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摘
2009-06-04
组织提升篇
容易出错的战略
美国学者用两年的时间,针对过去25年来750个失败案例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失败往往源于错误的策略,而不是运气不佳或执行不力。其中有7个策略很容易导致失败,企业应多加小心。
1.多元化。1+1=3是很吸引人的概念,但是一加一有时候也等于一。上世纪80年代,西尔斯百货就是因为购买了某集团旗下的不动产服务与某证券公司,而栽了跟头。西尔斯认为,来到西尔斯购买电动工具的人,也会同样购买理财工具,这岂不荒谬?
2.财务工程。有的时候,企业会想出短时间有利,却无法持久的策略。上世纪90年代,GreenTree财务公司以30年的贷款期限为产品推广移动房屋,而一般标准期限是15年,因此在短时间内火了起来。可是,移动房屋的寿命只有10~15年。使用三年后,价值5万美元的房屋可能只剩2.5万美元,可是却有4.5万美元的贷款要还。太多的违约拖欠,使得该公司走向破产。
3.收购。有些企业会认为收购许多小企业成为一个大企业,运作会更有效率,后来才发现其复杂度让人难以招架。
4.固守本业。企业有时候坚持守住核心事业,实际却是忽视了威胁的存在。柯达早在1981年就知道数码产品的存在,但是却固守传统底片业务。结果让富士和Agfa两家公司有机可乘,柯达因此也损失了75%的市值。
5.相关多元化。企业总认为拓展领域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但有时它们高估了自己能为市场带来的价值,也低估了其复杂性。Laidlaw的专业原本是校车的营运,它以为也可以将这个专业转移到救护车上面。但事实上,救护车是医疗服务产业,受许多法规的限制,最后带给公司18亿美元的损失。
6.不够快的科技。使用资讯科技虽然是可以带来高利润的策略,但有时却低估了其他竞争科技发展的速度。
7.并购。当市场成熟时就可以合并,这是市场的规律。但有时候,企业只专注于从对手手中购进的资产,而忽略了一同购进的问题。
因此,要了解策略是否走对方向,必须引进不同的意见,比如鼓励员工提出建议。
金 灵 摘自《CEO》
能不能不裁员
如果公司现在正在计划裁员,可以考虑四种做法,将负面冲击减到最低。
第一,公司在决定裁员之前,不妨先跟员工讨论,是否有避免裁员的做法。站在第一线的员工,往往知道主管所不知道的省钱方法。
第二,公司可以寻找自愿离职者。不过这样做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比较有价值的人才,通常也比较有信心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他们因此求去,公司反而会失去好员工。在征求自愿者前,主管应先跟员工讨论他们在公司的可能未来,让有前途的员工想留下来。
第三,公司可以重新配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里,可能一个部门需要裁员,而另一个部门却需要招聘新人。不要一边走了老员工,一边又进来了技能和经验差不多的新员工。整合各部门的需求,思考本来要被裁员的员工,能不能调整到需要人手的部门,以省下裁员和招聘所需的双重花费。
第四,如果裁员只是为了应付短期的窘境,公司可以提出“暂停”的做法。例如:有些员工会很乐意申请停薪留职去充电。如此一来,公司立刻减少了薪资的支出,可以度过难关,同时也留下了人才。当经济回暖时,还能用到这些员工。
成 渝 摘自《今日管理》
认清绩效评估的陷阱
1.主管与员工在面对绩效评估时,心态完全相反。这时,主管要讨论的是员工哪里需要改进,而员工则视绩效评估为谈判薪资和升迁的沟通渠道,这就使得双方处于对峙关系。
2.薪资并非取决于绩效。理论上绩效好能够带来加薪,其实不然,因为加薪取决于主管,还有主管的主管,同时也与经济环境,以及预算有关系。
3.所谓的客观都是主观。很多绩效评估都建立在“客观”的评论上,然而,每个人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可能不同。
4.绩效评估并非全体适用。大多数绩效评估的表格是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员工被评估的项目与个人工作能力的关联很少。进行绩效评估时,主管应该依据不同的工作性质,设计不同的评估项目,而不能一概而论。
5.个人发展会受到阻碍。因为绩效评估的关系,主管永远是员工需求协助的最后人选。员工并不希望自己的弱点表现在主管面前,成为日后主管评估的依据。
6.破坏团队。主管都知道,企业有效运作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团队,而良好的团队建立在主管与员工的良好关系上。可是,绩效评估破坏了这层关系。绩效评估让主管拥有了所有的权利,因此没有把自己放在团队里,和团队一起打拼,共同负担成败的责任。
7.误以为绩效评估可以带来企业改善。很多绩效评估其实是一场虚假的对话,缺乏诚意和信赖关系。
因此有专家建议,将评估绩效重点放在未来。双方视彼此为工作伙伴,沟通也不是一年只进行一次,任何时候员工或主管只要觉得彼此合作不协调,都可以进行。只有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回馈与协助。
金 灵 摘自《EMBA》
顶级奢侈品过冬百态
