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质与量的统一
2009-06-08邓秋红
邓秋红
人类要沟通古今,联系四海,交流经验,传播知识,靠什么?靠阅读。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可以使古今会意,四海传情,经验继承,知识积累,造就一个繁华富足的世界。人类之所以有别于禽兽,文明之所以有别于野蛮,先进之所以有别于落后,正是阅读吸收、广泛传播的结果。
阅读,既要求质,又要求量。所谓质,是指对文章反复诵读,仔细体味文章的精神实质,达到一定的深度;所谓量,是指涉猎浏览较多的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曾提到一个名叫董遇的学者,说他“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尔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这里,董遇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书,一定要多读!
当然,现在学生要学的科目很多,学习时间也很紧张,没必要,好像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对每篇课文都熟读深思。何况,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四处出击,也未必能收到什么好效果。但总的来说,提倡“读书百遍”,还是有其必要性的,尤其是当今很多中专生普遍忽视阅读这个问题时。
古人很重视对书的反复咏读,郑板桥在写给他弟弟的一封信中就曾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他还举孔子、苏轼为例,说明反复读的重要,他说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说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大名鼎鼎、学富五车的孔子、苏轼尚且如此读书,何况那些只有一点比较肤浅知识的中专生们呢?
阅读,不等于死记硬背,不能盲目胡来。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使他们具有相应的阅读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比什么都重要。而从现在中专生阅读的情况来看,有的学生缺乏深入钻研的精神,读书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舍本逐末:而有的学生虽肯钻研,却又太过投入,往往沉浸其中,跳不出来。前者不能登堂入室,学得不扎实;后者不能融会贯通,学得不灵活,两者均不可取。
针对以上的情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要求学生勤于动笔,划要点,摘佳句,释词语,编提纲,作批注,写心得等等,“使其言皆若出自生之口,使其义皆若出自生之心”,让学生含英咀华,达到“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的境界,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批判、鉴赏、写作的能力。
如对散文《荷塘月色》的阅读,就需应用以上的方法,着重领会其写景与抒情这两条线索是如何水乳交融,起伏变化的,通过这一幅素淡、朦胧、静美的月下荷塘图,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学生若能体会到这些,那么,阅读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学生在阅读时,还需注意有所侧重,不可平均用力、人云亦云,以免弄巧成拙。郑板桥说:“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十分讲究阅读时的有选择、有重点。好像读鲁迅的《祝福》,或注重研究人物的写法,或重点了解结构特点,或侧重欣赏语言风格,或主要认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确社会根源,总要有一个明确的确目的,不能读到那里算那里,好像无头苍蝇一般。
读书,还要有一定的篇数,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苟其不然,则胸中不能无碍,胸中不能无碍,则笔下安能有神。”都是说要广泛阅读书籍。
当然,“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涉猎广博,无疑极为重要。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在这日益发展的变革中,将有大量的科学技术的信息出现。前苏联有一学者曾估计:世界上一年新出现的“知识流“,即新的学科、技术、产品、工艺等方面的名词、术语、符号、数字、图像等等,大约有七十亿至八十亿。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此之迅猛,知识的“陈旧期”日益加快,若学生还囿于有限的课文之中,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抛却。因此课外之余,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看看课外读物,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头脑,跟上时代的步伐。
阅读,还要讲究一定的速度,对课本中的篇章,没必要每篇都细组慢爵。一般来说,一个单元中,只精读一、二篇就够了,其余的,可采用一篇带动多篇的读书方法解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焉,蛟龙生焉”。学好语文,贵在一个“积”字。持之以恒,发愤努力,何事不可为?读书若能读到一定的程度,则笔下安能不生花,不挥洒自如?
总而言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迷好书,钻好书,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广读书,善读书。“智能之士,不学不成”。而善读、好读者,必有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