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藏书
2009-06-04
刘悦坦(美国密苏里大学营销传播学博士后)
《完美激励》
管理就是激励——其他一切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真正最有效的激励是“错位”的:与其持续不断地激励员工使之完成宏伟目标,不如把宏伟目标分解成不同的阶段使之符合员工的能力。
分解目标的意义就等于告诉员工:无论他们处在什么位置,他们都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胜任”是对员工最大的激励。或者说,激励的本质就在于让员工感到胜任。只有善于分解目标的人,才是离目标最近的人。这就是“完美激励”的本质:分阶段实现大目标。
《德鲁克的最终忠告》
彼得•杜拉克(也译作“德鲁克”)的书籍,总共有几十公斤重,要让他的书籍进入大脑的一个轻松选择,是来听听“杜拉克的最后忠告”。
这本书可以归结为五句话:“与客户结成同盟”、“创新与放弃”、“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吸引和培养知识型员工”、“建立系统有效的决策机制”。但是,这并不是“杜拉克管理思想”的总结和集成,而是这位大师在“乐高世界”和“宁静革命”(可以在该书中查到这两个词的含义)到来之时为自己的管理大厦找到一个最佳的导游。
请牢记“杜拉克的最终忠告”:管理不是天才的专利,而是像外科医生的手术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来掌握。
《征服中层地带》
这是一本建立在人性洞察基础上的管理技术手册。如果你恰巧尚未掌握这项新技能但同时又恰巧有着一个尚未官至CEO的上司(这两项“恰巧”总是恰巧同时发生),那么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因为只有学会了如何管理上司才算是真正征服了中层。在管理界,条条大路通罗马,管理上司只不过是较近的那条路而已。
赵民(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总裁)
《长征》
这本长达643页的书,应该是在写长征的书里,极个别的可以经得起读者反复阅读,可以对人产生持久、广泛、深入影响的一本。
最抓人的地方,是它写了很多长征途中个人的命运。从这些人的个人命运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外一面:一个群体的成功过程中,包含了很多个体的牺牲和苦难。
由于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战争中活下来的、解放后当上领导的那些战争和时代幸运儿“苦尽甜来”的故事,所以,读这样的书,知道还有更多的人是没有从历史的战争和时代的风浪中走出来,“苦尽甜也没来”的事实。这对于我们观察和思考和平年代的个人创业路上的“长征”很有参考价值,我们的眼光会因此更加深远和深邃。
《生死博弈》
轰动社会的大案子,在一定时间以后,一定会有知情人或有责任感的人把故事写出来。如果我们要看一个企业的经营水平,只能看这个行业里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场小说就好像官场里的上市公司,官场小说中所反映出来的故事,就好比上市公司反映一个行业的赢利能力一样,反映的是中国官场的演变情况。
而《生死博弈》正向我们报道了官场这个“行业”的情况。管理
责任编辑: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