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2009-06-08娄智勇
娄智勇
摘 要: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是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 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价值意义 必要性 教学方法
1.引言
快乐体育教学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它强调以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以达到使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积极乐观的目的。快乐体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事情。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教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因此,如何使学生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必须深究的课题。
2.基层中学体育课的现状
当今中小学,分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课的重视,一直强调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中心被许多学校忽视,或者说是因为某些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学校体育课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而不是所谓的走过场。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上课的方法沉闷,毫无新意,更多的是放羊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提不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对体育课产生厌烦的心理。体育课失去了让学生锻炼身体的意义。
3.快乐体育的价值意义
3.1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够重视,遏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快乐体育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作为目标之一,有利于纠正过多地强调体质的倾向,而且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
3.2有利于在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然而,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往往被演绎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解决“体育教学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3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过多地强调统一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最重要的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这势必要求教师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走向自主性。
4.在学校体育中融入快乐因素的必要性
4.1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我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体育课的教学体制受到教学计划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他的体育活动中,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影响了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落实。学校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不够,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也不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参与进行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基本点应在于给学生以宽松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校的体育活动中去。
4.2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贯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态度不认真。
学校体育并不是终身体育,而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学生只有主动地参加体育课,才能真正地去认识体育。人要工作好、生活好,就必须参加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必须着眼于现实和未来,培养学生认识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好处,使他们终身受益。
5.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
5.1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学教材整齐划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体育课教学的质量。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学生上的是同一种形式的体育课,测试的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类项目,这就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的心理。体育教学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灵活多变,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5.2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刻板的教学会让人产生沉闷的感觉,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厌烦,渐渐降低对学习的兴趣。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感觉新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懂得观察学生的情绪,合理安排体育游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去游戏,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体育教学内容的技能。
5.3适当在教学中加入竞技因素,让学生体验成功与胜利的感觉。
在教学活动中,当教给学生某一技能之后,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组织小比赛,这种比赛的性质是随意的。比如在课堂上开展篮球比赛,让同班同学分组进行对抗,可以按组分,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让学生在比赛中去进行锻炼。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就会很积极地投入与参与其中,教师则在比赛中充当裁判的角色,与学生一同参与,让学生觉得有公正性。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认真地学习技术技能,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炼。
快乐体育着眼于未来,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体育需求着手,通过快乐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正确认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实现全面育人和科学育人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包昌明.再谈体育教育与快乐体育[J].学校体育,1998.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邓肯.体育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潘绍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探索[J].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