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理念下的严格教育

2009-06-08吴春城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
关键词:时期师生关系理念

吴春城

关键词:否定;严格教育;新师生关系解读;不严格的教育;原因;新教育理念下的“严格教育”;赋予新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时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却有教师抛弃和搁置传统教育思想中一些优良的教育思想和手段,显示出对新的理念不适应或不擅于大胆尝试革新。要么是抵触新的教育思想,要么是开展工作感觉困难吃力,要么责任心不强教育工作松懈导致浮于形式,要么把新理念断章取义或异化等造成工作成效甚微。

一、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能解读出新教育是“严格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成果,首先是由师生关系确定的。”所以说,教师对师生关系角色的定位,直接影响着我们在工作中和学生的交流,影响着新教育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教育活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往活动。一是要求教师摒弃主宰者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去学习。二是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共同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研究者。教师信息量的匮乏和传播信息模式的单一已经与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应在随着时代发展中家长式作风架子,引导学生多途径和多方法的自主获取知识。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异变,让传统的“严格教育”束之高阁

新时期不严格的教育现象: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有抵触情绪,有不适应的感觉,有态度松懈作风涣散,有断章取义的理解,有信息包传递中信息的缺失或异变等等。这当中多数原因是教师安于现状,不敢于大胆尝试创新变革。仍习惯应试教育,考试高分就是优秀生,分数代表一切。其次,有少数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歪曲理解导致的,信息传递缺失。其三是不能平等对待师生关系。习惯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单向的强制的教学习惯。这让我们在教育实施中并不能很好的贯彻新的教育思想,不能让教育革新顺利的持续的有效的开展下去。

这就让我们中国农村教育中“严格教育”这一优良传统被束之高阁。新时期不允许辱骂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于是现在就出现学生犯了错老师也不怎么严管,漠然处之;新时期教育推行素质教育,于是个别教师或学校各种检测性考试也不重视了,音、体、美的活动就大容量大面积长时间的推广,来个喧宾夺主;新时期注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于是物理、化学、自然等每节课教师都撒手让学生探究一下,合作一下,学生自己按老师要求机械教条的完成任务,教师来收拾残局。公开课花里胡哨,先进手段和设备一起上阵,让学生和听课老师目不暇接,但好看不中用,学习效率并不高。等等。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教育精髓——“严格教育”,就这样被束之高阁,被逐渐淡出新教育中某些教师的视线。

三、“严格教育”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意义

“严格教育”在新时期照样有用。无论是不适应革新,还是不能准确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还是用缺失的信息实施教育,但其实我们心里都不可否认“严格教育“的优势。严格的教育思想与新理念并不冲突矛盾,还是一样是我们现代教育工作的主要思想、主流观念,一样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迎合新的教育理念。传统的严格教育是现代教育革新的很好的补充,我们何不充分利用,让它继续为教育事业发热发光,怎可淡化或抛弃“严格教育”呢?

古有“严师出高徒”之训,造就华夏五千年风流人物辈出。现代教育理念中也并没否定严格的教育。“严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不放松;《辞海》解释为: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从“严格”一词的原始意义可以看出,正确方式下尽职尽责的态度和按规则的操作即谓之严格。所以严格的教育不是处理师生关系时严厉,不是呆板机械的教育实施,而是应有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新教育理念下的“严格教育”就是:严格的按照教育规律、教育制度、教育标准进行传道和解惑;教师工作只能够严于自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方式,严明的作风,严密的贯彻教育思想和注视教育过程。现在的“严格教育”就是严格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给学习施加科学合理的信息影响,在创设的宽松适度的环境和氛围下,让学生有效的获得了信息和培养了能力。

新教育理念下的严格教育与传统的严格教育也有些区别。新时期的严格教育应完全符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和特征,应该抛弃传统教育中的糟粕,吸收其精华并添加新的内涵,并恰当扩展外延。不是完全的承袭和沿用,是蜕变。我们不能完全的否决掉传统的“严格教育”在新时期依然充满魅力,依然是新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我们应该赋予“严格教育”新生命意义和价值,让它继续发热发光。

结束语:

严格教育还是新教育理念的内涵之一,不能否决或抛弃。秉承其优势并赋予新的意义,才是真正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是真正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贯彻方针政策。希望我们教师都能用这种态度关怀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不断学习、总结、调适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让教育工作顺应时代需求而不断完善和节节提升。

参考资料:

[1]查有梁主编. 《新教学模式之建构》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冯兴辉主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广元市教育局2005年版.

[3]《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199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4]李伯黍. 《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版.

猜你喜欢

时期师生关系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用心处事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