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009-06-09伍晓岳袁庆林
伍晓岳 袁庆林
(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高级中学,浙江 苍南)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教学的另外一个环节——化学作业设计却时常被教师所忽视,一直没能与课堂教改同步进行。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笔者结合我们备课组二年来的尝试就化学作业的设计谈点个人看法,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作业设计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视。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任何时期的教学工作都离不开“布置作业”这个教学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化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化学”,“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的要求,笔者尝试着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化学练习课教学。
一、由“习题册”到“活页题”,真正给学生“减负”
目前,书市上各种化学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书商纷纷送书上校门。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把握好精选辅导材料的“关”。经验告诉我们,题是做不完的,几百、几千道题实际上可归纳为几十种题型,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给学生做。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题目作适当的变形,改选择题为简答题,改简答题为开放式问题,改变题目呈现的情境,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通过这类问题练习、教学,实现对学生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作业”中体验闲暇的乐趣
化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化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化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化学融为一体。这样的化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化学、热爱化学,让化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化学问题,运用化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化学更感兴趣。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化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学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化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把化学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积聚化学素养。
三、自主取向,让学生在“超市作业”中找到自我的空间
所谓“超市作业”(也可以说是“自助餐”式作业)是指像购物超市(或选择自助餐)一样,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充分考虑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地选择,从而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依课改新理念结合学生等级评价,可以将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为三组:A组为基础题,B组为变化题,C组为提高题。要求中下程度的学生只完成A组,中等生完成A、B两组,优等生完成A、B、C三组。这样从实际出发,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解决了差生“吃不消”优生“吃不饱”的难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这样“分层推进”操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基础得到保证,负担得到减轻,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适时适度写好作业评语,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自编的练习卷中,在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鼓励性的语言、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例如,在习题旁写上激励性的语言、挑战性的语言,如“重点、难点都在这里,试试你的身手吧”“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试试吧!你肯定收获不小!”“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你一定行的!”等,这样做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节心态,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很感兴趣,信心增强,往往提前把化学作业完成了。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基础。
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只要是学生主动作业有创意,我们就要积极肯定,给出高分,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作业。同时作业的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例如,把学生的小建议、小制作等都应纳入评价中,而且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同时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作业的标准评价要与相对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不同的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布置具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也要采取与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总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评出进步。评价只有做到个性化,教育才有个性化。变教师的个人评价为多元评价,如学生可自评,家长来他评,同学同伴定期互评。只有学生学会了评价,才能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快乐地“作业”。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的作业设计应在“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状态和实践创造能力”上下功夫,真正地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创新之花在作业设计中绽放,相信每一个同学,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夏新华.布置怎样的作业最能打动学生的心.化学教学,2005,(6).
[2]童宝康,张于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的功能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
[3]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4.
[4]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