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教训之我见

2009-06-09赵希望

商情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赵希望

【摘 要】苏联解体决不只是由于单纯经济体制,或外部、或某一个人、或一个计谋等简单、单一和偶然因素而发生。其中肯定有更深刻、复杂和综合的历史原因。苏联解体,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对我国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安全,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 异化变质 创新发展

1991年,拥有93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具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形成十种以上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显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因此,本文仅就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进行再探索。

一、综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实践证明,一个政党夺取政权后,其执政体制的选择是受该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传统所制约的,带有某种不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

计划经济只是一种经济体制,虽有缺陷,但并不构成灭顶之灾。问题在于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而不是图有其表。但由此可证明社会主义不等于计划经济。自“十月革命”起西方国家就没停止过战争或“和平演变”。事实上,苏联解体完全出于西方国家意料之外。但它表明:“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诛秦者,秦也,非天下。”“和平演变”只是外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外因不可能起决定作用。最致命的危险是内因,是党和国体的变质。

二、简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先天病灶,经过长期异化和质变后,总爆发而造成解体。简析原因有:

1.政治制度过分集权和僵化。苏联政权高度集中,一切政策由最高领导人决策,并通过行政命令实施。整个国家以“官本位”为核心、“长官意志”为根本。党的机构占有和控制了社会全部资源、人实施。采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社会舆论绝对一统化。

2.半计划半统制经济的恶果。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方式,并不是政治权力。统制经济是国家用政治权力,将一切社会资源和经济活动集中统一管制,彻底否定市场,对资源强制配置,一般只运用战争和重大自然灾难境况时。由于集权,苏联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半计划半统制经济。

3.严重的集体腐败。在苏联,当权者在法律名义上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却凭着政治权势,享受高薪、豪华住宅、特供商品和免费休假,并通过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占更多财富,腐败已成为整个党政机关的集体行为。

三、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警示和教训

党的变质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大危险。苏联并不是败于国外敌人,却亡于内部腐败和分裂。这是对我们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深刻的警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特性是共产党先进性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的当家作主地位的有机统一。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最重要是是否代表人民执政。党的变质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异化,导致国家变质而消亡。

1.政治异化导致经济制度破产。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国家权力的产物,政治统治和经济管理完全一体化。因此,政权异变必然导致经济制度瓦解。当解体可为当权者带来更多利益和特权时,他们必然肆无忌惮的解体苏联以毁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必须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作用。对苏联解体,苏联人民根本没有任何表态的权利和途径。解体本身是专权者强奸了民意。社会主义国家在权力的授受、重大决策审议和权力监督等方面,必须建立人民对国家政治的公决机制和民间独立政治方式来表达人民的意志,从法律制度上保证民意成为国家政治决策的根据。这才是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和人民主人翁的作用的实质体现。

3.社会主义必须为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生活。苏联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立起强大军事工业体系,实现俄罗斯民族不断扩张,与美国世界争霸。但国家的强大并没有为民众带来更多的实惠。长期低收入和低消费政策,使广大群众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而官僚阶层生活却日趋奢侈。社会相对贫困化、绝对贫困化问题逐渐严重。贫穷使人民与政府离心离德,使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了民心拥戴基础。其教训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性最重要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建立在富裕幸福的生活基础之上。

4.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对外开放。苏联长期处于封闭,基本脱离世界经济而保守落后。但1986年后,却实行几乎不要任何节制的开放,为了获得西方支持援助,不惜以严重自我弱化国家主权去迎合西方国家的意愿。这种左右极端做法,使整个社会经济在猛烈急速转变中,一下被甩出正常轨道。因此,苏联的教训显示: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为结构主体的世界经济中,要学会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时代和形势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大趋势。时代和形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发展,与所有社会形态一样,离不开世界发展和整个人类进步。因此,必须对外开放。这是开放的必然性。开放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方法得当。良好的目的和意愿,必须依靠正确方式方法实现,否则,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这体现开放的灵活性。

总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既矛盾、又统一,是一种和则共存共荣,斗则两败俱伤的辩证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中国的发展绝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中国永远不称霸。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列宁全集补遗(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捷.斯大林与文学[J].文艺理论批评,2000,(1):51.

[4]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人民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