美国贝恩公司近期发布了一项关于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报告。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奢侈品销售增长速度仅为3%,增速远低于2006年的9%和2007年的6.5%。报告还预计,2009年奢侈品市场将面临6年来首次衰退。
各大奢侈品集团的日子自然不太好过。香奈儿公司中止了200个短期合同和代工合同;英国宾利集团将暂停生产6~7周;路易威登将公布年度营业结果,据分析家初步预测,其2008年年底销量近于零增长。
时尚东风渐劲
作为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俨然成为众多奢侈品品牌的避风港。从各奢侈品品牌公布的数据看,阿玛尼在中国区域的销售保持着24%的增长,而在美国仅为7%。PPR奢侈品业务去年第二季度增长8.8%,而在中国则上升83%。
打不打折是个问题
经济不景气环境下,各奢侈品品牌均面临打折还是不打折的博弈。香奈儿于去年11月率先亮出涨价招牌,而且一涨就是20%,充分显示自己产品的保值性。范思哲也高傲地宣称坚决不打折。但是,随着这场危机的日益渗透,奢侈品牌们终于耐不住寂寞,香奈儿、范思哲、 Christian Louboutin等奢侈品公司正在美国削减商品价格,幅度从 8%~10%不等。在北京,CBD区的奢侈品品牌特卖会上,FENDI的皮草大衣在地上被抢购的“贵妇们”踢得惨不忍睹。在香港,消费者在打出超低折扣的LV、GUCCI专卖店门口排起长队。
这些生意火了
尽管西方奢侈品消费者们大多缩减了消费预算,但东方的富豪和喜欢追逐名牌的白领们,却看到了海外“血拼”和“抄底”的机会。
欧元、澳元大幅贬值和年末各种促销活动,使海外代购的生意日益红火。以上海一家专业奢侈品代购网站为例,去年年末两个月,其营业额每月增长均超过 20%。甚至连澳大利亚、美国等海外留学生都做起了奢侈品代购生意。
菲 婷 摘自《成功营销》
不景气的营销新法则
比起几个月前,消费者对于买东西有了非常不同的感觉。现在大家购物会先做好计划,价格也会多比几家,甚至能不进商店就不进商店,进入了一个新的简朴主义状态。所以,很多企业要求在拍摄新的广告时,放弃奢华的豪宅场景,而选择普通民众的住家,避免让消费者觉得,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
分析认为,在大环境下,能够表现好的,是主打物超所值的产品。而价格说低不低、说高也不高的产品,面对的挑战最大。因为低价格竞争的产品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专心把价格压到具有挑战力,产品品质只要过得去就好。而高端品牌,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无论景气与否,有钱人一直都存在,他们还是会持续购买。处于中间价位的产品最伤脑筋,因为目标客户群正好是受不景气影响的人,他们很容易转变成为寻找低价格的消费者。
明尼苏达大学营销系主任约翰指出,当经济情况下降时,消费者不仅减少购物的数量,同时也会在购物品质上让步。以前许多公司不敢过于强调物超所值,担心品牌被“平价化”,而现在却不得不这么做。
因此,现在一个价值13美元的DVD影碟,被包装为“在家狂欢电影夜”,以吸引消费者省下一家大小的电影票。而一辆价值60美元的自行车,则会被标榜为“流行的代步工具”,以抢攻想省车钱、省油费的广大民众。
金 灵 摘自《EMBA》
营销策略财务化之法
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也是企业资源投入巨大的部门,在危机中,更需要快速调整营销策略,转变以往侧重于销售量及增长率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转为牢牢抓住利润和资金回笼这两条主线。财务化的营销策略大致分以下几种方式:
1.合理快速降价式营销策略。企业应果断降价,降低产品的毛利率,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来快速销售,提高销售周转率,增加销售量,加快消化库存量,回笼资金,以量的扩张来保障一定的赢利能力和安全的现金流。这样的营销策略对房地产企业、服装业、食品业有较好的适用性。
2.节衣缩食式销售策略。如果面对的是需求总量绝对萎缩的市场环境,企业再怎么降价也是徒劳无益。企业能做的销售策略就是收缩战线,退出无量无利区域,保留有利润或有潜力的市场,以不亏损和少亏损为导向,保存现金实力,保持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3.以利润为中心式销售策略。企业要谋求产品结构的最佳组合,强调投入产出比,而不是以单纯的销售量为出发点来安排配备资源。这体现在企业的销售目标上,就是以现有的市场为基础,对可能实现的销售目标进行财务化测算,选择投入产出率最好的销售方案。同时需要改变对销售区域和销售经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效益为导向引导销售人员的销售方式。
4.渠道创新式营销策略。对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而言,为在危机中求得生存,惟有快速找到新的产品销售渠道,才有可能解决产品的出路问题。在新开拓的市场中,企业一定要做好商业调查和财务风险评估,评估、核实新区域客户的商业信用,以确保货款资金的正常回收,降低出口货款损失。
缘 心 摘自《销售与市场》
