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教与研之间的桥

2009-06-04魏效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制度评价

魏效冰

能教而不能研,能研而不能教,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当然,在教师之中能教能研、能文能武的人也不在少数。上述特例的成因,除了主观因素外,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只管教不管研,或者有的学校突出了研而忽视了教,逐步丧失了研的落脚点,这样,势必使教与研相脱节,南辕北辙,走不到一起。理想的状态是,教师既能教又能研,既具备教学水平过硬的实践型特征,又具备研究水平高超的专家型素养。因此,从学校管理这个层面上讲,必须为教师的发展搭建这样一座桥,一座能使教与研连接起来的桥。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制度规范。教与研的步调要协调一致,学校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学校应该建立起各种各样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使“教”有章可循,而且使“研”有路可走。目前的状况是,学校在教学方面的制度够多了,在研的方面有效的制度还比较少,缺少以研促教的制度规范,这是教与研之间失去平衡的最大根源。研缺少了制度规范,教就像盲人摸象。在有些学校或者说某些校长,只重视教学质量,忽视研究质量,长期下来使教学在粗放型的管理水平中运行,结果使教学质量上不去。这种学校管理往往只是口头高喊“教学质量”,其实没有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研”的水平太低,阻碍了“教”的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从制度创建人手搭桥,两手都要有,两手都要硬,不可偏废。

2主题引导。主题是一种运转于教师之间的活动内容,是一利,谈资,是一种学习资源。恰当的学习、研究、活动主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至关重要。每学期乃至每学年,学校都应确立一定的主题,用主题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而必须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把这些共性的东西做成一个学习主题,能够引导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去研究,在研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推进课改的时候,学校发现共性的问题是讲的多练的少,于是,“少讲多练”成为主题,通过主题引领对传统教学的偏差进行最恰当的矫正,当然,在这其中也有矫枉过正的现象,这也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如:有的干脆用不讲来搪塞,实际上课堂的精讲点拨还是十分必要的。

3活动推动。活动是学校推进教师发展的最重要的抓手,当然这里指的是适当的活动,而不是过度、过分的随意活动,额外增加教师负担的活动。对大多数老师而言,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教的活动,教就在老路上运行,如果没有研的活动,老师就没有了研究的方向。因此,教与研的活动内容应该在学期初就定下来。学期初,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应该从研究的角度着手分析,确立应该开展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常见有的学校只等上面赶着走,一学期下来没有什么像样的或者说没有什么有质量的活动,致使教学与研究长期停留在一个相对停滞的水平上,不仅教师的潜力不能发挥,而且学校的整体水平也不能得到快速发展。

4评价激励。评价是最好的标尺,只有运用好这个标尺,才能促进教与研的和谐发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多数学校在教与研之间的平衡上缺乏评价引导,要么评价鼓励教学,要么评价注重教研,就像墙头上的草随风倒。因此,只有创建和谐的评价机制,才能纠正这种偏差。在评价标尺中,应有全面均衡的体现,对于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积极表扬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积极参与教科研的教师,学校也应该积极鼓励,二者均衡操作,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引导力量。有的学校除了教学成绩还是教学成绩,却不知教学成绩为何物,教学成绩是怎样产生的。当然,也有反例,学校只注重研而忽视了教,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5培育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教与研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心里应该有一个谱,能够沿着这个谱去规划平日的工作,既要有物质鼓励又还要有精神的指引。在各种场合,校长应该带头鼓励教学和教研,使学校内部形成既搞教学又搞研究的良好风气,形成教与研平衡光荣,二者偏废不受欢迎的舆论氛围。是谓舆论占领阵地,只有掌握制高点,才能控制全局,优化教师教与研的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高密市向阳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制度评价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某些单位的制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