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校长王玉贞访谈
2009-06-07朱蒙
朱 蒙
朱蒙:刚才与几位领导和老师一起感受了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的确正在经历一种震撼,一种深深的感动,一种豁然开朗的发现。一句话,咱们学校的校园文化不是摆设,而是一种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也深入教师内心的教化力量。
王玉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得出来,我校的校园八景和教学楼的诗、书、画、印长卷式文化长廊,以及建校十周年庆典的盛况,引起了您的极大兴趣,我很高兴。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诗意校园”,既是曲阜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化主题,又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远离虚名俗利的精神存在,诗歌如同一柱清新纯洁之光净化和强健着人们的灵魂,让卑微者抬起头来,高贵者俯首自省,让怯懦者无畏,柔弱者坚强,萎靡者振奋,使颠倒迷乱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简单、明亮。这是诗歌的大功利,是诗教的作用,也是人类永远需要诗歌的理由。
在曲阜实验中学,不单单是我这个校长喜欢诗,不少教师和学生都喜欢诗。我们有自己的文学社和诗社,有《实验中学报》和《北辰文学报》,相当多的师生在校报、文学社报上发表诗文,而且经常组织诗会,举办诗歌讲座,写诗、读诗、诵诗,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气。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构建诗意校园”,并不是让大家都来读诗写诗,而是旨在让师生都能生活、学习在一个和谐、自由、诗意融融的环境中,培养一种诗意的情怀,将来收获一个诗意人生。袁枚《随园诗话》里说:“所谓诗人,非必能诗也。果能心胸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亦真诗人也,”我想,“心胸超脱。相对温雅”,就是一种诗意的情怀吧。
刚才您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我们学校文化的一部分,重点是诗意校园的环境部分,如教学楼四个楼层的诗、书、画、印长廊。是以长卷的形式、自古而今地介绍了四种传统精品文化的历史沿革,名家名作,让学生经意或不经意地观之摩之,心领之神会之,最终达到“悟”或“化”的效果。再如“校园八景”,我们分别题名,请书法家或学生书写,刻石以记。并诠释其教育意义。竹石园,题以“双清”,释文曰:“竹石双清。石取其坚,经千年而不朽;竹取其节,历寒暑而不凋。”石榴园题以“蕴珠”,释文曰:“皮苦实甘,外憨内秀,满腹珠玑,是为石榴。品味石榴,有酸有甜,生活亦如是。”学生观其景,品其文,思其义,说不定便会领悟出点什么哲理来。
校园里十年来植树五百多株,“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在我们的采芹园里都有。此外还有银杏、柿子、核桃、山枣、桂花,甚至稀有的青檀,简直是大花园。学生栖居在这样诗意的校园里,能不其乐融融、诗意融融吗?时值金秋,校园里的柿子、梨、石榴缀满枝头,除了鸟儿光顾,没有一个学生动一动,这不是德育的累累硕果吗?不是传统文化文而化之的奇迹吗?不是诗意校园独特的靓丽风景吗?
朱蒙:看得出来,在我们的校园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科学精神与育人创举相得益彰。作为一名家长,我也特别想把孩子遇到曲阜实申来上学。而其实,说一句不怕被笑话的话,我真的非常愿意在这里做一名学生,好好接受一下其中的教育,弥补自己当学生时的遗憾。
王玉贞:谢谢您对我们学校的信任。无独有偶,我听到过不少朋友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今年4月7日,我校举办了“实验中学校园之春诗会”,新月诗社邀请曲阜诗社八位诗人互动交流。女诗人兰心谈了她对实验中学的美好印象后,即席朗诵了她的诗作,真诚地表达了她“天教早生二十年,可想正做读书郎”的愿望。
曲阜市实验中学1999年建校,已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来,我从副校长到校长,和同事们同甘共苦,见证着实验中学的成长和发展。十年来,实验中学始终朝着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努力着奋斗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校获得了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绿色学校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自2005年以来,连续五次以全市综合评估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初中办学先进单位,今年年初作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承接了济宁市素质教育现场会,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2009年5月6日,我们又成功举办了实验中学建校十周年庆典,部分展示了我们的办学成果,全市上下好评如潮,省内外同行专家交口赞誉。试想,有谁不愿意送孩子到这样的学校读书呢!
