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差生与优生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2009-06-04孟庆刚欧阳中万
孟庆刚 欧阳中万
摘要: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所蕴含的差生教育思想和优生教育思想,并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巴班斯基差生教育和优生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巴班斯基;职业教育;差生教育;优生教育
尤·克·巴班斯基(1927—1987)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曾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20世纪70年代初,巴班斯基亲身参加了罗斯托夫地区普通学校的教学试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并对其归类整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其中,差生教育思想和优生教育思想是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班斯基差生教育和优生教育思想
(一)差生教育思想
差生学习技巧上存在缺陷,如读、写、算等技能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 针对差生基本学习技巧的培养,首先教师可帮助差生制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计划,指导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出更为具体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制定自己的作息制度。其次,教师要指导差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查的技能技巧训练。不仅能进行自我检查,而且还能够对班上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检查和评议。再次,还要训练差生的学习速度,训练其快速的读、写、算等方面的技巧。
差生思维发展存在缺陷,即表现为不善于区分教材重点,独立思考能力较低 对这部分差生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利用实验、演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满足差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加强差生的独立性思维训练。差生思维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教师上课时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只给予他们最低限度的必要帮助,提高其独立学习能力。再次,还要注重发展差生智力操作的迁移能力。教师要加强差生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差生的学习态度消极 差生在学习上长期遭受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容易与教师、同学发生冲突。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教师可创造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情境,给予一些难度较低的试题,从而改变差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其次,教学中要多运用实验或演示等手段,多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还要采取恰当的鼓励和批评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义务感和责任心,达到转变差生消极学习态度的目的。
差生知识上存在缺陷,导致后来学习发生困难 针对知识缺陷的问题,首先要通过上课回答问题、所交作业和一些诊断性测验等手段找出差生现有知识中存在缺陷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再查明引起这些缺陷和阻碍其克服的主要原因,针对问题实施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进行专门辅导、区别教学和提供适合其难度的个别练习等,有效弥补差生知识上的不足。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还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防止出现新的知识缺陷。
(二)优生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认为优生的特点是:思维发展水平比较高,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比较好,自我检查的技巧出众;优生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可能性,有较广泛而稳定的课外兴趣。巴班斯基进一步指出,优生具备十分有利的精神心理条件来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这些条件有可能使学习活动增大分量,从而使“学习负担”转化为学习的可能性。因此,做优生的工作,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当的教学难度。对优生实施最优化教学时应注意:要发挥其所长,创造条件以满足优生多方面的认识兴趣和需要,鼓励他们的创造性活动,防止骄傲、自满等现象的发生。检查优生的学习,其目的不在于查明是否完成日常的各科作业,而在于激励他们更加深入地去学习。在此过程中,既不能遏制他们获得老师和同学赞许的正常愿望,也不能把他们凌驾于其他同学之上,而是要善于鼓励他们并能巧妙地指出其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使之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些要点都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任务和内容具体化、选择最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予以最优的考虑并拟出落实措施。
巴班斯基差生与优生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差生教育思想的启示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技巧的培养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某一岗位的专业技术性工作,因此,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科体系的,即课程内容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另一类是行动体系的,即针对行动体系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整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同,决定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技巧、学习方式就应该与普通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同。而差生在普通教育阶段就不会学习,进入职业院校后仍然沿用旧的学习方式,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特有的学习技巧,成为职业院校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职业院校学生思维缺陷的对策 职业院校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学习中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不善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知识学习。因此,在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不应以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而应以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具有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
职业院校学生消极学习态度的转变 如果教师能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来引导学生,使其产生学习欲望,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会有很大的改善。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走进工厂,走入社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比只在教室里看书、写作业效果更好。因此,利用职业教育特有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来改变差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差距的弥补 职业院校学生在克服了消极的学习态度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自身知识的不足。首先,教师可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以满足整体需要,个别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其次,在讲述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对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弥补差生基础知识上的缺陷。再次,教学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差生理论知识的不足在实践中会凸显,而且在实践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都较高,此时如果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效果会比在教室里讲授明显增强。
(二)优生教育思想的启示
事实上,优生并非一切全优,在优生的身上同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只是没有差生那么明显而引起我们的注意罢了。巴班斯基的优生教育思想为我国职业院校的优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严格管理,优中更优 职业院校的优生具备许多学习上的优势,对他们的教育应更有针对性,管理上也应更加严格。一般学生能完成的任务,优生应更加出色地完成,时间和精力也应花费得更少;一般学生不能完成的任务,优生也要想方设法去完成,即使不能完成,也要有所突破。
强化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 职业教育离不开动手能力的训练,优生的教育更应如此。学校可通过举办校园创新大赛、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发现学生的特长,根据特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优化发展,给优生一个更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
克服自满情绪,正确面对成功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绝大多数优生能够正确面对,但也有部分优生不能很好地对待。部分差生进入职业院校后经过努力,从一名差生转变为一名优生,但面对自己从未有过的好成绩,骄傲自大的心理开始出现,荣誉感充满了整个头脑,由此而沾沾自喜,飘飘然起来。所以,必须做好表彰后的思想工作,教育优生正确对待所取得的成绩,把这种成功的喜悦转化为不断奋斗的动力,以此为新的起点,争取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5.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0.
作者简介:
孟庆刚(1982—),男,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欧阳中万(1965—),男,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级实验师。(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