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

2009-06-04法云江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09年8期
关键词:检察队伍检察机关岗位

法云江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神圣使命,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检察队伍作为法律监督职能的具体履行者、实践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效果。

当前,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院,接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干警比例相对较少,年龄大、学历低、法律专业知识欠缺的现象比较普遍。就我院情况来看,现有在职干警70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45岁以上的干警22人;大学学历的42人,研究生学历的4人(包括2名在读);第一学历大学本科以上的9人,第一学历法学本科以上的6人。面对检察队伍人才资源匮乏、办案力量不足的窘境,如何加强专业化建设,进一步优化队伍构成和知识结构?

一、抬高进人门槛,引进专家型人才

把好进人关,抬高检察机关的“门槛”,录用高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进入检察机关,是优化队伍构成最简捷、最基本的途径。检察职业从属于司法职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检察官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通晓法律,熟知经济、金融、历史、科技等其他各方面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基层院检察人员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一是从各行各业调入的人员,主要是恢复建院初期调入和以后自然减员后的补充人员;二是军队转业干部;三是从社会上公开招录的人员。这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院初期调入的人员,一般来说社会经验、生活阅历比较丰富,但知识陈旧,观念老化,而且疏于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军队转业干部政治素质过硬,纪律作风严明,但法律知识欠缺。这些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察工作的发展。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从应届法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择优选调、面向社会公开考选等途径选拔录用人才,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才匮乏瓶颈,优化了队伍结构。特别是面向社会公开考选的人员,由于进人关口严格,程序完备,且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阅历和实践经验,而且勤奋好学,爱岗敬业,能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目前是检察队伍的中坚力量。

因此,检察机关应当继续坚持严把进人关,特别是省级检察院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组织部门的理解支持,结合不同岗位,分别核定检察官、书记员、法警和检察技术人员以及后勤工作人员的职数。在确定职数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实际,分别制定录用条件,通过抬高进人门槛,筛选、引进懂法律、懂经济、懂科技的各类专业人才。每年都接收一定数量的高校法学专业人才。根据检察队伍的实际需要,从社会各行各业中招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具有某项专业特长,并有志于检察事业的人员。在引进人才中,不能仅限于法律专业,还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引进不同类型的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比如,为适应查办网上犯罪、高智商犯罪等案件的需要,引进电脑网络专业人才。以此逐年递增专家型人才的构成比重,形成合理的队伍构成。

二、拓宽培训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化检察队伍,不仅要具备坚强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踏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检察专业素质,特别是法律、文化和科技素质,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就不可能正确行使好检察权。因此,必须把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变检察队伍专业素养自然生长的现状,适时开展各种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岗位练兵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的业务素质,使之成为胜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安排离岗培训。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修改完善,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干警定期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目前,由于基层院普遍面临人员少、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应以市院为单位或与高等院校签定培训协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干警进行法学理论、检察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特别是在新的法律法规颁布后更应如此,以及时为检察队伍注入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与此同时,还要依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队伍的执法理念和办案方式,确保执法办案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加强专题培训。检察业务涵盖面广、专业门类多,涉及刑事、民事和行政等法律知识和侦查技能诸多方面。因此,对检察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不能过于笼统,片面追求面广量大,而应根据检察人员的业务范围和岗位实际,或者根据干警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设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分别进行专题培训。还要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业务比武等方式,巩固培训成果,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院授课释疑,力求学以致用。

开展继续教育。鼓励检察干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尤其是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历教育,不断拓宽、丰富检察官的知识面。

三、加强机制建设,激励干警成才

建立学习奖励机制。在加大资金投入,建好图书室、阅览室,购置必要的书籍和设备,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和量化管理,营造尊重、关心和激励干警学习的良好氛围,挖掘学习潜能。如我院制定实施的《学习奖励管理办法》,对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干警,一次性通过的,奖励3千元,之后随参加次数的增加,奖励数额逐年递减;对考取硕士以上学位并回院工作的干警除报销1万元学费外,奖励现金8千元。以上办法大大激发了干警自主学习、提升素质的积极性。目前,我院已有5名干警考取山东大学的在职法律硕士,10名干警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平均通过率3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

推行人才带动机制。从目前基层院队伍构成情况看,普遍存在干警缺额大、骨干群体小的实际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人才库,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干警纳入管理,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给予一定倾斜,并优先提供外出学习研讨的机会,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院干警增强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向人才、向素质要警力。临朐县人民检察院2007年以来,先后有7名年轻干警纳入高层次人才库管理。到目前,已有4名干警走上中层正职、1名干警走上中层副职岗位。近年来,各项工作在上级院对口考核中,均取得大幅提升,所办理的多起职务犯罪案件,被上级院评为精品案件。实践证明,推行人才带动机制,不失为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检察工作的一条捷径。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首先结合各个岗位的性质要求和干警的专业特长来合理定位工作岗位,为干警搭建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平台,达到用其所长的目的。同时,实行全員考核、量化管理,破格提拔重用优秀人才,通过实施竞争上岗、末位惩戒等奖惩机制,适时鼓励先进,警示后进,存强汰弱,优化组合。2003年以来,招录的9名年轻干警,已经有5名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完善从优待警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待遇制度,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目前基层院干警的工资福利待遇明显偏低,但干警面临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对此,及时向党委政府作好汇报,争取倾斜和支持,着重解决好经费保障问题,逐步改善干警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起一套符合检察职业特点的工资福利制度,实现责任与待遇、素质与待遇的有效对接,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检察队伍检察机关岗位
天津检察院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上线
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在晋召开
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建设面临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加强人民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当前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新时期检察改革中如何做好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检察机关3年刑事抗诉近2万件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