,其内容、形式和传播的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类型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段子”的创作并没有模式可循,网友的智慧可以创作出很多类型,本文只能试图归纳出其中一些主要的类型。

分析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可以发现其创作手法大致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即:古诗文新填;谐音法;排比法;对比法;仿拟法;词条释义;改写流行广告语;仿权威新闻发布;编写小故事等。

古诗文新填。如网络上流传的《沁园春·买票》段子,就是将《沁园春·雪》这首诗词进行了改编,以诙谐的方式评论春运买票难这一话题。现引述如下:

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望长城内外,大包小包。大河上下,民工滔滔。早起晚睡,达旦通宵,欲与票贩试比高。须钞票。看人山人海,一票难保。车票如此难搞,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昔秦皇汉武,见此遁逃;唐宗宋祖,更是没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骑马往回飙。

而之前流传的《史记·王石列传》更是让人见识了网友改编古诗文的功夫,尽管评论或有偏激,但是这种“段子”文化终归属于不可忽视的网络新闻评论的一种。受此启发,网络上兴起了一阵古诗文改编的热潮。《史记·80后传》是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它将“80后”一代的似乎生不逢时的际遇都点了出来,从侧面指出社会上一些问题之所在。现引述如下:

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逮高等学校之分配,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硕博相继,数年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楼市暴涨,不足购房,连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卒。

谐音法。面对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网友利用谐音法将往年的拜年吉祥话进行了新的解读,即:

今年拜年禁止说以下内容:“裁员广进”(财源广进)、“裁员滚滚”(财源滚滚)、“薪饷四成”(心想事成)、“遭裁禁饱”(招财进宝),请各位网友互相知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排比法。有时候撰写新闻评论并不需要阐述什么道理,只需要将事实罗列起来就很有说服力,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段子”。如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有网友感慨食品安全问题长久以来得不到改观,将之前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了罗列,写成《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的“段子”: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成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对比法。一些“段子”巧妙利用不同情况之间的强烈对比,在反差中让人感到震惊,进而间接反映出评论者的态度。下面列举的两个段子分别是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和当时股市的巨大震荡所引发的评论,强烈的反差对比产生了一定的“笑果”。

外国人蝎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证监会忠告股民,近期不要进入股市,否则: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西服进去,三点式出来;老板进去,打工仔出来;博士进去,呆傻出来;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鳄鱼进去,壁虎出来;蟒蛇进去,蚯蚓出来;牵着狗进去,被狗牵看出来。

仿拟法。2009年1月22日《南方周末》第15版《年度文化盘点·语文》里也注意到了网络上“段子”广泛流传的现象,并摘录了一些例子。文章指出,有这样一种“段子”的创作类型——仿拟,即“故意模仿现成字词句篇而仿造出一个全新的字词句篇”。下文的例子就是仿照北京市车辆单双号出行的通知改写的,如下:

据最新收到的消息称。北京市交管局今天中午紧急通知:自2008年7月20日起实行单双号限制后。全市车流量大幅下降,但出行人流量不降反升,公共交通压力加大。为此,交管局决定,自即日(7月25日)起,全市六环以内,市民实行单双眼皮限制措施,单眼皮单日出行,双眼皮双日出行,一单一双者请选择凌晨0时至3时出行,如夫妻二人均为双眼皮或单眼皮。其中之一可免费前往美容院进行整容治疗。此规定有效期暂定2008年年底。规定执行期间,凡戴墨镜出行、人造单眼皮、人造双眼皮或以睁眼双眼皮、闭眼单眼皮为由恣意扑街者。均以故意遮挡车牌号处罚,望广大市民据此妥善安排出行时间,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词条释义。对于大家都熟悉的词语,有些网络“段子”对之进行了新的阐释,表面上看是在模仿字典进行规范的解释,实际上则是暗含一种评论态度在其中。例如有网友针对屡屡出现的城管野蛮执法事件,对“城管”一词进行了释义:

词目:城管

释义:①名词:以暴力手段维持xx形

象。专门欺压租不起商铺、办不起执照的商贩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黑社会组织。例句:城管上道,鸡飞狗跳。②形容词:形容残暴、血腥、恐怖。例句:你也太城管了!③动词:等同于打、砸、抢。例句:他不老实就城管他一下!④叹词:无奈之意。例句:这世道。城管!⑤代名词。例句:关门,放城管。

