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唤起学生主动参与
2009-06-09陈丽华
陈丽华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东胜寨中学,河北 秦皇岛)
[摘 要]: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所以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追求,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检验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变的语言技能、学生成功的体验恰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主动参与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和严密逻辑的学科,是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结合。它的精确性、抽象性带来了应用的广泛性。这就决定了数学不能直接注入,而必须把概念、定理等返回到具体事物和问题中去,创设知识发生情景,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知识“再现”来获取。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实践证明,“主导”和“主体”这两个方面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必将亲手捕捉到有根有源、更深刻、更巩固的知识,学习能力必将迅速提高,为由“教”到“不教”打下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必将充满活力,成功的喜悦将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追求,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检验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主体参与的重要保证
要使课堂教学能成功地让学生接受,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动自己潜力,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往往会表现以下几种情况:(1)教师授课以已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兴趣来上课,这种情况教师和学生只是形式上互动,实际上互不倚赖学生不参与教学,游离于教学之外没有与教师之间产生一种视听行为。(2)教师自己以为根据学生需求在进行教学,但学生却不能积极配合,或学生提出要求,教师不予重视。(3)教师无计划只是应和学生需要或学生不想参与,只是受了教师的提示或说服而转向的关注与参与,以上师生关系肯定会影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此,首先,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人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表现,认识到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他们本身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资源”,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的活力。其次,要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鼓励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要肯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出的一切结论,因为这些结论都是学生积极实践的结果,这些结论得出的过程及结论本身都是从某一个或几个侧面反映出学生不同的学习品质,我们要肯定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品质而不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要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和活动,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的参与。
二、语言技能——主体参与的关键
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只有让学生听得清楚、易理解、产生兴趣,教学才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琢磨语言特色,提高语言艺术。
1.语言要清晰、通俗易懂
教学不同于一般交流谈话,它要面向众多学生传授生疏内容并且让每个学生接受,应当声音宏亮、语速稍缓、吐字清晰。数学语言具有抽象、精炼的特殊性,学生很难一步达到这样的高度。因此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增设通俗这一“台阶”让学生拾阶而上。如“两点间线段最短”,可通过生活中抄近路的现象加以说明。
2.语言要简明扼要
教师的教学语言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大脑去加工,语言越简明,大脑加工负担就越轻,这样效果就越好。在精炼语言的基础上,要按照知识的发生过程、思维情境,点拨思维方向;在某些关键处要及时提出问题,把思维引向纵深;要用好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以增强启发的效果。
3.语言要和谐亲切
和谐的语言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易唤起人们的注意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反之,平淡、无表情的语言易使人厌倦,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要亲切,要体现尊重爱护学生,肯定鼓励学生的微小进步,防止操之过急、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够亲切柔和、音色优美、自然流畅、快慢适宜、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那么一定会使学生耳感舒适,体验到教学语言的音乐美与和谐美。
4.语言要生动、幽默
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给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持久的记忆。如一些形象的比喻、朗朗的口诀、小品化的表达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为了根治学生常犯错误的2
a=a这类错误,用幽默的语言告诉学生:“要化简2
a=a,应先让a从‘屋子里走‘院子(绝对值)里如何出‘屋子,得要看a的‘体质(正或负)如何,‘体质健壮(a≥0)的直接出去;‘体质虚弱( a<0 )小心感冒,必须带上‘一条围巾(负号“-”)。”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同时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5.语言要含蓄深刻,具有启发性
运用启发性语言的艺术还常常表现为教师在讲课中往往不直接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而得之,做到“引而不发,点而不破”。培根曾说过:“交谈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含蓄能增强语言的艺术性。
三、体验成功——主动参与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技能的掌握、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中完成的。当前仍有一些课堂教学严肃教条、缺乏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参与迫于压力和无奈,另外,有些学生装总是担心积极的参与产生错误结果,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而退缩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主动参与呢?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技能,逐渐形成学习能力。教学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课题难度应处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够得着,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加强目标落实和过程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改性。
其次,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促成积极体验,促进动力的内化和外化。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的认识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有亲身经历成功的机会,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如数学定理、公式不要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入手,有哪几种思路,是如何想到这种思路的,哪种思路最好?广义性如何?精巧性思想性如何?这样,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积极体验就成为培养学习动力的关键,当学习活动被激发起来后,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极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