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债宏观调控效应传导渠道
2009-06-10孙玉娟
孙玉娟
提要公债的宏观调控效应表现为经济稳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两个方面,这两种效应都必须通过相应的传导渠道得以实现。我国公债宏观调控效应的传导渠道包括政府支出渠道、税收渠道。为了充分发挥公债的宏观调控效应,应从两个方面进一步疏浚公债宏观调控效应的传导渠道。
关键词:公债;宏观调控效应;传导渠道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来干预经济,而公债作为衔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桥梁和纽带,在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债的宏观调控效应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经济稳定效应,即在短期内立足平抑或刺激有效需求,熨平经济波动;二是经济增长效应,即在长期内着眼供给结构的调整,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动,公债迅速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宏观调控效应也日益为政府和学界所重视。
一、政府支出渠道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投资冲动”往往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成为诱发经济过热乃至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因此政府在公债融资支出方面较为谨慎,公债融资收入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一直低于10%,同期财政赤字占与财政支出之比也大体处于这一水平,这就形成了公债融资与财政赤字间较明显的数量对应关系。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宏观调控”走上前台,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遂成为本轮调控的政策组合,而奠定财政政策“积极”基调的正是大规模的公债融资,公债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得以大显身手。1995年之后,公债发行收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超过10%,在1999年一度接近30%,1997~2002年五年间累计发行公债23,640.05亿元,是1981~1996年十五年中总发行额5,930.65亿元的近四倍。从财政赤字情况来看,赤字规模呈现出比以往更大的波动性,占财政支出比重一度突破10%。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同期公债发行额与赤字规模的明显背离意味着公债与财政赤字之间的僵硬联系被割开,公债发行的着眼点不再是单纯地弥补财政赤字,而是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把公债作为本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件,1998~2002年财政赤字年均增幅为43.3%,而财政支出和公债发行年均增长分别为19.1%和19%,后两者增长幅度的趋同正说明了公债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撑。
2002年起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局部过热,宏观调控的任务相应的由刺激总需求转变为促进结构调整。2003年财政支出增幅由上年的16.7%下降为11.8%,财政赤字出现了自199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公债发行额由上年的26.2%下降为6.5%。在随后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总体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央行对冲投放压力加剧,并引致经济流动性过剩。2007年面对物价结构性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中央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防止经济过热转为通货膨胀,当年发行1.5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国债不同,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目的不在于通过债务融资扩大政府支出,而是通过财政介入对流动性过剩的治理。相对于特别国债而言,一般国债的发行主要为了满足政府债务融资的需要,其职能很大程度上被框定在财政范畴,如果说这类国债作为一种资产而存在金融影响,并因此成为货币政策操作时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特别国债的发行正是对这种金融影响的放大或金融职能的强化,因而与货币政策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别国债的发行超越了单纯的财政眼光,割开
了公债与财政赤字的僵硬联系,紧密衔接起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宏观调控工具的丰富和创新,显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拓展。
二、税收渠道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到1983年开始的“利改税”,再到1994年的全面税制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比例从100%下降到55%,再降到33%。这些改革措施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巨大财力支持的同时,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没有同步缩小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的出现不可避免,这就为逐年扩大的公债发行规模提供了注脚。
调整财政与企业之间的分配格局,提高企业经营活力,表现在公债政策上,即通过发行减税公债以提高企业留利水平,扩大对企业的补贴。从国有企业的留利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进行的多次改革基本上是以减税让利开道,1981~1991年十年间国有企业留利额年增幅超过30%,与这一时期的公债余额年增幅大致相当。1994年实行新税制以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所得税合并成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55%下调至33%,并且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从财政自身运行的结果来看,减收与增支没有区别,无论是提高企业留利水平还是扩大对企业补贴都会使财政赤字加大,为实现财政预算的平衡,公债发行也须相应扩大。
面对通货紧缩的趋势,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涉及投资、消费及进出口的税收政策作了相应调整,分别实行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的进口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多次提高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等政策措施。税收政策调整使得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延续了之前下降的趋势,而公债占同期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基本维持在30%的高位。
面对经济过热,在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2005年开始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就税收政策而言,主要表现在推进财税改革,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减免并最终取消农业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相当于给企业减税,其直接结果是由财政承担减收的压力,但从发展经济大局角度来考虑,财政可以也应该承受,因为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后会增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和能力,有利于提高未来的税基。本轮的宏观调控仍在继续,2003以来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基本维持在15%上下,而公债发行占财政收入比重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降幅接近10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本轮财政政策的“稳健”性特点。
三、公债宏观调控效应传导渠道完善建议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公债已然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件,但宏观调控效应的衍生与传导有别于理论层面上的一般分析,现实中公债的直接产出效果大于宏观调控作用,实质上正是以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的方式掩盖了公债调控效应传导不畅的事实,这既证明了我国公债实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的特殊性,也指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公债宏观调控效应所应努力的方向。
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支出、税收和货币供应量渠道的传导,公债在流转运动中衍生出一连串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熨平经济波动,维持经济平稳运行,进而恢复经济自主增长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为了更加全面地提升我国公债的工具性效果,充分发挥公债的宏观调控效应,我们应进一步疏浚公债宏观调控效应的传导渠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公债融资支出在遵循反周期操作原则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前瞻性以更契合宏观调控的时机、力度与节奏;防止财政债务融资支出熨平了经济波动,却导致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过度依赖,避免公债融资规模与支出结构偏离恢复经济自助增长机制这一根本目标。其次,密切公债政策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衔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来推进减税公债实践,发挥公债的“税收平滑”作用,使得税收渠道更加通畅地传导公债调控的意图。最后,建立完善的公债市场以疏浚公债的货币供应量渠道,公债市场长期被分割为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的局面影响了公债的流动性,更不利于形成以公债利率为基准的市场化利率体系,统一的公债市场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更是促进公开市场操作高效、科学运作的保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艾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债宏观调控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0.
[2]李运达,洪功翔.1.55万亿特别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简论[J].长江论坛,2008.1.
[3]李运达,洪功翔.宏观调控背景下对特别国债的多维解读[J].重庆社会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