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2009-06-10孟红
孟 红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其意义和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为了把三大战役搬上银幕,八一电影制片厂耗资1亿、历时5年,凝聚演艺精英们殚精竭虑、同心协力拍摄完成了鸿片巨制《大决战》。以其宏伟逼真的气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争史诗三部曲。
系列军事影片立足创新、匠心独运
中国彩色宽银幕电影三部六集的《大决战》,1991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是我国惟一的军事电影制片厂,也是全国片种最多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除生产故事片、译制片、美术片、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电视电影外,也是全国惟一创作军事教育片、军事新闻纪录片、国防科研片的影视单位。此片由史超、李平分、王军编剧,李俊担任总导演,杨光远、蔡继渭、韦廉、景慕逵、翟俊杰等导演分组一起摄制;主要演员有古月、苏林、马绍信、赵恒多、卢奇、郭法曾、路希等。
影片分为《辽沈战役》(上下集)、《淮海战役》(上下集)、《平津战役》(上下集)3部,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全景式艺术地再现了1948年至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中两大军事集团即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规模空前的系列战争巨片。
三部曲由《辽沈战役》开篇,叙述了1948年3月,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已经拥有了50万人的强大兵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人,决定把握住有利战机,命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强攻锦州,切断东北蒋军退华北的路。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打响了,战役进行到了10月下旬,人民解放军便获得全面性的胜利,共歼灭卫立煌军团47.2万人。人民解放军下一轮的淮海战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讲起,这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战斗从1948年11月6日打响,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人民解放军共投入兵力60万人,对阵由杜聿明、邱清泉、李弥率领的80万国民党军队。战役历时65天,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5万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尽数被消灭。《平津战役》是三部曲的结尾篇章,平津战役中对战的国民党军团最高将领是傅作义,可供他指挥的军队达60万之巨,但此时的人民解放军正经历过了辽沈、淮海战役后的胜利喜悦,而国民党军队正处于失败的低落士气之中,傅作义完全没有把握和人民解放军正面交锋,在接到天津在30个小时便失守的消息后,只能果断地作出了接受和平改编的决定,历史文化古城北平得以保存完整。平津战役之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人。经历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所拥有的精锐师团已经被消灭殆尽,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全面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创作者在双方统帅部门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战役指挥上完全忠实于历史史实;在细节描写、战争场面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行适度的渲染、铺衬,因而使银幕形象在巨大的、真实的历史背景上显得更加丰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影片既描述了双方统帅及高级将领的思想、感情、性格,也表现了下级军官、士兵和群众的思想、感情、性格,而且在描述中避免了脸谱化、模式化的倾向。电影没有将众多历史伟人肖像化,而是把他们塑造的丰富立体,让观众看到了伟人真实生活的一面,全片涉及人物过百,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更是不计其数,是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在此基础上,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决战的胜负并非单纯是军事指挥决定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杨尚昆亲临指导说:“剧本不好不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话剧舞台上也曾出现了反映三大战役的剧目,可惜影响不大。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认定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非八一电影制片厂莫属。随即,《大决战》的创作与拍摄开始启动。
1986年2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为了写好剧本,《大决战》创作组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对《大决战》剧本的创作很重视,多次召见主创人员进行研究讨论。杨尚昆对大家说:“《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
