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2009-06-08徐向阳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
关键词:局限性有效性

摘要: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国际关系范式,国际制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它是国际行为体之间为协调行动、实现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系统安排,其完善是一个过程。

关键词:国际制度;有效性;局限性

国际制度的产生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尽管有人认为体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国际法的源头,即格劳秀斯的思想。但该现象真正得到理论概括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对“制度”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本文主张将制度作广义的理解,即不但国际合作的初级形式是制度的表现,国际合作的高级形式也是制度的表现。具体说来,国际制度有三种形式:(1)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2)国际机制,即政府之间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如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等;(3)国际惯例,指非明确规定的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非正式制度,例如未以明文规定下来之前的外交豁免,非世界贸易组织国家之间相互给予的最惠国待遇等国际互给行为等。

一、国际制度的有效性

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的理性特征,国际制度的建立是相对困难的,但是国际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在国际关系中独立的发挥作用。纵观人类历史,特别是现代国际关系发展过程,国际关系在促进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秩序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共产品所包含的国际组织、行为原则与法律制度和协议等,使行为者的行为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模式得到了自身运转的方式与途径,尤其是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在“程序”的规约下得以化解。公共产品提供了行为者互动的“公共空间”,即是国际关系的“缓冲区”。新的公共产品的不断形成,代表着一系列新的规范和秩序的重塑,有利于国际关系的变革与改良及国际体系的转变。

其次,国际制度使国际协议更易于达成,改善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减少国际交易成本,使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领域以较少的支出得到较多的收益。

第三,国际制度中的大量多边机制使国际政治成为“规模政治”,即外交多边主义的发展,减少单边行动所要付出的代价提高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解决各种问题或纠纷。塑造结果预期并使国际关系保持稳定与连续性。各个行为者都遵循一定的国际制度,使行为者在互动过程中有“心照不宣”的信任感,有利于改善双边关系和整个国际关系,保障国际关系以一定的轨迹发展,并形成国际社会的共享文化,造就了稳定社会秩序的自均衡趋势。

最后,国际制度具有制约国家行为和惩戒违规行为的功能。正如基欧汉所指出的,国际制度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是改变国际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各国政府面临的客观环境,而是改变它们计算其利益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说,改变行为体的思想结果。国际机制还能对国家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参与国际制度虽是国家的自愿行为,但国际制度对所有参与国的行为会产生约束和惩戒功能。对于一个理性的政府而言,一旦破坏制度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就会自觉克服自己对短视利益的追求,国际制度对违规国家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对遵从国家的激励,会使遵从国家进一步强化对制度规则的遵从。

在国际政治领域,当代世界各国在制度下进行合作的一个基本实例就是接受《联合国宪章》作为国际行为规范。参与这一合作的国家都清楚认识到,只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约束,主权国家才能共存。在国际经济领域,世界各国在制度下进行合作的突出事例就是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参与这样的合作中,虽然国家的贸易行为会受到各种限制,但接受这些限制所带来的利远大于弊。

观察现实的国际关系,国际制度对行为体的制约和对违规国家的惩戒随处可见。例如,《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主权原则对世界各国就有普遍的制约作用,干涉主权的行为在当今仍然备受谴责。再比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自生效以来,尽管有几个国家对它提出公然的挑战,但该条约毕竟还是起作用的,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走核武器国家的道路。在今天,任何国家想要实行核武装,都不得不考虑由此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包括可能发生的经济制裁,而更重要的则是会改变与许多国家关系的性质。2003年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引发的国际危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现实例子。

二、国际制度的局限性

当然国际制度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大的同时,其局限性也明显地暴露出来。

(1)国际制度只是表明各参与主体在某一具体问题领域达成了共识,而并不必然地代表着国际正义。有些国际制度本身,缺乏必要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北约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约作为冷战的遗产,一直以来就扮演着为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充当干预机器的角色。1999 年,美国和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并炸毁了中国驻南使馆,这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同时也暴露了国际制度与国际正义之间的现实差距。

(2)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致使国际制度的运作常常出现软弱、失灵的现象。尽管国际制度建立的前提是活跃在特定问题领域的国家拥有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的共同利益,但国家之间拥有共同利益却并不一定合作。当前仍然是民族国家时代,各国对相对收益的追求仍然超过对绝对收益的考虑 。 这种情形妨碍了国际制度作用的发挥。自核武器出现以来,防止核扩散一直是国际社会努力的目标。然而,在从现实状况中,各有核国家都从本国利益是否受到威胁,而不是从核不扩散机制本身来考虑问题,表明该国际制度的软弱性。

(3)民主性的缺失。国际制度的建立大多是权力分配的结果,而当前国际体系中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势必制约着国际制度作用的发挥。现行的国际制度大多由霸权国主导建立或者由主要大国协调建立,它们主要反映大国的意志和利益,受大国的操控。一些西方大国不仅安排着国际制度在当前的价值取向,而且国际制度的实践者也主要是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的绝对优势,不仅在国际经济制度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而且可以利用经济优势施加政治影响,进而主导国际社会。如在中东热点地区的冲突调解和秩序重构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也起着主要作用。可以说,现行的国际制度都或多或少地依赖大国或支配国的合作与支持,从而赋予它们更大的主导权和更大的利益份额。在可预见的将来,大国协调主导国际制度的状况仍无法根本改变。

综上所述,由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本质特征,国际制度无法保证自身的必然有效性,也无法避免强权政治对它的渗透和参与塑造。要使国际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国际关系的转型沿着和平与发展的轨道顺利进行,人类尚需进一步努力。

三、结语

如前所述,虽然由于强权政治的渗透和国际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国际制度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为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渠道,为形成有序的国际社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有助于改善当今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适应当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国际关系转型的特征,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必将是一个动态和长期的过程。在根本原则不改变的前提下,国际制度的具体规则及其实践应随着国际局势、国际行为体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虽然国际正义的实现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国际制度的完善必将充满曲折甚至倒退,但是就其本质和长远目标而言,国际制度是对霸权制度的否定,是人类追求永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有益探索。只要人类追求和平和发展的决心不移,国际制度必将愈益显示出其生命力,国际社会由此走上秩序化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秦亚青.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M]上海人民出版社.

[2] 门洪华. 国际机制理论的批判与前瞻[J].

[3] 苏长和. 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向阳,男,安徽六安人,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局限性有效性
滴水藏海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视听技术在刑事案件测谎中发挥的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