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2009-06-07韦永福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韦永福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危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危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文章从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就业不对称、原因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工人下岗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带来的就业问题的解决之路正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了我国就业问题中目前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危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危机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1.大学生就业危机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至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分别是170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0万,由此看来,20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五年前的三倍。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145万,6月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到了2002年底,就业率上升到了80﹪;2003年的毕业生为212万人,经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多方协调,加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最后的就业率本科院校为70﹪,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55﹪;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280万,初次就业率本科院校为61.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40﹪;2004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院校为61﹪。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失业的相对数和绝对数都在逐年攀升。另一方面,通过笔者的几次企业的调研活动,许多企业确实急需大量人才却始终招不到自己满意的人才。

那么,这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不能满足的“两难”的状况究竟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产业化的非理性扩招

1998年,亚洲开发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先生指出“扩大大学教育是一个可以拉动内需的消费点。如果高校每年扩招30万学生,按每个学生年均消费1万元计算,30万学生实际消费就会将近30亿元。这样做的好处:①增加先生在校中的消费;②缓解就业问题;③从长期而言可以培养人才、增强人才国际的竞争力。”这一建议被决策者采纳,“教育产业化”开始在中国实施,结果高等学校收费以平均每年高达50%的环比增长率快速上升。

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好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严重缺乏信息的反馈与控制制度,导致了结果严重背离了初衷。部分学校在“教育产业化”的名义下,大幅度提高学费、杂费等各种费用,有的学校甚至在“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下违规招生,违规收费,致使学校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使原本的精英教育在变为大众化教育之后,又开始沦为放羊式的教育。

1.2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

(1)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的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注重与市场信息的及时对接。比如一些学校不做专业需求预测,而是按照招生当年的市场需要大规模的扩招某些专业的学生。然而四年以后,市场需求发生变动,原来的热门专业需求已经很少了。还有些学校有什么老师和资源就开什么专业,而不管市场需求与否,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

(2)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对接,更新滞后。高校,这个曾经被人们奉为“象牙塔”的地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了。但是许多一直以来沿承下来的教育方式,知识结构体系,却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大部分的学校还是以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主,在一种完美的假设前提下,给学生描述一个完美环境下的精确结论。然而,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却发现这众多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世界几乎是没有的,面对错综复查的现实情况,面对与书本上的大相径庭,一时间很难进行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转化。另外,很多学校教师本身不注重知识的更新,致使学生学的知识陈旧,脱离市场需求,也为学生就业埋下了隐患。

1.3企业用人制度存在问题

(1)企业人才需求过于功利化。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导致了我国占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不愿意选用大学生。因为,目前的大学生不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而企业又不愿也没有时间更不愿意投入成本让毕业生去花时间适应角色。

(2)企业缺乏与学校的信息沟通。在企业埋怨大学生缺乏技能的同时,又拒绝学生实习,认为大学生的实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产。因此,常常把大学生的“实习”变成“参观”,大学生在企业员工带领下“浏览”一番工厂便敷衍了事。只需半天时间。殊不知这种先期的信息沟通工作的缺失,最终导致了企业在今后人才需求时候的空白。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危机的从根本原因,是由于各方面缺乏信息沟通,即对就业负有责任的各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2.关于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危机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就是解决在大学生就业过程当中的各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2.1政府方面

(1)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的动态的了解。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有战略眼光,要考虑长远利益,同时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更要发挥监控的职能,随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建立市场与高校双方的反馈机制,随时调整政策的具体实施手段对不恰当的内容作修改。例如,要把高校教育切实的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联系起来。迅速提升全民族素质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是它必须与解决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的解决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对就业市场人才的吸纳就到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动态的了解经济的发展水平需求,以市场吸纳程度来衡量是调整政府的搞笑的教育政策。

(2)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信息构建平台,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最为迫切、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就是人才的供需信息畅通,才能使人才的输送与接收顺利的进行。而这个信息的沟通平台应该由谁来搭建呢?毫无疑问应该是政府。因为这个信息平台更类似于一个公共产品,由企业或是高校来承担,显然是不太理想的。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和权威性,使这个信息平台达到预期效果。集体建议如下:①由政府和高校、企业合作,搜集全方位的人才供需信息渠道。②通过政府对高校和企业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保证双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来解决人才供需双方不信任的问题。这是政府信息平台区别于一般社会人才中介网站最重要的一点。③建立人才供需的信息数据库,把经过鉴定的双方信息输入数据库,同时建立信息匹配功能和查询功能。④为信息数据库与成员提供公义的数据库查询服务。

(3)提供就业政策支持。除了信息服务外,政府还应该提供税收、金融方面的支持支持。具体讲:①为大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企业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比如,应届大学毕业生占企业全体员工人数或者占当年招聘总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就可以享受所得税的减免优惠或者可以得到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②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在企业的创建过程中。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创立门槛。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提供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支持等。

2.2学校方面

(1)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校要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真的成为人才,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随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人才需求规划,把这些信息与自己的招生工作相结合,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比例;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需求水平,把这些信息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各课程知识内容和结构。

(2)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现实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不只是针对毕业生的,现实的就业工作应该从现实入学就开始,在现实入学之初,学校就应该建立专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聘请专门的职业规划化师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为学生四年的学习指明方向;在大二、大三阶段,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能力;在大四阶段,学习应该积极地搜集各种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比如,推出考研优惠政策、西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等有力措施,推动学生的就业工作。

2.3企业方面

(1)转变用人观念,避免短期行为。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需求规划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是应聘者意识到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接受培训的机会,才不至于使广大的毕业生对企业没有信心,而只是把企业当作跳板,企业才能留住人才。

(2)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把自己的人才需求规划和人才培养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完善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关系。比如,可以签订书面协议,规定双方责任和权利,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成为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双方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很好的解决了供需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对称问题,并不是哪一方的单方责任,也不是哪一方通过自己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分别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才能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庆《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现实定位及具体类型》中国青少年研究网2004.11.28

[2]文学博览网(WWW.READMOVEL.COM)2006.11.14《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七大深层问题》

[3]石海山 《中国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对策》《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8.12.21

收稿日期:2009-11-20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