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审美的三境层上解读《赤壁赋》

2009-06-08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愉悦赤壁赋审美

雷 震

摘要: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他的《前赤壁赋》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它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愉悦的反映。本文将从审美体验的三境层即是悦目、赏心和感悟这三个审美的阶段对《前赤壁赋》进行解读。

关键词:《前赤壁赋》:审美;愉悦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篇著名的文学作品,它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这篇文章中。他将泛舟赤壁之下的山月之景行了描绘,并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作者旷达的胸怀,不以得失为怀。自古以来,历代文论家对《赤壁赋》的文学理论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赤壁赋》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意义却不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将着眼从审美动态中的审美三境层这一视角着眼对《赤壁赋》进行解读,深入的对《赤壁赋》这一文本的审美愉悦的产生的过程来分析这部脍炙人口的佳作,这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赤壁赋》的理解。

泛舟赤壁,面对月夜秋江,这一极为普通的自然风景,在苏东坡那里他将这将这一客观的美丽的风景变成了流传千古的文学艺术作品,这种转变主要来源于创作主体对世界的一种审美的体验。《赤壁赋》的创作不是偶然的,它是苏东坡在观赏到月夜秋江美景后,通过对月夜、湖水的描写,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境遇,体察到生命的况味和感悟到宇宙的真谛而创作出来的,在整个创作过程有观察、联想、想象和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由此可见,审美活动是极为复杂的,首先。它离不开审美的主体和审美的客体,这是审美感产生的前提,在《赤壁赋》中审美的主体和审美的客体是显而易见的,在文章一开头就写道“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两句便指出了审美的主体是“苏子”,客体是“赤壁”,审美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但审美感的产生还需要有审美主体在特定的时刻抱有审美心胸,何为审美心胸呢?“审美心胸是一种空明澄澈的胸怀,它对外物仿佛鉴照无隐。外物自然而然地呈现其玄与妙。”苏轼深受儒、道、禅的影响,具有极为深厚的审美感悟和体察力。由此可见,从审美感的角度上来讲,苏轼的《赤壁赋》产生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从人的心灵结构来分析,审美过程总是有感性的形象开始,然后进入知性层面,最后达到志性领域,由此,我们也可以讲审美过程划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这三个层面。现在我们将从这三个审美的三境层上来对《赤壁赋》进行解析。

一、悦目

审美开始于对对象的感性直观,感受是任何艺术创作的起点,我们以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面对大自然,这种自然总会激发我们内心的情感,心应于物,情随之生。这也就是当人们一旦面对一片或壮阔、或秀美、或朦胧、或明净的美景时,主体的视听器官受到审美对象的强烈冲击:“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的满足和喜悦,然后在这样的美景中迅速的达到“物我两忘”、陶醉的状态。苏轼这篇《前赤壁赋》所描写的秋江月夜的良辰美景,则更是令人感到心醉不已,读完以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有浩瀚的长江、巍峨的东山、皎洁的明月、如苇的小舟等景物。作者与友人的泛舟秋江时,明月何其皎洁,江水何其妩媚,秋夜何其高洁,与友一同何其愉悦这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跃然纸上。在这一幅壮阔秀丽、和平静穆的山水画前,那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明月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它也不甘久居太虚的环境之中,也想分享一下人间的快乐。饱览一下人间的秋江风景,所以它也“徘徊”起来,不忍离去,而月亮的不忍离去,又给这如画的秋江增添了无数的情韵,使得这幅秋江月夜图显得更加雄伟壮阔,更加和平静穆。这里,已没有人世间的一切污浊、没有了封建官场的尔虞我诈,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迷人。面对这一迷人的景色,作者完全陶醉了,沉醉在这一美妙的情境当中,仿佛进入江面上自由的飘荡,仿佛脱离世间,进入一个人间仙境。

在这描写的这幅秋江月夜图。作者扑捉到了秋水、秋雾、远山、明月等自然景物,并对它进行了巧妙的剪裁和组合,是它们恰当好处的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在这里,审美的客体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触觉的全面的愉悦,让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和开阔。审美客体给作者带来了悦目的直观的审美感受,同时,这种审美感受使审美主体迅速的进入一种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只是审美的初级阶段。但是为向审美的高级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赏心

赏心这个阶段也即是审美对象给审美主体带来了悦心悦意的感受,这个阶段审美情感的产生主要集中在审美的知性层面上。苏轼在与客的问答中,进入了审美的知性层面的探索,先是触景生情,于是乎便产生了怀古的狂想。作者在悲凉的歌声和客的凄凉的箫声中,产生了悲怆的思绪,这正是移情的作用,将主观的感情灌注到客观事物的形象当中去,主观情感仿佛就客观地存在于事物本身当中,正因为如此,客观的事物仿佛也具有了主观的生命。接着联想起起这里的英雄人物曹孟德,曾经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丽酒临江,横槊赋诗”那种气概多么的轩昂,神情多么的得意。而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想到这些大人物尚且如此,何况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又能如何?就这样作者又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眼前的现实和执着的自身。在这一层次中,作者不在是一种初级形态的感情愉悦,而是一种心思意向的满足,其特点是“由主体到对象,深刻的挖掘隐含在形象内部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用这些意蕴内容来满足主体心灵的渴求、期盼、预见、推测。”获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悦。作者在和曹操的比较中,感叹道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于是“托遗响于悲风”,在困闷的之中,只得寄情自然,使人生长驻,“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在整个这个赏心的审美阶段中,审美主体将自身的感情移入到客观景物当中,使情客观话,这情具有说不尽的感染力,这种感情又进一步向人的知性层面上拓展,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意义,让人获得深层的审美愉悦。

三、感悟

在审美探索的内趋力的推动下,审美开始向第三个阶段推进一悦神悦志。这一层面,主要是集中在对人的志性层面上探索。在这一层面中,审美的探索深入到人的心灵的深处,开始探究天人之际,达到物我合一的地步。苏轼在感叹了“话遗响于悲风”,虽然在情感上有些消沉,但是很快的找到了解脱之法,在“变”与“不变”中找到了解脱,“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与我们都是连续的、发展的、永恒存在的,因此我们何必叹息人生的短暂呢?这是多么豁达的心胸!苏轼之所以如此的超脱,如此的豁达,有着如此深刻的“对生命有尽、宇宙无穷的人生体验,就思想根源来说,是儒家的内在的超越精神和道家老庄的优游自在、无挂无凝、无为而无不为的自我精神净化的精神境界相融合。”-,苏轼作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受到儒家的经世济民的思想的影响,所以用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来的苦难和不幸,将儒家的“穷且固坚”、百折不饶的人生态度进行到底,同时有将老庄轻视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态度有机结合,吸取了老庄思想中清净无为、不为而为的思想,看穿忧患、因缘自适的思想、归真反璞傲视荣华富贵的思想和朴素的辨证法的观念,正是如此,苏轼才能在困境之中,归于豁达,然后自我解脱。“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审美主体在志性层面上获得了思想的飞跃,因此,审美的主体获得了高度的精神上的大自由、大解脱、大超越,达到了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境界。这种审美体验毋庸置疑比前面两种都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它是一种指向未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无疑的,这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完善人性的审美感受。

总之。苏轼的《前赤壁赋》为我们描绘了清新优美的意境,也让我们获得了神与物游的体验,更让我们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哲理。让我们获得了目、心、神三方面的审美愉悦,这三方面是层层递进的,最后让我们感悟到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猜你喜欢

愉悦赤壁赋审美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苏东坡《前赤壁赋》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让幼儿遨游书海尽享阅读的愉悦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