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2009-06-10张培宏
张培宏
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这是贯彻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结果。所以,2009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还会继续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并将会变得更有个性,更有地方特色,以促使考生平时“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而在考场上能够“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一、命题作文有新的发展。统计发现,命题作文再度受到青睐,在所有题型中遥遥领先。命题作文再度崛起,不仅仅是受高考的影响,主要原因还在于它能有效地避免押题、猜题和抄袭;便于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有利于老师客观公正地评分;减少考生拟题的困难,便于考生集中精力构思行文。命题作文的重新崛起,决不是“重新收拾旧河山”,而是命题者理性思考,科学借鉴与创新的结果。审视近两年的命题作文,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内容上,命题直接切入学生生活,直逼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是焦点、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形式上,借鉴和吸收话题作文“自选角度,体裁不限”的精髓,“严而有度,定而不死”!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考生张扬个性,自主创新。
二、半命题作文,风景依旧独好。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适度放开,而且在审题上思考度最小,既便于考生发挥又能较好避免猜题、押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进行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或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或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一半更是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诱惑力。所以,许多省市都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如,北京卷的“传递——”,山东枣庄的“——在细微处”,山东淄博的“——,其实很快乐”。山东临沂的“从中学习——。半命题作文,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选择所喜爱的文体,便于考生张扬个性,尽展才情和特长。
三、话题作文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2008年,有不少省市都考了话题作文。不过,命题者为扭转“套题”的不良作文风气。中考话题作文形式上呈现出两种趋势。其一,不少省市采用了“独词句”话题,话题并不刻意避讳热点和焦点,并且有醒目的提示和“煽情”的语言,对文体立意,内容几乎没有限制,表现出博大的胸襟和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其二。加大对话题的限制,增加话题修饰和限制成分,使话题的范围尽可能的变窄,以此减少学生的“克隆”或抄袭。
四、材料作文受到青睐。这里的材料包括图形和文字。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既有限制——立意或话题来源与材料。读懂材料,准确领会材料的含义或题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又相对自由,在选材、立意和文体上又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便于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
五、选题作文异军突起。选题作文符合“课标”中“为学生写作创造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符合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同时,尊重了考生的不同写作习惯和接受能力,兼顾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维护了考试的公平性。选题作文的形式一般为“二选一”。在众多“二选一”中,结构主要有:半命题+话题;话题+话题;命题+话题;话题+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命题等。如2008年宁波中考作文试题(二选一):(1)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2)以“致xx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信。
可以预测,创新后的命题作文还将继续走红;半命题作文限制中有开放,将会继续受到青睐;话题作文依然活跃在中考舞台;而材料作文会稳步中求发展;选题作文因能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中考作文,归根到底是一种验证,一方面验证的是即将步入高中的学生们的学识与才华,另一方面,验证的是他们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观念。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考作文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表情达意,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创新!只要我们遵循创作的客观规律,运用恰当的创作手法,就一定能在考场上写出优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