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环境、心理与行为失范对学生培养的影响

2009-06-08马亚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

夏 迪 马亚会

摘要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行为失范都可以从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中找到原因。

关键词学生生活环境:失范行为:校园暴力

按照行为方式和实施主体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校外人员闯进校园,制造暴力事端。如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或因学生之间矛盾引发的报复行为:校外青年殴打、勒索、抢劫在校学生,收取保护费、要求加入帮会,强行收取会费等等;精神病患者闯入校园对师生使用暴力或破坏公共财物等等。二是师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师生之间也经常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处理事情方式的不妥等引起各种纠纷。如老师变相体罚甚至殴打学生:老师及校内管理人员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学生因不满老师而实施的报复行为等等。三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不同村、镇、团伙甚至不同姓氏之间的斗殴行为:学生相互之间性格不合、交往受挫等引发的打架斗殴等。

校园暴力行为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恐慌,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破坏力、影响力越来越大,就是因为有其滋长的沃土,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一方面.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使得家庭变故现象越来越多,许多青少年学生因而成为了家庭离异的牺牲品,而多数学校也对“双差生”、“流失生”持否认的态度。因此,心理上封闭,交往上孤立,生活上无着落的学生经常成了受欺凌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往往生理和心理都比较脆弱,抵御外来侵害的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受到暴力侵害时更多选择忍气吞声,“破点财、受点皮肉之苦”以求无事。这无疑助长了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由于青少年处于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认识社会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薄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极易盲目自信、缺乏理智、走极端。而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的禁锢被打破,多元文化蓬勃发展,许多西方文化糟粕与封建文化沉渣也蜂涌而至,一些宣扬色情淫秽的黄色文化和宣扬凶杀、绑架、犯罪团伙等暴力文化的各种书刊、画册、音像制品大量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哥们义气观念等等成了教唆和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精神鸦片儿。很多电视、电影节目不但宣扬哥儿们义气,而且有过多的殴斗场面,这些在无形中刺激了从小在《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等争强斗胜的小说中长大的青少年,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争强好斗的暴力心理,也使他们成为这种暴力文化的直接受害者。

一些青少年因就业、升学、家庭等因素的困扰,精神颓废、生活空虚、前途无望、思想苦闷,便希望通过寻求某种非法手段、某种刺激得到精神寄托,聊以自慰,甚至发财致富。另一方面,一些青少年由于“同病相怜”和感情上的接近以及语言行为的交流,逐步变成了对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青少年犯罪小团伙。他们叫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喝血酒”、“纹身”、“拜把子”等等。他们在学生中不断发展成员,收取入会费,壮大实力,收取保护费。只要帮会中谁被欺负,帮会就会为其出气、为其壮胆。于是,在学生群体中,也慢慢的成了这些犯罪团伙的基地和实验地。

而做为学校教育,其失误集中表现为四点: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方面措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只按统一的教材,用同样的方法,朝着升学的方向教育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性格、能力及不同的生活经历。美国学者詹宁斯(R.Jennings)说:自然界用尽所有的心力,尽可能使得我们的一群孩子秉性各异,自然界不遗余力地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够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却往往要根除这种多样性。2、个别教师素质问题。青少年中存在着盲目攀比的消费观,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重视不够。3、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4、学校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疏导不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对已经具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缺乏矫正办法,对侵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时不及时,对学生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理障碍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不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对学生的侵蚀,如今校园内的暴力行为对校园和社会构成了很大威胁,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共同配合。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
浅谈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防控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