朱蒙:在短暂的访问中,我深深感到这所学校的一点一滴都蕴含着教育的热情和办教育的远大理想,我很想请您谈一谈,作为一名校长,您在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是怎样付出的。
王玉贞:1999年8月,实验中学建校,我从曲阜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岗位上,调实验中学任副校长。2003年9月,老校长光荣离岗,我任实验中学第二任校长,我觉得接过来的不仅仅是校长的职务,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理性反思了学校几年来发展状况后,在我的引领下,学校起草了《实验中学2003——2009年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五大目标,设计了五大工程。为未来六年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也是从这时起,学校取消了走读班晚的自习,规定毕业班星期天不补课(那时周六可上半天),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当时家长担心,老师担心,部分领导也担心:其他学校都补课,我们不补行吗?我们顶住了压力,坚持了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结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甚至创造了中考全市“前百名里五十人”的奇迹,从而得到了社会认可。
2004年,学校管理体制由原来校长负责制下的科室管理变革为科室、级部双轨并行的管理,使各项管理更民主、更科学、更到位,三个级部三驾马车,合作竞争,扬齐足而并驰,带动带活了全校工作。2005年实行教师职务聘任改革,根据每年工作考核成绩而不是晋升职称的先后确定待聘教师是否聘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优质优酬”,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2006年始,我校相继启动了中层干部和班主任培训,并于2007年教代会上审议通过了《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对班主任的选聘、培训、任用和评价等方面工作做了明确规定。这对维护班主任权益、提高班主任素质,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自那时起,学校开始尝试、探索、研究诗意课堂——“自主学习,分层达标”中心课题实验。这一课题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正引领着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学校也因此得到省市教研室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山东省初中教学示范校。
建校十年,实验中学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我和同事们也付出了艰辛和智慧,同实验中学一起成长。全校96名任课教师,有济宁市特级教师和“杏坛名师”6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优质课执教者36人。今年我个人也荣获济宁市“十佳校长”的光荣称号。
朱蒙:在这所学校生活和成长的师生,都有一种什么样精神面貌?
我不只一次地讲,我最喜欢别人夸我的老师和学生。的确,我们的老师、学生真是太可爱也太可敬了。且不说我的得力助手副校长王廷志(近两年来实验中学的校级领导就我们两位)从容淡定、不计得失、率先垂范,今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不说我们的中层干部,他们超负荷地运转,主动有创意且富有成效地工作;单说我们优秀的教师团队,哪一个不是顾全大局、敬业爱生、竭诚奉献?正是他们,撑起了实验中学壮观坚固的大厦!
美术老师李明是校报主编,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坚持办报十年。2008年12月,校报在全国参评的2000多余家中小学校内报刊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同时,我校文学社社报《北辰文学》获得一等奖)。他在北京举办的颁奖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全场为之震撼!十年,131期,一张报纸不缺,组稿、排板、校对,个中甘苦,谁解其中味?筹备校庆,他被临时委任学校文化办公室主任,主持策划组织校庆工作,编辑大型画册《十年故事》和《建校十周年文艺作品集》,有时忙到凌晨两三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主持校庆总结会,却请各执行小组侧重谈缺点和遗憾,这又是何等的境界?
我们不少老师喜欢用诗文或短信等形式与我交流。化学教研组长贾小华帅气而持重,是我十分敬佩的老师。他给我的意见书,洋洋数千言,写得入情入理,情笃意切,为化学组因学科原因没能受到学校重视鸣不平。他历数了化学组所有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成绩,而几乎没谈到个人如何。
我们的孩子则更是可爱,尤其在组织校外活动时,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文明举止、综合素养、精神风貌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朱蒙:当前在一些地方的教师中间普遍存在职业幸福感不足的问題,而我在这里并没有发现,我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有文化引领的作用,另外,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解决这个问题在咱们学校还有没有其他做法?
