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众朗读能力缺失的八大成因

2009-06-10钟劲松罗南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母语方言普通话

钟劲松 罗南征

朗读既是汉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人们获取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对个体的语感培养、语言逻辑思维训练、情感陶冶养成、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提升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汉语使用中,相当多的人缺乏必要的朗读能力,人们朗读时习惯于见字发声,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文本,都只会像传声筒一样朗读文本,基本上作品是作品,朗读是朗读。朗读能力的缺乏导致人们在现实的口语表达中“言语无能”。如:人们一般不太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许多人在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情感时,往往不知所措,要么呆板苍白。要么莽撞冲动,不能得体地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朗读能力的缺失问题,不仅反映为朗读学习环节本身的问题,更对个体最终语言能力发展形成传导阻碍,并最终反映为一个民族整体的母语理解和母语使用能力的缺失。剖析我国大众朗读能力缺失的成因,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导致个体朗读能力缺失的原因涉及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大众对于汉语阅读的理解缺陷,使个体普遍缺乏朗读能力学习意识。关于“阅读”的理解,现实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以“默诵、默读”来进行界定的,这就导致人们比较忽视“朗读”这一有效反应汉语音韵特质的过程方式,而把理解情节、梗概作为阅读的直接、现实目的。引述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的话“阅读,当然也是一种诵读,但那是无声的进行的,所谓默诵、默读。然而,有声与无声,效果毕竟不同。阅读一篇大声疾呼的文字,完全可以使人感彻肺腑,而把同样的文字变成真正的大声疾呼……”很显然,诗人在这里是把“阅读”等同为“默读、默诵”的,根本没有把朗读当作阅读的方式之一。当然,诗人只是无意当中使用了现实中人们关于“阅读”的意义理解,2002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阅读”一词时就写道:“阅读: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可见人们习惯意义上所说的阅读,往往偏重于看和领会内容,至于看的同时发不发出读书的声音,则完全不予理会。对阅读狭义的现实理解使人们对于朗读以及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不够重视。

二是功利、现实、知识学习主导的教育系统基本忽视了对个体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个体由低级教育阶段进人中高级教育阶段后,随着新的学习阶段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重点的变化以及功利性竞争的加剧,个体的阅读一方面随着考察理解能力的需要而全面转入默读式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英语、政治等各类课程记忆任务的增加,朗读成为了辅助受教育个体进行大量被动机械记忆、落实文字记忆任务的一种发声工具。在这种被动的、毫无愉悦感的朗读实践中,师生多半只是关注是否记住了要记的知识点,以便考试的时候能够对付。这种情况哪怕是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如果说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还能给朗读留有一丝萌芽的机会,那么到了初中、高中、大学时期,朗读就完全沦落为了功利性的机械记忆手段,朗读本身所应该具有的音韵美感和情感熏陶特质受到了根本性的忽视与抑制,个体不仅无法享受朗读的快感,甚至产生莫名的抵触与厌烦情绪,其朗读能力的习得基本中断。

三是普通话应用以及日常使用规范语言进行思考的习惯缺乏。制约了个体朗读能力的培养。我国是一个方言成分比较复杂的国度,虽然国家在下大力气推广普通话。但绝大部分汉语使用者哪怕是北方方言区的人群,其接受的“第一母语”还是各类汉语方言。尤其是在广大的南方地区,人们使用着与普通话腔调具有比较明显区别的地方方言。由此形成了适合本地方言表达习惯的特定的语言思维与组织方式,方言思维左右着方言区人群的语言表达,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带来方言区人群在使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时的障碍。由于方言思维与普通话形式不能进行全面对接,人们在进行朗读时既受到普通话水平的限制,也无法掌握恰如其分的情感表现形式,朗读能力培养受到语言制约。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就是。一个精彩的方言故事,用方言可以表现得绘声绘色,一旦改用普通话表达,顿时平淡别扭甚至索然无味,反之亦然。

四是大众“声音意识”缺乏,导致绝太多数人对自己的真实声音缺乏认识,客观上限制了个体朗诵能力发展可能。嗓音是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俄罗斯相关研究专家叶莲娜皮利金娜称之为“人的名片”。事实上任何一个人的声音都可以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其中绝大部分人的声音当中又有相当的成分或者部分是值得肯定、并且具有进一步拓展空间的。然而,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基本上没有“声音意识”,不清楚自己声音当中的优美成分及区间,不知道同一个体在采用不同语体时音质的区别,没有或者很少进行自我声音潜能的发掘、巩固和选型定型。正如格莱美传奇奖获得者昆西·琼斯在评价亚瑟-约瑟夫所著的《美化你的声音》一书时所讲,“如果你正在使用‘声音意识的方法去寻找力量的话,那么你一定能找到你灵魂的声音”,与此相反,如果我们连自己真实的声音都没有找到,更不要谈发展朗诵能力了。

五是个体常态呼吸方式从生理上无法满足朗读发声的特殊要求。常态情况下,人都是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讲话,这种状态下人的呼吸较短、浅、弱,用气量较少,参与肌肉少、力度小,比较随性。而朗读是介于说话、播音和唱歌之间的一种东西,在朗读进程中,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人体整个呼吸器官各部分的肌肉群协调运动,参与工作,朗读呼吸比较人常态情况下的呼吸具有深、长、细、匀等特点,而要完成这样的“系列规定动作”,个体必须用比平时更大的“气力”。以保证大大增加的用气量的供给。对于一般人来讲,这种方式显然不是他们所习惯的“最舒服的方式”。因此,普通大众基于其常态呼吸方式形成的语言习惯,一般在客观上很难适应朗读的发声要求。

六是个体发育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对朗读能力培养形成身心限制。在我国整体的文化背景下,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与身心的逐步发育成熟,个体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其基本的规律是,由少年成长到青年阶段以后,绝大多数人个体逐渐由原来喜欢表现自我、开朗活泼的性格特征发展为比较成熟、含蓄、稳重的性格特征。这种新年龄阶段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多采用“无声”方式进行问题思考,也不再毫无顾忌地进行自我展示。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得到十分充分的体现,在中学教育阶段,越到高年级,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个体越少。这种身心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也在客观上使个体错过了朗读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最佳机遇。

七是东方文化特质对个体朗读能力培养形成文化限制。中国文化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讲究含蓄、内敛、谦逊、行胜于言,这一文化取向使得我们的社会个体性格普遍比较倾向于谦逊、内向、不事张扬、不太喜欢自我表现的行为方式。虽然随着近些年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深入,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正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中国文化性格的开放性元素,但一个民族的基本性格短期内是决不可能从根本上被改变的。可以说,自我表现欲望的缺乏是制约我们的个体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文化因素。

八是网络社会交流方式的嬗变,对汉语有声语言的交流地位形成现实冲击。随着网络在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普及,网络交流正在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现在。人们交流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网络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寄托,人们在QQ、BBS上无声地聊得热火朝天,昏天黑地。却无需费一丁点唾沫星子,当他们真正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时,反倒提不起兴趣,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懒得开口。网络交流正在对有声语言交流地位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如果说朗读能力的缺失对于个体是无可厚非的小问题,那对于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事关汉语教育方向与质量、民族未来母语水平与能力的大问题,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汉语教育及研究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母语方言普通话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