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口语训练序列化方法探究

2009-06-03刘建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职校表达能力口语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从职校生心理来看,他们有自己的志向——很喜欢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学校体艺节上的文艺表演,学生积极参加,自娱自乐,其实在口语表达上他们也一样,希望自己能出类拔萃,胜人一筹。他们不是不想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是缺少锻炼的机会,缺乏科学的、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训练方法。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尝试探究了一个口语训练的序列化方法。

一、鼓励实践,培养兴趣,让学生敢说

爱迪生说过:“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说话、说不好话的主要原因来自心理因素——恐惧感和自卑感。恐惧是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恐惧心理的产生,一是由于自卑,一是由于过度自尊。自卑是一种惟恐被轻视和排斥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使之不能轻松自如地说话;自尊一旦过度就会导致内心虚弱,在众人面前怕说不好会被人瞧不起。因此,要使学生了解,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当众说话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名家尚且如此,何况于职校生。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心理上的一部分恐惧与自卑,使学生树立自信意识,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话说好,鼓励学生多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低起点和鼓励为主的方法。对那些有畏惧心理的学生,起点要低,而且只要他愿意说,就要多鼓励,这样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与陌生人交往,多与家长交往,多与老师及自己感到尊敬或畏惧的人交谈。这些对克服恐惧心理是大有裨益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能力的培养还要从学生兴趣入手。在课内外教师要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与学生和善交流,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恐惧的心理,吸引学生乐此不倦地进行口语操作。这种操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自我介绍、朗诵、复述、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又是多层次的,如个别发言、小组交流、全班评议;还是多角度的,如说凡人小事,说重大新闻,说走亲访友,说观物游历等。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智取生辰纲》时,关于《水浒》这部经典作品,一部分学生通读了整部小说,大部分学生能略知一二,他们想说的欲望强,笔者就安排时间让学生谈谈“我所知道的水浒”,谈谈“我喜欢水浒中哪个人物”或谈谈“哪些人物形象刻画比较成功”,学生有话可讲,不吐不快,发言踊跃。这种概括性复述,既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好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可谓一举多得。

二、营造氛围,精心示范,让学生想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想说是口语训练的前提。职校生比较好动,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模仿能力强。我们可以仿照电视节目“脱口秀”的形式设计专门的口语练习课,还可以组织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论坛、辩论会、课前一分钟谈话、生活情景小品表演等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活动,千方百计地给学生以讲话的机会,让学生利用课内课外、台上台下的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刻苦训练口语。

培养职校生口语表达能力,示范尤为重要。示范是“作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示范的承担者主要是老师,可以是优秀学生,也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发挥其直观形象和逼真的作用。这种示范,不仅要语音准确,朗读时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让学生理解内容,还应对语言的表达进行恰当地修饰和作一定的技巧处理,即语言表达过程中语流停顿的断和连,速度的快和慢,语势的轻和重,节奏的强和弱,能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具体的调控,使表达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令学生心驰神往,情动于心。如在教唐诗《琵琶行》一文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朗诵者在轻柔悠扬的琵琶音乐背景中声情并茂地朗诵,使学生受到感染。教《雷雨》时,在介绍了人物身份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理解人物,笔者和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研究并找到正确的声音表达形式。

除了语音的准确性、表达的生动性外,教师语言的示范性还表现在表意、择语组词的严密性、逻辑性,语言表达上下衔接、前后呼应、语脉相连,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和剔除口语杂质上,使表达严谨又发人深省,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心理震颤,产生“跃跃欲试”的模仿心理。

口语训练在示范中指导,在指导中示范,使学生能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学生兴致趋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提升,提高要求,让学生会说

经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向更高的语言表达层次提升:说话者能够准确自如、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等。要求学生不仅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即由单纯的口语表达到运用一定的态势语边演边说。培养学生以态势语协助说话,一方面烘托、映衬所表述内容的鲜明性,另一方面对于表达的言词相互补充,以完善语意。在提升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课文教材,设计语境,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项链》时,教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分四组让学生自导自演,然后全班评判谁扮演的角色比较成功。学生的评判有的从普通话正确角度,有的从表情语调的角度,有的从把握人物性格的角度,还有的从身体动作的角度来分析。总之,学生认识到表演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有较高的口语素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四、课外延伸,联系实际,让学生能说

结合学生的特点,横向延伸迁移。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发挥他们的临场机智和应变能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招聘会上作自我介绍、毛遂自荐。这样训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口语训练的重要意义,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在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训练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提高学生口语素养为出发点,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从中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课内到课外,紧密结合专业,注重实效。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可结合分阶段目标和要求,随机应变。

(刘建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528308)

猜你喜欢

职校表达能力口语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我的职校我的梦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