改写流行广告语。对于广泛流行的广告语进行改写,也是网络上一种常见的段子类型。这类段子一般比较短小简洁。举两例如下:

珍爱生命,远离国足。

每天一斤奶,喝虚中国人。

仿权威新闻发布。为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一种“段子”是以仿照权威媒体发布新闻的方式出现的,让人初看上去以为是真新闻。如对于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在伊拉克遭鞋袭击一事,网络上出现了这样的段子:

新华社消息:经专家证实,前不久袭击布什的两只鞋子全部由中国东莞制造。据此,美国白宫发言人指责中国向伊拉克提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过另据考证,布什躲避鞋袭时用的明显是中国功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据此也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窃取中国高科技成果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编写小故事。有些“段子”像小故事般曲折有趣,这是网友先预设一些情景,再将之串联起来形成的,既有一定的“笑果”,也将评论观点隐藏在其中了。下面列举的例子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不露痕迹地揭露出社会上某些职业的从业人员给公众留下的不良印象,隐晦的批评蕴涵其中。

有人不慎落水,路人聚而欲救之。其中一人说,落水者是公务员,路人散去一半;另一人说,是公安局的,又散去一半;又有人说,看上去像城管,路人皆散去。猛然有人说,是证监会的,路人蜂拥而回,以石投之,让他活着上来那不是坑死人吗!突然有人惊,呼,是国足的,众人皆纷纷跳下将其捞起。此人正欲感谢,众人答:让你在里面待会儿水金臭了,我们还怎么活?

“段子”的形式千变万化。网友的智慧总能层出不穷地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段子”。另外,很多“段子”的撰写往往也不是只套取某一种类型,它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特点。况且,“段子”的形式终归只是形式,关键还是看它的内容是否能击中现实要害,语言是否诙谐幽默,是否被网友广泛接受和传播。所以,接下来,本文将试图分析网络新闻评论中“段子”内容上和传播方式上的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中“段子”的内容和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现象日益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2009年1月22日的《南方周末》第15版《年度文化盘点·语文》中对“段子”的特点做了这样的归纳:“这类文本在其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改写乃至重写,作者无考。这类集体创作的民间文本通常皮相嘻哈疯魔欢天喜地,可内瓤里多储满‘舆情:由灾情、激情、悲情、病情、艳情、敌情、苦情、国情、险情、爱情、内情、交情、行情、群情之类杂糅出来的……舆情。”

可以说,上述分析抓住了“段子”最根本的四个特点,即集体创作的匿名性、黑色幽默的搞笑性、有感而发的现实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集体创作的匿名性。如上文所指出的,“这类文本在其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改写乃至重写。作者无考。”每个网友都可以是“段子”的创作者、改写者和传播者,很难追溯某一个“段子”的原创人员。而事实上,网络本身带来的分享快感,让“段子”的广泛流传本身就成为对创作者最好的嘉奖。很少有人会在意和追溯“段子”的来源。

黑色幽默的搞笑性。既然是从相声艺术中演变而来的术语,“段子”的幽默搞笑特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面孔不必正襟危坐,它的作用不在歌功颂德。它的意义也不在解决问题。事实上,它只是在发泄和排遣某种情绪,偏激也好,强烈也罢,反讽也好,无奈也罢,它只是一种情绪的解毒剂,一种民意的释放和共鸣,社会必须给予网络这样的“解毒疗伤”空间,必须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

有感而发的现实性。如上文所指出的,段子“通常皮相嘻哈疯魔欢天喜地,可内瓤里多储满‘舆情”。是的,“段子”的内容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有感而发,不是无病呻吟。任何新闻事件都可以成为“段子”评论的对象,重大新闻事件更是“段子”热评的焦点,能催生出很多有创意的“段子”。

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段子”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网络论坛、QQ等聊天工具都是它传播的渠道。有些“段子”还通过手机短信、口口相传等方式走出网络,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而近来一些传统媒体的摘录引用则进一步为其扩大了影响。如《南方周末》就曾在一篇报道中引用过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段子”——《史记·王石列传》。

最后要指出的是,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作为一种新兴评论文体,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段子”的质量良莠不齐。其创作没有稳定的持续性,不像传统媒体发表评论时注重严密论证并顾及影响等。不过我们相信网络的大浪淘沙作用,自然会将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段子”慢慢淘汰掉,让好的“段子”发挥其应有的评论功能。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段子城管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段子来了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