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三问法
2009-06-10邓敬祥
邓敬祥
与材料作文相较而言,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偏题的可能性较小。虽然如此,但是命题作文的审题同样不容忽视。因为离开了认真精细的审题,作文内容很容易走向一般化,缺少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和感受,而这样的作文在高考中难得高分。同一命题下,要想使自己的作文在成千上万张试卷中脱颖而出,深得阅卷老师青睐,就务必要在审题上下足功夫,将题意、重点以及命题人的用意审透。围绕此构思,文章才能内容充实有深度。洗去空泛得高分。那么怎样将题意、重点以及命题人的用意审透呢?可以采用答问的方式,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次提问启发思维,一步一步地将审题过程推向深入。下面以08年上海卷作文题为例具体展示。
题目——平常大家关注最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一、用“是什么(或谁)”提问。解读字面内涵明确题意。以确定写作角度。
拿到题目,我们不妨问一下:什么是“他们”?“他们”是谁?通过与“我们”对照分析,“他们”应该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是一类人。“他们”可以是弱势群体,包括农民、打工者、农村留守儿童、在城市读书的农民工子女、失学儿童、下岗职工、街头小商贩、残疾人、爱滋病患者等。可以是地位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包括清洁工、警察、建设者、司机、子弟兵等。也可以是关爱扶持者,包括父母、老师、朋友等。还可以是社会的楷模,包括践行大爱大善者、坚强抗争者、作出卓越贡献者等。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感触的、最好把握的角度来写。而有的同学疏于分析,把“他们”狭隘地理解成一个人以上的集合名词。写成自己的两个亲人如父母、爷爷奶奶,或自己的两个朋友,或自己崇拜的两个名人,或自己所认识的一家三口,或自己所在校园的清洁工等,这样,不易偏题的命题作文也失之偏颇了。
二、用“为什么”提问,领悟命题用意明确重点,以充实写作内容。
确定写作角度后,再问:为什么要写“他们”?论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远远游离于社会主体之外,角色的卑微、边缘的尴尬,让他们几乎被忽视甚至被抛弃,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论普通劳动者,他们很不起眼,不起眼到我们几乎想不起甚至瞧不起,可是他们的工作往往与脏、累、险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活来说不可缺少,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铭记。论关爱扶持者,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不求回报,容忍我们的不理解和小脾气,对我们始终不离不弃,我们应该感激、回报他们。论社会的楷模,他们率先垂范,是民族的脊梁、社会的精英、人性的标杆,应该有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所以,写弱势群体,应该展现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渴望,以唤起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写普通劳动者,应该展现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唤起更多人的尊重。写关爱扶持者,应该展现他们的付出,以唤起我们领受者的回报行动。写社会的楷模,应该展现他们的行为、品质,以唤起人们的效仿欲,让社会变得更真更善更美。文章如果重点展现了这方面,也就有了充实的内容。
三、用“怎么样”提问。参透题目暗示明确行动,以增加写作深度。
最后问: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或者。让“他们”融入我们,感受到关爱和帮助,不再孤独无助。或者,让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我们”,消除隔阂和冷漠,彼此不再有距离。或者,让我们成为“他们”,共同追求崇高,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如果文章能写出这一点,就有了更加独到、深刻的感受。
请看这篇高考优秀作文:
他们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凤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笔者点评——文章开篇就用‘他们是‘谁?”定性:“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一代?”这些句子明确界定了写作范围,确定了写作角度,而且角度集中,单一,显示出作者对题意解读的正确。
接下来文章主体用朴实而不乏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他们的过去、现在,他们的行动、心理、语言,用许多细节片段和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愿望,深深震动读者的心灵,足以唤醒人们哪怕已经沉睡的良知。“为什么”要写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处境艰难,生活不易,内心有和我们一样的却无法满足的渴望,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而作者深深领悟了命题的用意,详细地展现了这些内容,准确地把握了写作重点。
最后,文章说“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就已经打破了“他们”和“我们”的界限,表明了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样,就不仅仅是为写“他们”而写“他们”,而是对“他们”何去何从,对“我们”何做何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使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本文作者从“是什么(或谁)”、“为什么”、“怎么样”多个方面思考,在审题上下足了功夫,明确了题目的内涵,参透了命题的用意。把握了写作的重点,从而使文章中心集中,内容丰满,主旨深刻,广度深度俱备,得高分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