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

2009-06-04宋允年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化区第一村农村

宋允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同时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由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殿明同志规划创建的“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首期工程、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万和宫,顺应时代潮流,尊重社会需求,崇尚和谐价值,创造文化精品,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开放一年多来,已有近百万人前来参观。

(一)

“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位于河北省临西县万庄村。首期工程万和宫是在孔子讲学途经之地、盛唐佛寺留存遗址的古老大地上孕育生成的。它的突出特色是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把多种不同形态的文化集中在一起,形成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独特文化园区,意在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它所追求的最大社会效益就是让人们在休闲游览中得到和谐文化的熏陶,调整心态,平和心绪,启迪心智。它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整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着重从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家庭、邻里、海内外、德与法、天与人等重大关系,遴选出与之相关的和谐文化内容,以生动、形象、直观的雕塑、碑刻、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加以展示,充分体现了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弘扬和谐的价值理念,构成和而不同、形态各异、包容多样的文化景观,形成了相互交织、彼此激荡、共同繁荣的全新景象。

万和宫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努力营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里,先贤圣哲、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布衣百姓、经史子集、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古风民谣等等,以“和”为魂,同处一宫,蕴涵丰富,寓意深刻,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园内开辟了十大文化区。儒家文化区位于春秋战国时孔子讲学途经之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高蹬山颠之上,山间青石上镌刻着儒家学派对“仁义礼智信”的诠释,彰显了“和为贵”的儒家思想精髓。佛学文化区位于盛唐佛教圣地——万通寺留存遗址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佗造像,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精华,茵茵草地上摆放的墨玉石板,镌刻着佛教的禅词、偈语、箴言和要义,阐释了“念慈悲,悟和谐”的佛学理念,给人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道家文化区以人物塑像为载体,诠释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素朴、助人为乐、不争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理念,揭示了道学对中华和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宗教文化区介绍了基督教、伊斯兰数、犹太教、印度教、神道教、锡克教、摩尼教、耆那教、琐罗亚斯德教等世界主要宗教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现状,是世界宗教艺术殿堂的大观园,浓缩了宗教文化的和谐思想精华。民族文化区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增进民族团结”为主旨,让人们置身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氛围之中,了解各民族的历史贡献,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领略广博精美的民族风情,感受各民族间的团结与和睦。民俗文化区以“源于生活,荟萃精华”的原则,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和文化在中国民俗中的深厚积淀,以及深远又广泛的社会影响。幽默文化区以幽默大师塑像、喜剧小品场景、经典人物漫画等形式,展现了各种幽默艺术的和谐美。孝悌文化区围绕弘扬孝悌精神、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展示着全国十大杰出母亲的动人事迹,以及宣扬孝道的读物、音像和雕塑。此外,还有礼仪文化区、慈善文化区等等。万和宫以其独特的方式让先进文化得到弘扬,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和比较中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从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文化的差异。

万和宫作为文化景区,致力于“养心”与“养眼”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和谐文化的观瞻性。它从古今中外、雅俗共赏、耳熟能详的名人传记、典故传说、诗词歌赋中选择最经典的和谐题材,以山水、园林、建筑、雕塑、碑刻、字画等艺术表现手法加以体现和诠释,使比较抽象的和谐文化概念形象化,进一步增强了和谐文化的感染力。踏进宫苑,置身仙境,路转景新,引人入胜。园内亭台楼榭。赏心悦目,静湖奇石,碧波荡漾,小桥流水,清新优雅,林木花草,瑰丽多姿,蜂飞蝶舞,百鸟争鸣,构成了和谐的自然景观。名人雕塑,庄严肃穆,神佛造像,形态逼真,精美画品,风格迥异,箴言篆刻。相映成辉,构成了和谐的人文景观,揭示了和谐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与灿烂多姿。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人文精神有机地融为一体,让人们尽享新奇与和谐的美妙之所在。

(二)

我国的社会发展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文化建设要既有先进性,又有广泛性,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创新与发展,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万和宫作为“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的首期工程,既是中国第一座和谐文化的大观园,也是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大院。它依托临西县的广泛人脉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贴近农民的实际,挖掘和展示博大精深的和谐文化,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和宫的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得力之举,是城市支援农村、企业赞助农业、城里人带动乡里人的典范,给临西县特别是摇鞍镇的广大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闯出了一条新路。

万和宫在让村民接受和谐文化熏陶的同时,还为村民创造了鉴赏文学艺术、提高自身修养的条件,提供了学习科普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机会,建造了开展技能培训、组织文体活动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利用农闲和节假日,相继举办了运动会、游艺会、种植与养殖科学知识系列讲座、进城务工村民技能培训等活动,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劳动技能。万和宫还多次把京、津、冀的艺术家邀请来,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送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并与村民联欢,对村民进行演出辅导,用宣传和谐文化、推进和谐家园建设的公益之举,表示对乡亲们的关怀与慰问。鉴于万和宫给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邢台市和临西县政府决定投资40万元在万庄村建设一个农村文化工作站,为农民提供文化和体育活动场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文明快乐、家庭和睦、邻里和顺、环境优雅的美好家园,为临西县的“四位一体”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纽

带。为了更好地传播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万和宫正在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例如,万和宫把多种和谐文化内容,分专题引入到村民家庭加以展示和宣传,如彰显包容、达礼、公平、正义、博爱、诚信、贤德、清廉等理念的和谐文化内容,以农民的家庭环境为依托,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展现,既吸引游人也教化村民,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开展了以除积弊、倡良习、洗心革面、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深入宣传和养成教育,通过评选和美家庭、和睦婆媳、敬老模范、致富标兵等活动,让农民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里还是特色关爱教育基地,为帮助更多“有问题”的孩子走出成长困境,让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幸福,石家庄特色关爱学校在这里举办了多期培训,并计划在此长期办学。为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农村儿童能够像城市儿童一样茁壮成长,敬老院、幼儿园的建设已列在规划之中。万和富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创业增收创造了条件。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的少了,勤劳致富、文明守礼的人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充满和谐氛围。

(三)

投资兴建万和宫的王殿明先生就出生于河北省临西县万庄村。1970年入伍,一直从事军队院校管理工作,曾4次荣立三等功。2001年退休后,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创办了河北青华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投资1.7亿元,开发了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17余万平方米的教学园区,满足了1.5万名大学生的教学和生活需求。他大力倡导“诚信、创新、高效、完美”的企业精神,全力打造以育人为本的后勤服务品牌,受到合作院校的赞扬。2007年公司被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评为“重质量守信誉优秀服务单位”。

为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决心创建“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2006年开始首期工程——万和宫建设。万和宫的建成,改写了万庄村的发展历史,填补了临西县文化旅游空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经济繁荣,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文联、河北省作协的领导同志前来考察,文化界、艺术界、新闻界、旅游界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晨崧先生赋诗赞美万和宫:“心醉诗声月醉云,满园文韵梦追魂。圣宫更胜瑶池境,天下和谐第一村”。

猜你喜欢

文化区第一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看曾经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乌江文化第一村——郝家湾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改革开放40年寻访中国港口第一村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
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