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语言之“活法”与科学语言之定法

2009-06-07刘赛枚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活法

刘赛枚

摘 要:艺术语言是变异的语言,它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越和违背,它与科学语言遵循语法的定法不同,它遵循的是“心”之“活法”,师“心”而造语。本文主要试图通过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对比研究,从艺术语言的描写对象、表现形式、心理基础和创造结果等四个方面论述艺术语言的“活法”。

关键词:艺术语言;科学语言;活法;定法

中图法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13-02

“艺术语言,也叫变异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来看,艺术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所以,有的也把它叫做对语法偏离的语言,或者把它叫做破格语言。” 从这个定义看,艺术语言是与普通语言即科学语言相对而言的,科学语言是指遵循特定的语法规范、按照逻辑的思辨规律陈述客观世界、表达思想认识的语言,它是人们理性思维的结果。而艺术语言则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越和违背,它并不遵循语法的定法,而是根据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创造的变异的语言。它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情多变的。科学语言的语法规则却是一定的,它适用于语言表达的任何时候。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两翼,共同组成语言学的整体,它们在言语组合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科学语言遵循的是语言运用的定法,而艺术语言创造的是语言的“活法”。“活法”就是心法,“艺术语言从‘心之活,产生句法之活。它往往破语言的常规,从而中得心源(师心),且外师造化(师自然)。”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艺术语言的“活法”与科学语言之定法。

一、 描写对象性质不同

艺术语言遵循心之“活法”,而科学语言遵循语法之定法,这是由于它们表述或描写的对象性质不同造成的。科学语言要说明的是客观物理世界中的客观事实、规律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表述事物时要求实事求是,准确科学地记录事物的性质、状态等。而艺术语言描写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体验,是一种流动变化的物质,是捉摸不定而又瞬息万变的,因而在使用语言时,完全是随情而造语,它没有也无法经过理性的思考,创造出来的语言不遵循语法的定规,而是师心造语,灵活多变。由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也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产生经验,所以有时会造成多种感觉的相通,从而产生变异的语言形式。通感、移就等修辞格就是由于发话主体无法分清各个感觉器官的不同体验而产生的多种感觉交融一体的审美感受。

(1)依然是灰色的鞭炮声,依然是红绿白亮的响器声,依然是红彤彤的哭笑声。日光在这一片喧闹中被震得哆哆嗦嗦。(阎连科《日光流年》)

(2)顿时,崭新的毛巾和香皂就散出香气来。是十分醒神的一股香气,竹笛的小曲一样婉转清脆,唤醒了萍子生命深处的自尊。(严歌苓《梨花疫》)

例(1)中“灰色的鞭炮声”、“红绿白亮的响器声”、“红彤彤的哭笑声”是移就辞格,表颜色的词本不能和各种声音相搭配,但由于作者特殊的心理体验,视觉与听觉相融合,使各种声音给人的感觉更具体可感。例(2)中说香气像“竹笛的小曲一样婉转清脆”是通感,由嗅觉转为听觉,这样也是由于发话主体在忘我的境界中达到感觉的相通,整个人清爽宜人的审美体验使各种感觉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从而创造出艺术语言。

二、 言语组合方式不同

艺术语言的“活法”通过变异的言语组合形式表现出来的。“变异的言语组合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言语的组合在形式上偏离语法的规定性,在语义上打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约定俗成性,在语用上符合题旨情境的需要,具有特殊修辞效果的言语现象。”

(3)她未及说话,嘴唇就哆嗦得叮叮当当,满地都是从她唇上抖落的青紫色的愤恨。(阎连科《日光流年》)

(4)他的话轻飘飘地在她的麦苗间跳来跳去,她锄地的吱嚓不时地把那声音埋盖下去,又锄将出来。(阎连科《日光流年》)

例(3)中“青紫色的愤恨”是变异的言语组合,本是表具体事物的“青紫色”用来修饰抽象的“愤恨”,使抽象词具象化。同时,发话者还将“愤恨”这种情绪体验写得像一个实物,说“满地都是”,且能够被“抖落”,这样的情感表达能强烈地触发受话人的情感体验,增加语言的曲折、顿挫。例(4)中作者通过言语的变异组合造成了搭配义上的对立,声音不是实体,并不能被“埋盖下去”,也不能“锄将出来”,将描写彼类事物的词用来描写此类事物,打破了词语本身的组合关系的约定俗成性,产生了特殊的修辞效果。

科学语言要求遵循特定的语法规范,在语义上要求清楚明白,不能使人产生歧义,达到陈述事实、说明道理、论证事理等目的。如果科学语言在说明问题时不能准确严谨,就可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偏误。例如:

