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
2009-06-04焦晶杨光
焦 晶 杨 光
看见自己!
杜拉克留给21世纪的五问
世纪交替之际的1999年,90岁高龄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部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书中预测了21世纪上半叶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将会出现的挑战,以及为应对这些挑战应该调整的战略和战术——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知识工作者如何管理自己”。
杜拉克认为:可以依据五个问题来制定管理自我的方案。这就是后来广泛流传并深受认同的“杜拉克经典五问”——
一问:我是谁?什么是我的优势?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二问:我在哪里工作?我属于谁?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三问:我应做什么?我如何工作?会有什么贡献?
四问: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五问:我后半生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如果说在20世纪,“管理”最重大的贡献,是将制造业的蓝领生产率提高了50倍之多!那么21世纪,“管理”需要提供的最重要贡献,是大幅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以及自我价值实现。
而这,靠的是自我管理。
正确地认识自己,要求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工作,正是杜拉克经典五问的目的。这五个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回答这些问题,也是深刻地思考自己、企业、人生的过程——对声名鹊起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们尤其如此。每个管理者都来回答,而且不断回答“杜拉克经典五问”,就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企业的方向是什么?
超越当下的心灵高度
整整10年。
10年间,五问的提出者已经驾鹤仙逝,而我们受问者,对这五问又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在杜拉克逝世后的三年来,基于一种使命,我们坚持对所采访的企业“人物”们问这五个问题。
——答案自然五颜六色。但拨开不同的语言和表述,中国这一代企业家和经理人的共同性也跃然而出。他们无不为自己压上了发展企业的重任,但更有着对自我更大价值的渴望和追求。他们有着自我定位的模糊,更多地身兼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于一身,但对未来,他们也在苦苦思考和摸索,并怀有深深的授业解惑情结。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走出单纯商业的约束,展现出爱家、爱社会、爱生活的新面貌。
而无论是对传授经验的渴望,对自身更大价值的追求,还是对家庭幸福的向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超越”企业家本色。有一句名言说: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进入”;要想成卓越,就必须“跳出”。管理者也如此,尤其是企业家,跳出企业本身,将走向“企业人”更深刻的终极追求。
因此,我们精选、集结了10位精英企业家和经理人对“杜拉克经典五问”的回答,作为一期“‘焦点人物”的特别放送,试图以此强调自我认识与自我管理的重要,也试图从中总结与分析中国这一代管理者的心态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回答这五个经典问题并非是管理者的“特权”,不仅仅是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五个问题做出最真实的回答。惟有答案清晰,才能看得见自己。
不管你是谁,请时刻记住,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我应做什么?”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