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卫·考坡菲》人物描写的幽默手法
2009-06-09张镇海
张镇海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摘 要]:狄更斯也善于运用夸张,制造一些违反常情但又不使人厌恶的情调,从而形成幽默。人物描写是狄更斯作品的鲜明特点。本文通过对《大卫•考波菲》人物描写的分析,探讨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如何通过修辞表现幽默的手法。
[关键词]:狄更斯 人物描写 幽默 修辞
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人物描写。
《大卫•考坡菲》是狄更斯所有孩子中“最宠爱的一个”。作品带有某种自传性,是狄更斯根据自己童年往事写出来的故事,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大卫的成长过程。大卫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枚得孙经常虐待他们母子。母亲去世后,大卫被送到伦敦当童工,开始了他艰辛悲惨的生活。在这期间他遇到好心的密考伯夫妇等人。后来性情怪僻的贝茜姨婆收养了大卫,并送他上学读书。经历了许多变故曲折,大卫终于努力奋斗成为一位作家,并与艾妮斯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部作品里面,作者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刻划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创造了一个个生动滑稽的场面。通过修辞创造幽默,描写人物正是狄更斯作品彩的典型手法。
一
比喻,是作品在人物描写时最典型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明喻”和“暗喻”。狄更斯是爱憎分明的,在好人与坏人之间,他运用比喻的措词也不同。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中的某些特点,加以勾勒,给读者提供一幅幅独特、鲜明、疏放,并且往往带有谐谑幽默色彩的画像。
在描写下层人物时,比喻显示了狄更斯英国式的温和幽默笔法。如在描写大卫第一次见到密考伯先生时,看到的是一个“脑壳又大又亮,上面跟鸡蛋一样,一根头发都没有,一个大脸盘儿,完全冲着我这面”,而傻里傻气的狄克先生却是头发苍白,满面发光,一个心满意足的……一双灰色眼睛,大而凸出,一被贝茜小姐夸,就像小孩子一样快乐。一时,密考伯先生的可爱,狄克先生的痴呆,活灵活现。恰当的比喻,突出人物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喧染喜剧色彩,使读者乐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对于反面人物的描写,作品中的比喻,就像一把神奇的刀,把形形色色丑恶人物的肮脏心态剖露在读者面前。如希普——后来发现是个卑鄙龌龊而口是心非的人——他没有睫眉,他的手又粘又湿,像青娃一样,使人厌恶,而凶恶的达特小姐则有一点陈旧失修的样子,像一所房子,长久出租而租不出去。在这种带有讽刺的比喻下,我们不禁大笑,好像看到面有伤迹的达特小姐喜欢着史朵夫而嫁不出去的那幅无神的样子。这种手法,加强形象的说服力,使读者铭刻心中。正如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所说,“狄更斯懂得用粗线条绘画,使图画色彩分明,大家看得清楚。”
二
夸张,也是狄更斯描写人物创造幽默的重要手段。在人物的塑造上,狄更斯喜欢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特征,以达到加深印象,取得幽默的效果。将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归类为简单的扁形人物的福斯特在评论时注意到,“狄更斯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们从一侧朝匹克威克先生看去,会发现他的厚薄不超过一张留声机的唱片”,然而,福斯特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扁平人物能让人奇妙地感觉到人的深度,肯定狄更斯在描写人物类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狄氏能将人物性格内涵的全部复杂性抽取出来并具化为一种动作或特征,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和习惯用语,然后用一种夸张的形式重复地表现出来,从而塑造出性格单一但是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
狄更斯的作品,几乎每一页都夸张。
如大卫被打得眼冒金星,“在我左眼眉上点起了一万根蜡烛”,这种“言过其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夸张,突出幽默因素,也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狄更斯在这一方面十分拿手。
如爱财如命的巴奇斯先生,他人善良但爱钱,他把钱藏在一个木箱里,要用时便支开别人,如有人注意到箱子,他总要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解释一下,说里面尽是些“破衣烂裳”。后来,他因风湿瘫在床上,不能很好地照看箱子,便要家人把箱子放在床底,自己则准备了一根木棍,有事无事地用它在床下乱搓一番,直到戳到箱子,发出“咚咚”的响声,才放心地松一口气。他临死前,要妻子把那个箱子搬到椅子上,放在床边,自己则把上身伏在箱子上。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仍是关于箱子。“净是些破衣裳”。他用解释的口吻对大卫说。作者紧紧扣住这一特点,反复地加以夸张渲染,收到很好的幽默效果。
狄更斯也善于运用夸张,制造一些违反常情但又不使人厌恶的情调,从而形成幽默。如贝茜小姐,她固执地不许驴子经过她屋前草地,不顾一切地与侵犯“领地”的驴子和赶驴人“大打出手”,不获全胜,誓不罢手。作者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集中夸张效果。
狄更斯同时代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豪恩(1803~1884,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认为,狄更斯的人物“取自生活”,吉辛(1857~1903,英国小说家)则从狄更斯的夸张中看出他“炽热的创作热情”。
三
狄更斯是伟大的讽刺家,他天才的幽默才能,在于常乎异妙地运用一种方法,达到有趣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反复和对比。
面对社会罪恶,狄更斯是“十分精细正确的描述这东西”,但“突然出现一条稍稍歪曲的线条或一句显然夸张的话,使人明白那种庄重的态度中原来隐藏着嬉笑”。狄更斯的幽默讽刺存在于他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处,往往是在夸张的描写当中不露声色地达到他的讽刺目的。
我们不难发现,密考伯先生,贝茜小姐以及尤利亚•希普等滑稽人物翻来复去,用同样的方式说同样的话。如作品中好几处重复密考伯先生的能屈能伸。他由于穷困僚倒被人追债,伤心痛绝之下有时竞想自杀,但半个钟头之后又擦亮皮鞋,开心地哼着小调。在这里,作者充分运用了他的幽默之笔。
在叙述滑稽事件时,重复的手法听起来也同样达到喜剧效果。如大卫卖衣服的怪老头,老叫大卫“哦,我的胳膊腿儿,你要干什么?哦,我的心肝,你要干什么?哦,咕噜,咕噜”。左一句的心肝,右一句的胳膊儿,令人心寒发麻,加上那酒后的“咕噜”声,使人更加害怕,但他的荒谬又令人发笑,使读者看到一个真正把自己卖给魔鬼的怪老头。这些笨拙的重复,也许令文学上的审美家望而生厌;文学家们微笑摇头。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些重复,人们才记住他们的幽默和怪诞。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修辞达到幽默效果,突出作品中人物形象,是狄更斯作品的一大特色。前苏联的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俄国苏联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曾把《大卫•考坡菲》归到幽默佳篇的行列,在这部作品中,妙趣横生场面不少,人物也滑稽而令人喜爱,而这些都是狄更斯用修辞之笔漫画出来的。
参考文献:
[1][英]狄更斯著.张若谷译.大卫•考坡菲.1989.
[2]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1996.
[3][苏联]伊瓦肖娃.狄更斯译评传.1983.
[4]薛鸿时.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