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林彪这个人物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当时有人担心片中反映林彪会有麻烦,主张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要写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作了重要表态:“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这一表态对于剧本真实地反映林彪,反映三大战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作为当年的战友,杨尚昆对林彪的情感可谓一言难尽。据扮演林彪的马绍信回忆:《大决战》完成后,杨尚昆在接见剧组主要演员时,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当有人指着马绍信说:“在那儿呢!”杨尚昆便急速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眼里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经过一番艰苦而又认真的写作,1987年年底,电影文学剧本《大决战》终于完成了写作,进入筹拍阶段。虽说是最后一稿,但在后来的拍摄过程中,为了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剧组对剧本的修改也是在所难免。例如,《平津战役》原剧本有一个细节,写的是林彪到达指挥部后,在地图上到处找山海关。负责这场战役拍摄的导演韦廉和剧组就此采访了当年林彪身边许多工作人员,获知林彪对地图的熟悉是惊人的,他指挥打仗不上前沿,就是对着地图研究。韦廉据此对该情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林彪到达指挥部后,参谋人员正在往墙上拼接地图,右上角还空一块,林彪到地图前用棍子指着空白处说:部队从这里进关。参谋人员拼好地图,小棍指的地方果然就是山海关。
摄制组在全国“海选”演员
剧本基本定下来后,随之而来的关键问题就是演员的选择。影片《大决战》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8位,其中主要角色就达50人之多,要选出这么
多合适的演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此,摄制组决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海选”。总导演李俊还为演员的选拔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选知名人物的演员时要形神兼备,选一般演员时要注意朴实。选我方人员时一定要有农民的土香味。”
《大决战》全国选演员消息一出,一大批特型演员便纷至沓来,他们都希望在这部史无前例的战争巨片中一展头角。
经过一番紧张的选拔,片中几位关键人物都有了着落。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地落到了古月和卢奇的名下,林彪一角则由马绍信扮演。
对于扮演蒋介石与周恩来的人选,摄制组却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在当时扮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在《西安事变》等众多影片中扮演蒋介石的孙飞虎,其次便是在影片《血战台儿庄》中有出色表现的赵恒多。摄制组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选择了赵恒多出演蒋介石这一角色。孙飞虎之所以落选,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他对蒋介石认识不够客观,总想将蒋介石塑造成反派人物,因而对蒋介石丑化痕迹较为明显。而相比之下,赵恒多对蒋介石的认识就客观得多,而且他的年龄与气质也与蒋介石比较吻合。事实证明,摄制组这一选择是很到位的。后来台湾有关人士看了赵恒多演的蒋介石后也称赞他演得很到位。关于扮演周恩来的人选,当时很多人猜测这个角色非王铁成莫属,因为他演的《周恩来》实在太出彩了。但摄制组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曾在《七七事变》、《四渡赤水》等影片中扮演周恩来的苏林。王铁成落选主要是年龄的缘故。指挥三大战役时,周恩来只有50岁,由王铁成来饰演周恩来就年龄来说显然相差太大,他演老年周恩来更合适。
聂荣臻详细的讲解对拍摄起了很大指导作用
深入了解三大战役的全面情况,从而整体上把握影片的拍摄风格,是影片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总导演的李俊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摄制组说:“《大决战》是完整的一部电影,虽包括三个战役,但三个战役构思在大决战一部影片里。各战役的导演要有总体意识,把握总体风格,完成总体构思。除此之外,又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展示自己的风格。”
为了使摄制组充分把握影片拍摄要点,1989年底,李俊还率领杨光远、蔡继渭、韦廉三个分导演走访了作为平津战役总前委成员之一的聂荣臻元帅。
作为那段峥嵘岁月重要组织者、见证者的聂帅,热情地向李俊一行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的一些情况,尤其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如何争取傅作义,如何保护古都等。聂帅详细的讲解对《大决战》的拍摄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李俊经过反复认真思考,为影片定下“刀削斧砍不失其细,精雕细刻不失其雄”的艺术原则。他说:“影片应该是大笔挥洒出来的一幅巨大的画卷,有分量,有气势,有力度,有视觉冲击力。就像看到万里长城、金字塔,能够引起人民的崇敬与惊叹。同时还要注意挖掘动人肺腑的细节,细节是血,细节是肉,没有细节就不会有感情上的冲击波。前者有冲击力,后者有内涵。应该精选加工,努力把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起来,使之有观赏性。尤其是我们放映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的影片,如果不充分注意群众的观赏性,不分析观众的审美心理,不满足观众的要求,就会力气花得很大,看的人很少,这将是一个不幸的结果。”