自我成长篇
亲和≠无能
人类出于进化的需要,时常要做出有关生存安全的考量和决定。比如每次遇见陌生人,我们就会本能地思考这两个问题:此人对我有何意图?他是否有能力达其所图?由于我们没有能力迅速判定他人的真正本性,所以有时难免会得出错误答案,根据假想的标准来衡量他人“行为意图”的强弱和“能力水平”的高低——简单地说,就是揣摩对方的“亲和力”和“能力”。
最近的一项心理研究调查了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数千人,结果显示,上述思维方式非常普遍。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对他人亲和力和能力的评判结果决定了我们是否愿意与对方交往,以及如何交往:我们喜欢帮助我们认为“亲和”的人,而拒绝那些“冷漠”的人;我们希望与我们认为“有能力”的人合作,而忽略那些“无能”的人。然而,我们在评判他人亲和力和能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种族、性别和民族偏见的影响。
因此,在决定哪些人该相信或怀疑、该维护或抨击、该聘用或解雇的时候,我们往往依据的是错误信息。近几年来,哈佛商学院的埃米•卡迪和他的伙伴们在研究中阐述了亲和力/能力模型,并据此对大量行为做出了解释。例如:人们为何对老人抱有好感却缺乏尊重(因为人们认为老人虽然亲和,却没有多少能力)。而流行的心理学“成见观”——即人们就是喜欢“同类”,而不喜欢“异类”——却对这类态度解释不通。对管理者而言,错误的亲和力/能力判断会让他们错信不可靠的下属,低估潜在的重要人际关系,并削弱公司在建设高效团队、选择有利时机,以及留任优秀员工方面的能力。
那么,管理者该如何利用亲和力/能力模型来更好地做出评判呢?他们提了两点建议:不要图省事。实际上,每个人都会依据脑中的偏见做出仓促判断。但是,当管理者在进行人事决策时,他们应该谨慎选择评估对方的方法,避免仅凭对亲和力和能力的偏见来评判他人;把两个方面分开来看。这并不是零和游戏——亲和力和能力并非互不相容。管理者应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那个能力出众的技术人员是否也具备对公司有益的社交或客户技能?这些简单考查可以帮助管理者打破社会分类框架,发现一个人的真正才能,从而避免因判断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
九 州 摘自《公司》
如何挑选副手
领导的副手作为领导班子的一员,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规范要求:
1.全局观。作为领导的副手,应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没有全局观,其实质与下级干部无异。领导也可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之能充分发挥副手的作用。
2.应替领导承担部分责任。领导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得罪人的过程,副手应善于替领导着想,并不怕开罪于人。如果把矛盾都上交给领导,领导必然焦头烂额,这就不是一个好副手。副手的主要作用就是替领导承担部分责任,让领导腾出精力专心思考大问题。不肯替领导承担责任的人,不能选择其作为副手。
3.应做好领导的参谋。领导毕竟也是凡人,不可能事事正确。副手应多替领导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纠正领导的错误。如果对领导的任何意见都表示赞同,就失去了副手的意义。在大多数企业中,对领导点头称是的人太多,如果副手也是如此,错误的决策就无人敢于纠正,这是相当危险的。
4.应与领导高度互补。副手尽力朝领导短处的方向发展,以弥补领导的短处,这样才会形成水乳交融的上下级关系。如果副手一味朝领导长处的方向发展,只可能形成一种“竞争”关系。比如:某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德语很好,其副手的德语也不错,那么,总经理非但不会欣赏副总经理的德语,反而可能挑出副总经理的语法错误。反之,如果副手法语一流,那么,总经理一定会欣赏副手流利的法语。
5.应尽力帮助领导树立威信。副手应该主动处理一些领导不便亲自参与的事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使领导成为团体的精神支柱和信心源泉。
九 州 摘自《牛津管理评论》
七招保持员工士气
1.不要让恐惧感影响了员工的表现。经济低迷时,企业会让员工节约开支。这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方法,甚至影响他们给客户所提供服务的质量。
2.不要试图以裁员来解决短期的营收问题。
3.不要叫停招聘。相反,你要加大招聘力度。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可能有机会以更低的薪水把高端人才纳入麾下。
4.鼓励CEO与组织成员坦诚交流,让他们知道公司的运营状况到底如何。
5.传递更多人情、人性、人味。这个时候,经理人应该花点时间与团队成员相处,倾听他们。
6.给老客户更多关注。
7.微笑,并且要常常微笑。
成 渝 摘自《焦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