王玉贞:职业幸福感不足,甚至职业倦怠现象,我也不敢说我们没有。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老师都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在实验中学工作,辛苦也是正常的,但老师们总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精神状态,总能在自己工作过程中苦中求乐,从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体验乐趣,从自己的工作成绩中寻求自我实现的价值。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大家在校园里自觉地、自主地、自由地生活着、工作着、快乐着、幸福着,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校园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教师诗意地教,学生诗意地学,各项工作力求精致和完美。所有的要求深入到师生骨子里,化为自觉行为。这才是管理文化,才有诗意。
当然,我们也有规章制度涉及不到的尴尬,如有一段时间染彩发一度成为时尚,有的年轻老师不考虑自己的身份也染了发,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在中学校园里存在,我认为是不相宜的。为此我还写了一首小诗,发表在校报上:“由来花好天然色/爱美何须染发丝/玉环飞燕浣纱女/黑发一样展丽姿。”
老师们看到这首小诗,想染发的不染了,已染彩发的又染黑了。我想有时候,文化引领,比强力约束更智慧、更诗意。
朱蒙:作为圣人孔子故里的中学,您和这所学校受到了哪些影响?
王玉贞: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对后世影响至深。我个人和我们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诗意校园”的教育理想,就是受到传统“诗教”的影响和启发。我常常这样想,创新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包括新课程改革,都不能拋弃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就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以致用”,这些好的思想、好的方法,不但不能抛弃,而且要深入地挖掘,智慧地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极力倡导实施的“素质教育”,某些方面就回归到孔夫子那里去了。就说全面发展的理念,孔子开设的课程里面,“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当中,就包含了德、智、体、美,甚至驾车这样的劳动技术教育也在其中。在《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和他的弟子畅谈志向理想,那是多么开放的课堂。子路、冉有、公西华答问的时候,曾皙一直在弹琴,轮到他讲的时候,才停止了弹琴,站起来谈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得到老师“吾与点也”的赞许。多么富有诗意呀。孔子55岁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带着他的弟子开始周游列国,那是多么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和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多么相吻合呀。
朱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曲阜实中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迈出了让人赞叹的一步,请问王校长,对曲阜实中的发展有哪些期待?现在正在进行哪些努力?
王玉贞:是的,教育事业是恒久的事业,耍有长远打算。十年校庆的时候,老校长孔宪君同志题写了一副对联:“建百年名校,育世纪英才。”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关注学校发展,今年教师节前后一周之内,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要领导三次来校视察、调研,给予我们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建校十年,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那些全省乃至全国的名校尚有差距。曲阜是文化名城,首先应该是教育名城,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也是我们实验中学人的美好愿景。
2009年,是实验中学建校十周年,也是学校2003——2009年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学校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建校十年,我们孕育催生了“构建诗意校园”的教育理想,为学校未来发展打下了宽厚的基础,我们正酝酿实验中学第二个六年发展规划。我们将在现有较为理想的学校文化底色上,重彩描绘学校文化的画卷:加强管理文化建设,使学校管理更智慧,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使校园环境更诗意,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使活动课程更理想。创教育质量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文明单位做好厚实的铺垫,为办“百年名校”打下更加理想的底色。
朱蒙:请您谈一谈校编制本课程读本的初衷和做法。说实话我认为这些读本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的成长是必需的,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好最实用的文化读本,应该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王玉贞:谢谢您对我们的教育读本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点,也是“构建诗意校园”的组成部分。学校除了开齐、上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和地方课程,还着力建设校本课程文化。
我校的校本课程包含校本文本课程和校本实践课程。这里重点讲校本文本课程,其实早在建校之初,老校长就倡导把“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作为学校一项特色工程来抓。那时编印了《<论语>箴言》《中华古诗词诵读篇目》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供学生诵读,让同学们读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