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快乐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2009-06-08夏金年

考试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数学

夏金年

摘 要: 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下去。

关键词: 数学 兴趣 激发 教学

兴趣是可以推动学生去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创造快乐数学课堂的基本原因。《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的举例,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即生动有趣,趣味盎然。数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巧举生动有趣的例子,往往能在瞬间把学生从离散的自由思维状态引导到恰当的教学氛围中,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学习的热情。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前,先举例“我愿意在一个月(按一个月三十天计算)内每天给你1万元钱,但是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给我1分钱,第二天给我2分钱,……即后一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有谁愿意?”此问题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凭直觉,学生心里暗想:“我们都愿意,老师,你太傻了!”但当他们写出给我的钱为1+2+4…+229分时,又嫌一项项计算太麻烦,接着纷纷要求我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于是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顺利推导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从而计算出应给我的钱约为1074万元,这远远大于老师给学生的钱30万元,此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震惊,课堂教学的气氛也随之达到高潮。再如,在学习“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如下情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能顶上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相比较,谁大?”

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究、研讨,激发了教学互动,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感到无趣,从而没有进一步思考的欲望,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那结果将截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力求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而不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数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电脑图像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利用数学史、数学方法论介绍的数学发展规律、创新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数学史、数学方法论清晰明了地列出来,配合一些有趣的图片,以及教师生动娴熟的语言。教学不仅灵活多样并且学习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创造出来了。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许多学生对于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数学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用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目前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处处存在着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并依照科学性、现实性、新颖性、趣味性、可行性等原则,编制应用建模专题,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紧贴社会实际的典型问题,深入分析,把知识学习融入建模训练之中,把数学作为工具来应用,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精辟地阐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著名教育学叶圣陶说过:“学习是学生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教师在快乐数学课堂中是主导者,学生是快乐数学课堂的主体,只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景,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加上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鼓励、帮助,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着眼学生心灵的愉快和满足,学生就会“乐学”数学,数学课堂就会成为充满轻松、和谐、激发、鼓励和顿悟的快乐学习天堂。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数学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