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与内视角叙事魅力

2009-06-08季春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叙事

季春燕

摘要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叙事视角成为小说形式探讨和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选取本世纪小说创作中较多运用的一种叙事角度——内视角来进行探索与分析,通过赏析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鉴赏品味其独特的叙事魅力。

关键词内视角;叙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内视角又称“限知视角”。指作者不出面,让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充当事件、生活场景以及故事情节的目击者和叙述者。它的最大特色是叙述者就等于人物,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样多。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选用的教材《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就是内视角叙事的典范作品,从中我们可以一睹内视角叙事的美学魅力。

一、主人公视角与真实的魅力。传统作品中“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将叙述者置于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上帝”位置上,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全知的人物,因此叙述者的叙述由于超出了审美主体的接受范围而变得缺乏真实感,内视角叙事则不然。在内视角叙事中,叙事者就是当事人,由他来亲历见闻,甚至袒露内心,其亲切性和真实感是其他叙事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将“我”带到了读者面前,让“我”来娓娓讲述自己的命运。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亲历的:3个月前,“我”离开学校,那时“我”是一个健康的8年级学生,学校还能算是个学校。3个月后.“我”回到原地.学校成了临时医院,周围有很多死人.“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因为是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因此自然而然地带有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我们都知道小说是虚构的,人物是虚拟的,但内视角叙事角度却很容易让我们在现实和虚构之间迷失自己的判断,这是多么可怜的战士,这是多么可恶的战争,“现身说法”的内视角叙事在无形中为作品增加了真实性与说服力,这是全知视角所无法比拟的“真实性”魅力。

二、有限的感知与无限的困惑。内视角叙事只写“我”看到的听到想到的,不写“我”看不见听不见想不到的,因此对事件的感知是有限的。作品完全以“我”——一个在盲从中走上战场的青年人的眼光来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因为盲从,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真实与理想的冲撞。“我”想名垂青史,事实是“我”没阵亡,却成了残废,而且即使阵亡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阵亡;名字留在纪念碑上是件崇高的事情,可是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崇高的献身被这种机械复制消解了;“我”在学校的时候,过着“绝望”的日子,虽然活着,却必须写下斯巴达战士墓碑上的铭文,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为牺牲,“我”不知道为什么而付出残疾的代价:“我”受伤了,很严重,周围的人对“我”却那么冷漠,当我需要喝水的时候,他“头也不回,只是困倦地耸耸肩膀,径自走开去”;“我”觉得炮声高雅“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自己却极有可能是被炮弹炸成了残废;“我”在德国的土地上受了伤.“我”不是保卫国土,也不是侵略他人,“我”是为什么呢?内视角有限感知的叙事角度尽情的表达出了“我”的无尽痛苦和困惑。作为一个在盲从中走上战场的中学生,在战争中所见所思的种种困惑,不正是在纳粹军国主义教育下青年人的困惑吗?而这种困惑这不也正体现了纳粹对青年的摧残吗?小说叙事形式与主题的表现真可谓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三、局限与优势的错位。很多作家感慨内视角叙事由于用第一人称叙事,很难描写叙述主体的外部形象,除非他在照镜子,但又照镜子不免做作。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我们也不曾看到这个青年的外貌、体征。鲁迅曾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那么创造一个相貌模糊的青年是否就削弱了它的艺术魅力呢?恐怕谁也不会得出肯定的答案。也许是甲、也许是乙,这个没名没姓,末了才发现自己没了双臂和右腿的人,传递给我们却是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仿佛看到他的本多夫的校友、他的朋友、他的同龄人,乃至所有的青年和他一样走上战场、走向伤亡、走向困惑,给我们留下清晰印象的不是只有一个青年人的遭遇,而是整个青一代的命运。与内视角叙事亲近真实的特色同时带来的还有它很难对事件进行客观、冷静、理性分析的缺陷。《祝福》可以通过“我”的冷静观察,不无愤激的点出“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而这样的内容很难想象可以由祥林嫂这个事件的亲历者自己说出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亦是如此,内视角叙事使其充满感性、主观的色彩。文中所写都是“我”在战争状态下的独特感受,其所思所感也明显打上个人身份(德国战士)、年龄(中学生阶段)、思想性格(懵懂而又浑浑噩噩)、所受教育(军国主义)的烙印,这种种烙印使之对战争充满幻想,甚至将战争美化。可是这种对纳粹侵略战争的歪曲理解却更深入的触发了读者的思考:“为什么他们会以这样的状态进入战争?”伯尔将“我”的所见、所感展示给我们,更把对作品主旨进行思考和体味的空间留给了我们。局限与优势的错位中,我们领略了内视角叙事的美学魅力,不禁赞叹伯尔写作技艺的高明。

看惯了全知视角的叙事模式,内视角叙事将我们置于新的独特的视角背景中,给了我们许多新鲜、独特的感性内涵。《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内视角叙事不仅让我们看到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也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美学体验,为小说增添了一份绚烂缤纷的色彩。

猜你喜欢

叙事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