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越低,死亡率越高
2009-06-04[美]詹姆斯·林奇著刘育林
[美]詹姆斯·林奇 著 刘育林 译
1968年,美国第一个围绕教育对死亡率所造成的影响的科学分析,由芝加哥大学两位科学家伊夫林·北川和菲利普·豪瑟博士联合发表。这项研究后来经修正和扩充公开出版了,书名是《美国境内的死亡率差异》。他们根据1960年人口普查所做的生命统计分析,让世人第一次了解了死亡率和教育程度之间令人惊讶的逆向关系。
书中指出,几乎每一种死亡原因都是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居多。他们发现,没念到八年级的白人女性过早死亡率竟然比同年龄大专毕业女性高出105%!如果是男性,整体死亡率竟高出64%!
北川和豪瑟的结论是,如果大专毕业者与教育程度低下者的整体死亡数字比率与统计资料吻合的话,那么1960年将有近25万美国白人死亡,此后每年也将保持这个死亡数字。
在每个年龄层,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死亡率均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25岁~64岁之间的差距尤其大。根据人口普查报告,1960年各年龄层死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人占过早死亡人数的七成,教育程度最低的白人女性死于心脏病的比率几乎是念过一年以上大学女性的三倍!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最低的男性高血压死亡率是大专程度者的1.8倍,女性则相差几乎三倍。死亡率增加同样急剧的还有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教育程度最低的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几乎两倍于大专教育程度者。
相同的趋势也在死于癌症的情形中看到。在因肺癌、气管癌和支气管癌而过早死亡的男性中,教育程度最低者的死亡率几乎是大专教育程度者的两倍,胃癌也一样,小肠癌和直肠癌则高出22%。至于女性,教育程度最低者的尿道癌死亡率是大专程度者的2.1倍,小肠癌和胃癌也是如此。情形唯一相反的是乳癌,教育程度最低的女性比大专教育程度者低22%,最佳的解释是调查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生产与亲自哺乳的比率越低。
过早死亡的重大原因直接跟人类行为有关,教育所发挥的影响也同样惊人。教育程度最低的男性意外死亡(除车祸外)的死亡率比大专程度者高2.3倍,车祸死亡率是2.5倍,自杀死亡率是两倍。
用别的视角考察这些数据后,北川和豪瑟估计25岁以上女性的寿命期待值,他们的结论是,受过一年以上大专教育的女性可预期比教育程度五年级以下的女性多活将近10年。
教育最有趣的共变项是经济地位,至少它能更精确地找出教育程度偏低造成过早死亡的危险性何以增加。统计资料也已证实教育和收入间强有力的关联。一个人所受教育越高,年收入就越高。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收入越低者死亡率越高。所以,如果要问受教育和死亡率的增加何以相关,答案就会指向诸如个人经济地位的第三项因素。
为有助考察和解决这个问题,北川博士和豪瑟博士把所谓的“共变项分析”技术用在1960年人口普查的取样上。也就是说,他们在探究一大群人的死亡率时,年龄及收入水平等项目维持不变,而让教育程度变动。结论是:即使收入相等,教育程度偏低者的死亡率依旧明显增加——高收入而低学历者的死亡率依旧比高学历者高。
对这些前后一致的发现,北川和豪瑟评论道:“拥有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平均死亡率将低于高学历的低收入者以及低学历的高收入者。显然学历和收入与死亡率的关联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摘自《我的哭声无人听见》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