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西园记》的新演绎
2009-06-08郑晓林
郑晓林
46年前,今天大名鼎鼎的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正是以《西园记》的“张继华”一角,赢得盛名,汪老师自己也曾感慨,“就靠一部《西园记》,造就了一个汪世瑜”,可见得“张继华”角色的分量。46年后,汪世瑜亲自导演的时尚版《西园记》,让浙江昆剧团的三代演员好好地“PK”了一番:“50后”的陶铁斧已进入演员的鼎盛时期,“60后”的李公律风华正茂,“80后”的女小生毛文霞则青春逼人,俊秀可人,三位“张继华”一时间幻影流动,精彩绝伦。我对昆曲有点上瘾,恨不得三场大戏一场也不拉下。但我只得到陶铁斧的《西园记》的戏票。
陶铁斧是汪世瑜门下颇为得意的大弟子,当年学越剧的他来自安吉,偶然在单位宿舍唱歌时,被汪世瑜老师发现后改学了昆曲。陶铁斧的嗓音浑厚,扮相俊朗,有“钱塘雅士”的美名,他虽然曾和汪老师同台演过《西园记》,但这次老师手把手地教他却是头一回,昆曲传艺最讲究“身传口授”,有许多精髓的东西,没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得不到真传的,对陶铁斧来说,这是等待了几十年的一次艺术嫡传。陶铁斧没有辜负这一次艺术传承的大好机遇。
陶铁斧的“张继华”有继承又有创新。汪世瑜时代的小生亮相,温文尔雅,人要含胸,眼角低垂,腿还要有点曲,以展现小生年轻而有弹性。陶铁斧的亮相有汪老师柔婉秀美的影子,但已经渗透了阳光的韵味。他的头微仰,胸打开,腿站直,身形因此挺拔,气象因而大气,形象因此自信,这一审美的转换,暗合了陶铁斧与汪世瑜的师承关系,同时,也是陶铁斧几十年艺术实践的心领神会而又开拓创新的体现。
汪世瑜的“张继华”眼睛特别亮,看看1982年陶金导演、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昆剧《西园记》,就可以欣赏到汪世瑜的眼波流转,神采飞扬。而陶铁斧的“张继华”,眼波流转如意,但更让我兴奋的是他将眼神的运动与形体的转动以及水袖的舞动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整体风度翩翩的襄阳才子,华丽而浪漫。
陶铁斧各种表情的戏剧转换,喜、怒、哀、愁、惊,转换得自然熨贴,极为流畅,陶铁斧利用唱、做、念、白、表情、身段的种种变化,将表演一气呵成且天衣无缝地呈现给观众,显示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力。1980年的时候,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称赞汪世瑜“一到台上,或站、或坐、或行、或止、或喜、或忧,皆酷似传瑛,不仅得其貌,而且得其神韵……汪世瑜在水袖上的功夫,看来已得乃师精髓,因此更觉潇洒飘逸”。艺海无涯,陶铁斧在艺术追求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追求汪世瑜老师艺术表演方面,“不仅得其貌,而且得其神韵”。
欣赏陶铁斧的《西园记》,不能不回味他的嗓音。他的嗓音高音时候,如行云,宛如在高山、在蔚蓝色的天空上划下了一道圆润的弧线,没有杂质,清丽剔透;而低音时候,如流水,宛如在山涧、在茂林、在黑色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一段清晰的曲线,浑厚扎实,底气十足;闭上眼睛去用心听他的唱段,有时回肠荡气,有时温暖亲切。
《西园记》是小生戏,但与陶铁斧配戏的女主角“王玉真”扮演者张志红,也有许多地方可圈可点。这位“梅花奖”得主许久未曾露面,但在陶铁斧的《西园记》里,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还想提一下“茂儿”的扮演者唐蕴岚,那种完全出自天然的娇嗔妩媚,活泼可爱,让舞台不时被激活起来,因而显得生动、有趣、轻松。戏剧艺术是整体的艺术,需要全体演员共同努力,像“茂儿”这样的小角色对调节故事发展的节奏,营造舞台表演的气氛,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角色虽小,作用不小。唐蕴岚往往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一类性格鲜明的小角色,让整台演出满目生辉。
顺便说一句,陶铁斧的《西园记》结束后,舞台上突然涌上来几十位各种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他们是浙江大学的留学生,满舞台追着汪世瑜、陶铁斧、张志红拍照留念,兴奋、满足之清溢于言表,仿佛是一次狂欢派对。一旁有观众嘀咕:“这批老外听得懂吗?”我心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歌剧我们不也听不懂吗?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欣赏和享受,真正的艺术、真正美好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那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欧洲歌剧是如此,我们的昆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