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习状态 提高课堂实效

2009-06-07王秀云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状态课堂实效

王秀云

【摘要】学生学习状态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能更清晰有效地折射教师的教学行为,根据观察后所得到的情况分析,明确影响学习状态的诸多因素以及采取的研究措施。

【关键词】学习状态;课堂实效;观察分析

经过近一二年的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完全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目前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以为,走向由传统的观察教

师教学行为向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新途径,充分体现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通过走进学生中间,坐到学生身边,近距离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既观察了学生的显性

学习行为,又能清楚地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细微的变化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

生隐性学习行为。因此,对观察到的现象更能作深入理性的思考分析:

1. 学生学习状态与课堂教学情境有关 如一节三年级语文《荷花》公开课,课堂上

共8个时段,其中第6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最佳。我们分析发现,这个时段,教师指名学生

上台板画各种姿态的荷花,之后引导学生采用同桌对话的想象性说话训练。这一学习方式与

平常有所不同,有学生自己动手方面的训练,也有欣赏图片的美感愉悦,更有涉及到全班学

生参与的想象性说话训练,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因为方式新颖、多样、灵活,课堂

上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投入状态良好,教学效果就好。

2. 学生学习状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 如一节五年级语文《少年王冕》观摩课,在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体会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秦家放牛的情景等比较容易集中

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时,学生投入状态就好。课文教学重点是感悟“干冕孝顺母亲、懂事”,

学的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动态发展达到了高潮,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相反,学习内容

比较平淡的地方,如学生自读自悟、圈划标注以及师生之间长时间的对话等,学生的注意力

就明显呈分散的状态,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 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师教学艺术有关 如一节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示范课,

课堂上品昧课文中的关键词眼“无赖”的精妙,这是课文的难点,应该是课堂中比较精彩的

一个环节。由于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时缺少情趣的渲染与艺术的点拨,学生的学习状态出现了

低潮,教学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经过几次课堂观察,有很多现象值得关注,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3.1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我们观察的是三、五年级的学生,在年级中属于中高年级,有了一、二年级时学习常规教育,学习习惯应该比较理想了,但是在几次观察

中,我们发现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矫正与培养。我们发现即使是学习比较投

入的学生,上课时仍有各种诸如啃书、踢桌脚、玩笔、开关文具盒、拨弄纽扣等不良习惯的

出现,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别现象,学习习惯的改善亟待重视!

3.2 教师教学艺术与提高课堂实效联系紧密。师生在课堂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不止一次的观课证明了:教师的教学实施情况如何直

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从上述的观课中我观察到了教学效果好的几个时间段与教

师的教学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教学设计精妙、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学态度富有激

情、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势等,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思维就能得到充分调动,教

学效果就相当明显。反之,教学效果就逊色得多!

3.3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缩小理念与行动的距离。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生

为本”、“师生平等”、“一切为了学生”等各种理念已深入人心,耳熟能详,人家认为这些理念在我们的课堂上已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扬。但通过几次课堂观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这样高度关注过我们的学生,课堂上教学新理念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现象还比较普遍。理念离行动有多远?两者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水乳交融和谐发展?在理念漫天飞的今天,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是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收稿日期:2009-10-03

猜你喜欢

学习状态课堂实效
增强小学品生品社学科课堂实效的几点尝试
历史课堂实效与教学反思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巧设教学情境 增效英语课堂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新常态下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研究
不沉默才是金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状态及对策研究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大学生如何进行创新性学习和研究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