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2009-06-04

党政干部参考 2009年5期
关键词:新格局经济社会城乡

曹 铜

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理论是在早期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以城乡分割为基本特征,主张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向工业集中。表现在社会分工上,就是农村只从事农业,城市则集中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城市成为新的就业主阵地,成为投资的中心和重点,成为设施条件齐备的地方,成为人的需求满足较为充分以及人们向往的地方。尽管主要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都实施了一些新的对策,但在总体上都经历了先破坏后保护、先剥夺后反哺、先污染后治理、先集中后分散的历程。而遵循这一路径的一些后发展国家,都先后遭遇了城乡双重贫困的压力,甚至出现了所谓“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依托中国国情和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变城乡对立为统筹城乡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老路。“一体化”的“化”,就要“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反复强调,未来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将消失,农业工业结合和城乡的融合将最终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预言的历史趋势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对改造小农社会、建设现代农村经济社会道路的全面创新。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发展较快地区农村变革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集中起来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农业产业化,创办工商企业,发展非农产业,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农村经济变革融合在一起,使农村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高,自身的积累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在改造小农生产和自然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使工业化、城镇化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逐渐消除城乡间的界限。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明确地把实现“一体化”作为处理未来城乡关系的根本要求和追求目标,作为现实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的领域与主体,在解放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中寻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中农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农村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就是要把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农村和城镇共同发展格局;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就是要正确把握城镇建设、中小城市发展与大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又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形成中小城市和城镇对大城市的支撑,避免城市空间和功能上的不合理以及小城镇建设中的不科学现象。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与这一战略目标相衔接的完善的措施和对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用城镇化理念统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瞄准城镇化目标,加强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

以发展方式转变为抓手,推动由“乡”到“城”的综合变革。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

采取多种方式,形成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互助合作关系。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这一背景出发,一定要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城乡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均等化问题。要害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民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现在西部一些大城市一公里外的农村,仍在从事传统的小农经济,这里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与身边这个大城市的关系,同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没有多大差别。相反,在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虽居住在农村,企业还叫“乡镇企业”,但事实上已成为不住在城市的“城里人”,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理顺工农、城乡关系,重点要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城乡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形成农村面貌的整体性突破。

猜你喜欢

新格局经济社会城乡
广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丘卫青:以开放基因书写一流开大新格局和新使命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从“共享”新闻到“共绘”图景:如何解答新课题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图示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