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常见问题与措施
2009-06-08汪洋
汪 洋
摘要:分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教改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措施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和技能,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实用为宗旨,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听、说、读、写。听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对高职学生尤为重要。因此,作为高职英语听力教师应思考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改变听力教学效果不明显,听力明显滞后于其它语言能力的状况。
一、听力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因素
高职学生在升人大学之前的学习重点是以笔试为主的各种考试。这些考试对听力和口语的要求不高,因此学生对听力和口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生自身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语音知识不足,发音不准或中式口音严重;对听到的英语材料分析加工费力或根本不理解;未能识别英音与美音的差异:记不得所听的内容,遗漏信息;词汇量小,语法知识不足,句型结构不熟悉,即使有时听出了练习的内容却不明白内容的意思;文化背景知识不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如果对所学语言的社会制度、历史发展、人文风情、民俗习惯不了解,必然造成对所听内容的误解。此外。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因为多数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并不突出,所以他们进入高职后,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甚至排斥;他们在没听录音前,就有了自己听不懂的心理暗示。听录音时,这种自信的缺乏就会导致情绪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在听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中途放弃。
(二)教育体制及教师方面的因素
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学生在中学时对英语听力不重视,进入大学后的各种考试.听力却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个转变让很多学生都感到难以适应。他们为考试而考试,并没有把日常的练习重点放在实用上。只奔波于各考场之间。老师为了使学生能及格并且得高分.日常的英语教学都围绕英语考试展开,这当然也包括听力教学。英语的听力教程、英语听力训练基本上都是以测试题的形式完成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听力学习的重点放在答题上.不去做更多的分析和思考.答题成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答对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帮助有限,且枯燥无昧.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并认为听力提高的方式只此一种.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应试的训练模式不能达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无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三)有限的听力设备和单一的学习模式
虽然目各高校都建有听力教室,但学生每周能在听力教室上课的时间却十分有限。日常教学仍然是依靠录音机与教师本身来完成。录音机的杂音和教室嘈杂的环境,并不能使学生专心练习;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所教授的内容,往往会放慢语速,尽量用简单的词来表达,对学生的听力提高所起的作用不大。学生在进人大学后对大学的学习模式进入较慢。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仍是课堂。在听力练习时。他们往往只追求考试的过关率而一味的采用听练习题或课文的单一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学习。
二、改进听力教学的措施
(一)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赂
认知心理学家根据学习认知的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者取得成功的自我管理行为。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等。由于听力本身具有稍纵即逝极其短暂的特点.学生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声音进行识别、理解、加工、连接、记忆存储等一系列的解码处理,同时还要不断唤醒长期记忆以配合所听的材料才能形成有意义的信息。英语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构建过程。学习者若要成功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就必须把听力理解操作过程作为意识的对象积极地加以监控。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建立、审视、判断、更正的认知意识: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在课上,教师要集中系统地培训学生在不同听力任务、不同听力内容、不同问题条件下,如何使用不同的策略。教师应做好课上课下听力的过程监控工作,培养学生对听力策略使用的意识及对使用意识的评价和判断,培养学生对听力过程而不是结果的关注。此外.教师应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本。教师应了解所教的每个高职学生英语的基础和水平、掌握的背景知识,然后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听说结合。将口语作为练习听力的起点
听力材料可以分成日常生活听力及专门英语听力两类。对于那些日常生活类的语音材料而言。熟悉语音材料所处的语言环境更重要,而对于这种语言环境的熟悉则完全在于平时练习口语时的图式积累。通过口语练习听力还有另一种好处,那就是事先掌握了听力材料中的常见语言表达结构并能够适应正常的英语语速。其困难在于练习E1语时要求发音准确。语流顺畅,并且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速。听力能力提高的瓶颈之一就是对所听内容的辨别力不够。许多学生由于自身发音的种种问题,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发音方式,对标准的读音反而反应迟钝甚至根本辨别不出来。尤其是对元音中长短元音的区分,对强读式、弱读式、连读、失去爆破、同化等母语人群的习惯用法的辨别,存在着巨大的困难。要突破这些难关。除了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之外还需要让自己也习惯于正确的发音方式。这需要自己的努力及好老师的耐心指导。
(三)把精听与泛听有机结合起来
精听与泛听是训练听力的两种主要形式。精听是“主食”,泛听是“蔬菜水果”。所谓精听.是指力求把录音材料上的内容完全听透彻。精听的目的在于模仿英美人说话的语音语调。力求细节的完整。可以从比较简单的句子开始。先慢后快.要有计划,有安排,根据自己的听力程度。找准起点。可以采取听音后复述、听抄、录音对比等方式。
泛听是保障。除了精听之外,泛听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精听要求全神贯注来听,而泛听只需听懂大意.找到所需的信息或有时只是有意使自己浸泡在英语有声世界。领略语音的美妙就行了。泛听选材范围不必局限,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精彩英文电影,经典英文歌曲、绕口令令练习、英语语音等。精听容易使人感到疲劳枯燥,而泛听则可以寓教于乐。既提高听力水平,也可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内扩大知识面
三、结语
听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进行长时间科学的训练。需要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技巧。训练过程要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慢而快循序渐进的原则。听力训练的内容一般应按照从音素—单词—短语—意群—升降调—句子—短文的顺序进行,听力训练的方法一般采用:听音模仿朗读、听音后复述、边听边写等方法。但无论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多么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做才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0.
[3]刘君涛.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调试[J].教育与职业,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