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究竟呼唤什么
2009-06-03苟翰
苟 翰
《台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小说。与之同步的《教师教学参考书》对这篇小说的主题作了这样的概括——小说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笔者认为还有待商榷,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应该从人物形象入手。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文中的父亲。《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位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靠自己的诚实、勤劳兴家创业。父亲为了建造起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立下宏愿,经年累月,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马拉式”的准备工作。待角票塞满瓦罐、门口的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之后,父亲决定“破土动工”,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父亲这样原始的积累而感动,又不能不为父亲的坚韧意志而震撼!
至此,父亲的形象好像很清晰了,这篇小说的主题也似乎很明确了。但是,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台阶》的主旨,我们还应该透过文章的内里发掘其深层内涵和意蕴,也只有这样,才能探究出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要弄清小说《台阶》究竟呼唤什么,还应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一、父亲为什么“日夜盼着,准备着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我们家的台阶原来“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小时候,“我”可以在台阶上自由、欢快地玩耍、嬉戏。父亲也常常坐在台阶上,休闲、吸烟、洗脚、编草鞋,且父亲也觉得“很舒服”,这三级台阶也给父亲带来了很多方便。然而,“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为什么常常这样感叹?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原来,父亲是希望自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希望受到人们的尊重。希望受人尊重,这是任何人都有的念想,父亲亦然。这是一种朴素的思想,是一种人格和精神上的追求,也是父亲奋发向上、积极生活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更是父亲一生的生活目标。可以说,“九级”台阶是父亲的全部希望,它的建成标志着父亲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二、“九级台阶”给父亲带来了什么?
九级台阶,记录了父亲大半辈子的沧桑岁月,浸润着父亲的苦涩和酸辛,承载着父亲的理想和追求。九级台阶造成了,父亲的理想实现了,愿望达到了,按理说,父亲应该整日高高兴兴,成天乐乐呵呵的,甚至在他人面前显摆显摆,又何尝不可呢?然而,父亲却并非如此!
台阶建成的当天,鞭炮齐鸣,华堂焕彩。这是个喜庆的日子,乡邻们都前来凑热闹。然而,父亲却手足无措,笑得尴尬,为什么?原来,“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一辈子”,他习惯了往日任劳任怨的艰苦生活;现在,住居环境、生活条件变了,父亲也没有觉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了,反而不习惯,不适应,结果落了个浑身不自在。因此,父亲坐在最高一级台阶上吸烟,觉得不自在,受约束,“就憋住了不磕”。面对眼前的九级台阶,父亲很不好意思坐上去,从最高一级,一级一级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父亲“又觉得太低了”;于是,干脆挤占了母亲的位置——门槛。坐高了,不自在;坐低了,也不对劲。这种心态的微妙变化,其实是父亲在长期的“台阶低”的生活状况下形成的自卑心理的反映。这种自卑心理的长期存在,在新的环境下,一时难以消除,最终导致父亲心态的变化。
三、年老的父亲精神状态怎么样?
父亲腰闪之后,闲着无事可干,“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不难看出,父亲老了,身体垮了,这时的生活是多么迷茫、枯燥、无聊、空虚。文中一个“闲”字,道出了父亲老年生活的真实境况和深层内涵:精神没了,灵魂支柱没了,生活没有了往日的充实。父亲靠诚实勤劳一生,在他看来,劳动是他的全部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除了劳动还是劳动。父亲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一切,也只有劳动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意义。一旦离开了劳动,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也难怪父亲“觉得很烦躁”“若有所失”。我们可以想象,父亲在失去劳动后“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有动”的孤独、伤痛与郁闷。父亲“也偶尔出去一趟”,无非是去与人们谈天闲聊而已。在谈天闲聊中,想体验一下受人尊重的感觉和滋味。从父亲“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得到:父亲不但没有感受到被人“尊重”的滋味,反而有“落伍”的感觉。父亲造九级台阶,是想改变一下生活条件。这理想,在父亲眼里,是远大的;就整个社会而言,就显渺小了。作为农民,父亲追求的不是高楼大厦,不是豪宅别墅,而是普通的民房。也许,他觉得自己造的九级台阶与社会发展的“大台阶”相比,相差甚远,所以他“若有所失”。
综上所述,《台阶》中的父亲,是中国当代农民的一个缩影;父亲的经历,是中国当代亿万农民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的真实写照。父亲倾尽大半辈子精力建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其目的是想改变住居环境、改善生活条件外,希望自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九级台阶造成后,父亲之所以觉得不自在,不对劲,是因为长期以来自卑心理所致;父亲晚年生活之所以苦痛、迷茫、郁闷,是因为不能干活,没有精神动力,生活空虚。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小说《台阶》呼唤人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走进中国当代农民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在丰富农民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更要尊重农民的人格;要引导、鼓励农民自尊、自强、自立,让农民与时代进步,与生活同行,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苟翰 四川省平昌县得胜中学 63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