在李俊的精心统筹下,电影《大决战》所包含的三大战役在全局上自然天成,但涉及每场战役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是以打为主,一仗一仗地打,一地一地地夺。而平津战役则是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互为制约。尤其在情节推动上,特别注意对战略方针的全局把握,并巧妙地避开了前两部已经充分表现的尸横遍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独辟蹊径地将重点放在战略部署及和平谈判方面,从而使观众能够相当直观地领略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
由于三个分导演在拍摄风格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常常出些不符合影片主题的新意。因此,分导演完成三部影片拍摄后,作为总导演的李俊还必须从总体上把“最后一关”。李俊既参加过百团大战又到过朝鲜战场,得天独厚地生活体验与拍摄经验两相兼具,这对于《大决战》的最后把关可以说极具权威性与可信度。譬如,三个分片剧情发展及风格等方面整体的衔接、协调和有机融合,各个分片中细节展现如何进行真实性与合理化的取舍等,他都一一极其负责地进行统筹处理,以达完美。
在剧本写作与拍摄过程中,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大决战》剧本写作先后八易其稿,杨白冰对每一次打印稿都要认真审阅,并提出具体要求。他对影片的审查也是格外用心。在影片毛片阶段,他几乎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大决战》上了,前后审片达9次之多,一直到出拷贝为止。当时毛片长达10个小时,有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劝他分几次看。但杨白冰说:“你们创作剧本、拍摄影片花了大量心血,非常辛苦,我们看片子的人还怕累吗?我们可以带饭来,边吃边看嘛。”每次看完片,杨白冰还召集会议,从思想性、艺术性、人物语言细节以至到影片长度都进行了讨论,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宏大场面道具知多少
为了营造气派壮观而又真实可信的战争场面,《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在军事体裁片中也是史无前例的,仅是八一厂1000多职工中就有近800人参与了拍摄。
同样,电影拍摄效果之所以那么气势宏大、场面真实,也与它所使用和铺陈的道具那么繁多有极大的关系。所用各项物资也堪称军事片之最。
下面是有关拍摄道具的一些粗略统计数据:
设置炸点3500个,耗费梯恩梯炸药160吨,黑白烟幕7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
日式钢盔700顶,美式钢盔667顶,牛皮美式腰带2500条,青天白日小帽徽6600个,解放军胸章6000个;
战争气氛妆1.5万人次,塑型零件500个,头套20个,圆型眼镜60付,牙托3付,美日式装甲车20辆;
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假枪支6000支,效果枪5支;
刺刀6000把,药品仓库20间,药品120吨,老式电话100部,电线12万米,老式相机33架,假人200个;
搭一个村庄盖房114间,死尸100多具……
人物塑造力求刻画得个性鲜明
电影拍摄得既有气势而颇具特色,又能深深打动人心且令人回味不已,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是其成功因素之一。
毛泽东是影片中人们关注的重量级人物。影片中有一个
反映毛泽东爬坡时冰河开动的场景,很是耐人寻味:在茫茫的陕北高原上,毛泽东爬上山坡,举目四眺祖国的大好河山。随后镜头一转,黄河冰凌开始颤动,一幅大地回春、冰河开冻的恢宏壮观场景便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情此景,将人民解放军走出低谷、开始反攻的背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出来。这个镜头在片中虽是短短的一瞬,但摄制组为获取它竟然在黄河边苦苦等了两年之久。
林彪是辽沈战役中一个关键的人物,平时沉默寡言,话语不多。对于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人物,通过造景来反映他的性格特征便更显重要了。《大决战》中林彪的出场,可以说是编导们煞费苦心导演出的一个精彩片断:在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内,当几位领导人正在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时,林彪背对镜头,沉默不语,长时间凝视着墙上的东北敌我态势图,然后起身走到桌边,边看电报边吃黄豆,仍是一言不发。这场戏既交代了林彪与中革军委在具体行动方案上的分歧(中革军委主张南下北宁线,林彪主张先打长春),同时又点画出林彪的性格轮廓(爱在地图前沉思,喜欢嚼黄豆。平时少言寡语)。
《大决战》对领袖人物或高级将领造景很到位,对于一般战士、老百姓造景也是可圈可点。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塔山保卫战中那个稚气犹存的小战士,在子弹打光后,面对敌人的集团冲锋毫无惧色,戴着农家大嫂送给他的那条红围巾,挥舞着铁铲,扑向蜂拥而来的敌人。小战士接连砍倒了好几个敌人后,敌人的冲锋枪响了,他的身躯缓缓地倒下,红色的围巾在空中飘荡,静静地落下,被爆炸的气浪掀向高空中,又缓缓地落下,挂在一个被烧焦的木架上,当观众的目光追逐着那块红围巾时,同时也体验到了先烈们的壮烈情怀。
《大决战》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三场战役整体风格及细节场景的营造到位,同时还得益于编导们精致的设计和演员的精彩表演。