(5)……一位曾担任蒙自医院院长的退休专家说,“但是蒙自医院却用克扣工资的办法来打击我们‘老有所为的积极性。” (2007年12月21日《云南法制报》)

上面这段文字中“退休专家”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它可以理解成“退休了的专家”,也可以认为是“退休方面的专家”。虽然从词语搭配组合上看它没有违反语法规定性,但从语义上看却不够清楚明晰。根据上下文,“退休专家”应该作前一种理解,因此最好将原句改为“一位曾担任蒙自县医院院长现已退休的专家说”,语义更加明确。所以科学语言应力求准确严密、确切不含糊。

三、 心理之真与物理之真

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追求的是心理之真,而科学语言遵循语法的定法要求符合物理的真实性。艺术语言通过变异的言语组合方式真实地描写内心的审美体验,从言语形式上看,它不符合语法规范,甚至也不符合逻辑规律,它所描写的不是客观的物理世界,而是主观的情感世界,因而它不追求对客观世界逼真地描摹,而是真实再现发话主体真切的审美体验。艺术化的语言虽然违背常规,但却不是发话主体有意为之,而是情感强烈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自然而然创造的,而且是非如此不足以传情而必须为之的行为。它追求的是心理之真,只要求语言符合审美主体的真实体验。

(6)小穗子早跑神了。她脑子里轰轰一片,想着她点灯熬油,呕心沥血写的信,一字没得跑,全落了网。那些不该被看的字们,痛苦而羞辱地裸露着,让人翻过来调过去的看;在绝对缺乏尊重的眼睛面前,它们一丝不挂,窘得曲扭了。她的那些失去了保护,近乎失了贞操的字们。(严歌苓《灰舞鞋》)

发话主体用“痛苦而羞辱地裸露着”、“窘得曲扭了”、“贞操”等语言来描写无知觉的文字符号,这有悖于科学的语法规范和常识,但是从发话主体所要表达的小穗子对自己的信件曝露于众人面前的痛苦心情来看,却贴切新颖。写着自己心底处秘密的信件公之于众,于小穗子幼小而害羞的心灵而言,就仿佛是自己裸露在众人的面前,难堪而羞辱。这是发话主体的审美体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产生的审美直觉,分不清何为我,何为物。直接将个体的审美体验投射于物,从而创造一个客观世界不存在的审美意象。但是这一意象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发话主体内心的直觉感受,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原初经验的呈现。

而科学语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中确实存在的,它通过其指称功能在符号与符号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一成不变的关系。科学语言为了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物理世界,一个能指只能表示一个所指,一个所指也只能被一个能指所表示,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违背了这一规则,科学语言就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物理之真。

四、 形象的创造与理性的思辨

艺术语言的“活法”创造的是“活”的形象,科学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的是抽象的思辨。科学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运用语言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来说明问题、分析事理、推演规律等,将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呈现出来。所以它具有抽象性,一般不塑造具体的形象。而艺术语言则不同,它正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可感的形象来表现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形象是艺术语言表情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往往“立象以尽意”。发话主体通过塑造具体的形象或创造各种意象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具象化,从而为受话者提供一个可供想象与联想的基点,受话人再联系自身积累的审美经验与发话者达成审美体验的统一。

(7)只有办公处的大钟的针儿,偷偷的移动,好似唯恐怕叫光阴知道了似的,那么偷偷的动,从树隙里偶尔看见一个小女孩,花衣裳特别花哨,突然把这一片静的景物全刺激了一下;花儿也更红,叶儿也更绿了似的;好像她的花衣裳要带这一群颜色跳舞起来。(老舍《一些印象》)

(8)玫瑰开,吃粽子,下雨,晴天,枫树底下,白石凳上,小蓝蝴蝶,绿槐树虫,哈,梦!再温习温习那个梦吧。(老舍《一些印象》)

上面这两段文字作者都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可感的形象和意象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祥和安宁而惬意的画面,反映了发话者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读者通过这些画面,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到发话者得那份安宁与愉悦。

艺术语言遵循的不是语法规范之定法,而是超越和违背常规语言的言语组合规律,遵从“心”之活法。它随“心”而变,随“心”而造语,通过变异的语言反映心灵世界的特殊体验。在言语形式上不合逻辑(理性逻辑),却是与“心”之契合。艺术语言创造了一个与科学语言完全不同的世界,它让人体验到了一个澄净空明、真诚忘我的情感世界,它是人们对美与真诚精神追求的表现形式。

注释:

①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②骆小所.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J]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2).

③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参考文献:

[1]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骆小所.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J]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2).

[5]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05).

[6]骆小所.试论艺术语言的透视原则及其重建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04).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活法
换一种活法活吧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
活法好,才活得好
换个想法,换个活法——评《人生是拆不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