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2009-06-03周海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手段素质教育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语文作为全面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学科育人功能,就必须注意素质教育下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在教学观念上取向于“大语文观”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全面发展人的素质,而学校面临的正是一群身体处于发育期,知识处于构建期,价值观处于形成期的孩子。人才培养要求多要素、多层面,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打破狭隘封闭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方位、多功能育人的大语文观。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听说读写一般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且还要重视政治思想、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效果。语文教学只有取向于大语文观,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体,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发展学生的语言,沟通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

二、在教学内容上取向于学科渗透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将教育价值指向人的整体素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素质的合理结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语文作为一门边缘工具学科,它既是各学科文化基础知识的载体,又是掌握其它学科基础知识的工具,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提高语文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如果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只囿于课本,不敢越雷池一步,就难以开阔视野,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文学即人学,语文即人文,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涉及一切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诸如哲学、政治、伦理等等。只有变狭窄的课堂教学阵地为广阔的课内外教学大环境,才可能“授之以渔”,而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和熏陶,方能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建构知识的大厦,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

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应取向于学科渗透,即与其它学科联系、沟通、渗透。这不仅符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具体操作时,这种渗透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借用其它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解决语文问题;二是从其它学科中选例纳入语文教学。

三、在教学方法上取向于主体性发展教学法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将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主体性是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才有不懈的精神追求,才有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证人的素质的正常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在方法取向上应定位于主体性发展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主体氛围,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角色,使教学逐步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由讲堂变为学堂,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使他们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学会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引导他们寻求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为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必要的智力基础。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趋同性,鼓励求异性,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探索,要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望。比如,可以借助阅读教学让学生对主题的归纳、人物形象的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借助于写作教学,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提出新观点;借助于主观探究题,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操作能力,又激发和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在教学手段上取向于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

要想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要力求使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语文信息。在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思维训练,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信息化教学手段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 “喜新”不能“厌旧”,于漪等许多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的大多是一些“常规武器”,简单、朴实,整个教学过程清清爽爽,教学效果却扎扎实实。三言两语将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是任何现代技术不能代替的。

我们的语文素质教学不是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目的吗?因此不论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一切从学生、教材、效果出发。任何走极端的行为,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所以“新”“旧”互补,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应用,往往能起到1+1>2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领域,普通高中向来是一个关键而敏感的学段,它下与义务教育衔接,上又承担着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切入口。因此我们在教改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大语文观”,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学科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真正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周海兰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26500)

猜你喜欢

手段素质教育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