《大决战》涉及人物众多,于是编导们采取“精神上平民化,细节上生活化”的手法,创造性地突破了过去很多脸谱化公式化的俗套。在表现开国元勋叱咤风云时,将笔墨更多地伸向他们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冬天冲澡、示范剃头的邓小平;满面春风、用兵如神的刘伯承;张口就开玩笑,诗人味十足的陈毅;一身硬气、打仗灵活机动的粟裕等,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演员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吃了不少苦。由于艰苦岁月的磨难,大决战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主要领导都显得比较清瘦,这下可苦了特型演员们。为了使自己形象与剧中人物相符合,大家纷纷减起肥来,其中较为普遍的方法就是饿肚子,有的还特地蒸桑拿减脂肪。扮演毛泽东的古月和扮演邓小平的卢奇为减肥常常饿着肚皮通宵下棋。有一次卢奇实在忍不住了,就劝古月休息一下。古月说:“没关系,剧情里条件艰苦,主席要憔悴些,不睡觉正好。”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瘦身运动”,特型演员的身材都变得“苗条”多了。
体形问题解决了,演员们又在内功上下起了功夫。为了演好毛泽东这个角色,古月在生活中从说话走路、起坐吃饭,甚至神情都会下意识地用毛泽东的动作。冬穿单、夏穿棉是特型演员经常碰到的情形。拍《大决战》时已是深秋时节,为了拍好“毛泽东游泳”的镜头,古月在清冷的水中一遍遍游来游去,直至拍到满意镜头为止。为了演好周恩来,苏林除了刻苦学习周恩来的语音、调调,查看相关影片、书籍外,还走访了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同志,力图让自己塑造的影视形象与周恩来的原型更接近。
作为三大战役的重要指挥者,林彪在剧中的表现自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其实,当初马绍信在接下扮演林彪这个特殊任务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为了真实地再现辽沈战役中的林彪形象,他查阅了很多关于林彪的历史档案资料,也走访了不少与林彪有过接触或有关联的人士。经过一番深入细致调查,马绍信对林彪这个人物有了较深的了解。他对人说:“真是不演林彪不知道,不查资料不知道啊!”正因如此,马绍信在片中对林彪的把握还是比较有分寸的,展示了他在表演上的巨大潜力与可塑性。后来《大决战》在香港上映时,剧组搞了一个观众见面会。香港观众对马绍信的欢迎程度居然超过了毛泽东的扮演者古月,很多观众都争抢着与马绍信合影。古月见状风趣地说:“林彪同志啊,现在你比我吃香喽……”
同样,为了演好蒋介石,赵恒多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有关书籍,反复琢磨蒋介石的性格特征以及神态举止。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他还走访了在世的国民党各方人士,以期从他们那里了解更多的鲜活史实。经过一番努力,赵恒多以其朴实贴切、自然生动的表演将蒋介石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后来在第12届金鸡奖评选时,赵恒多因为没有参加影片配音工作而痛失“最佳男配角”桂冠,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评审委员会给了他一个“表演特别提名奖”。
播映后屡获奖项、独领风骚
《大决战》三部曲是全景式反映解放战争的系列历史巨片,时间为11个半小时。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1年6月11日,江泽民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几位常委审看样片,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江泽民说:“反映历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既要有真实性,又不要自然主义地去表现。不少历史人物在一生中有许多变化,在描写他们的形象时,要实事求是,要照应到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大决战》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创作经验。”审看完片子后,他还与影片主创人员一起合影留念,并欣然为影片题写了片名。邓小平对《大决战》的拍摄也很关心,后来他在上海看了片子后满意地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1991年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4周年,《大决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时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参加了首映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影片在全国各地广泛上映后,以它历史的真实、人物性格的鲜明和场面的宏大而获得高度评价。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也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多家报纸对此作了报道,称赞《大决战》“艺术感染力大,是部好电影”。
1992年1月,《大决战》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和最佳烟火等6项大奖。同年,该片还获得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2月,《大决战》又荣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总政还给《大决战》摄制组记一等功。《大决战》被当时的电影界这样称赞道:“其恢弘的气势、宏大的篇幅和丰富的内容创造了中国电影之最,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电影画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不仅如此,《大决战》还在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举办的“中国电影世纪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电影90年优秀影片”奖,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唯一获此殊荣的影片,在影坛可谓大放异彩,在军事影片的摄制史上更是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