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外作业形式的探索
2009-06-07杨哲
杨 哲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往往是课上的四十五分钟,而课外作业的设计往往是被忽视的角落。另一方面,如果说没有课外作业的辅助的话,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不成功的,因此,深入的研究课外作业的形式,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抽查式;评价功能;“学习式”班集体
1. 为什么要研究“抽查式”作业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师教的方法,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试,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从这样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似乎也没什么错,这难道不是教师力求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种体现吗?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
1.1 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1.2 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
1.3 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4 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
1.5 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上述这些理念,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
2. 什么是“抽查式”作业
在课外作业的形式上,可以分为全批全改式、抽查式、单独辅导式、实际操作式、调查报告式等多种形式。本文主要是对“抽查式”作业进行一下简单的研究。那么,什么是“抽查式”作业呢?简单的讲,抽查式作业就是以小组讨论为基础,小组检查为主要形式,以教师的抽查为关键形式的一种课外作业的形式。具体的操作方法、操作过程、评价功能、实际意义在下面的内容中将做深入的研究。
3. “抽查式”作业的操作过程
3.1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2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难点。
3.3 教师要选择好“突破难点的作业”。
3.4 教师要给足小组讨论的时间。
3.5 教师要给足小组检查的时间。
3.6 教师在抽查前要做适当的讲解。
3.7 教师的抽查要落到实处。
4. “抽查式”作业的评价功能
如果说教师能够按照上面的操作过程有效的进行操作的话,抽查式作业不仅可以达到全批全改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得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得整个班集体形成“学习式”的班级
收稿日期: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