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学生乐读《论语》的几点思考
2009-06-03马利娟
《<论语>选读》是2007年11月正式在浙江范围内开修的,它的诞生着实让一线教师既高兴又惶恐,高兴的是终于有机会系统地教授中国的经典文化,惶恐的是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教学。幸好《<论语>选读》的课程目标很明确地指出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具体的学习要求是:第一,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能进行分析和鉴别;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提高个人精神品格;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但自《论语》开修以来听的一些课,却发现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疏通文意和字词句的梳理式教学,即将文本的解读完全或大部分指向字词句的梳理和归纳,另一种是独角戏式的教师表演,由教师一人包揽整个教学过程。这两种教学类型对课标要求都没有完全做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充分参与论语的解读。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失去对《论语》的兴趣,也就无从达到《论语》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学生乐读的基础上,否则这些要求目的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那究竟如何让学生乐读《论语》呢?
一、导语的设计要扣住教学中心,要激发兴趣
《论语》的成书年代距离我们现在已经很远,理解起来不如现代文轻松,体例上又是语录式,无曲折情节,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学生对《论语》的古文形式有一种畏惧心理,所以对《论语》没什么兴趣。而兴趣又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设计好导语。怎么才会有效果呢?就是要指向学生感兴趣的区域而且还要紧紧扣住教学的中心。比如在教《知其不可而为之》时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最早说这句话的是谁,你觉得有这种精神的是怎么样的人。学生对此一般会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这种精神很伟大,这种人很执着,另一种会认为这样做的人是傻子。这样就会有意见的分歧,会产生求知的欲望,此时再进入文本去领悟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诲人不倦》,导语设计可以是: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教育奖”,为什么有那么多教育家,偏偏以孔子为名呢?孔子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呢?再比如教《周而不比》,可以从“朋友”开始:什么是“朋友”?“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学都是“朋”,那是不是“友”呢?朋友要交什么样的,怎么跟朋友相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还有教《君子之风》时:同学们想不想做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呢?要在以前,大家大部分人都做不成君子,为什么?因为君子在以前指的是地位高贵的人,是贵族,跟品德无关,今天大家能够有机会做君子,但也比较难,我们来看看怎么样才够格称得上“文质彬彬”的君子。
二、集合散佚,生动活泼
学生不喜欢《论语》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孔子就是一个老古董,他的学生那么多,记也记不清。所以在教授《论语》时有必要将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学生的心里变得鲜亮,要变成活生生的人。这就需要在上课过程中将散佚在外的代表性事情集合起来整合成一个人,比如讲到子贡和孔子讨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者乎”的问题时,可以将子贡一些突出的事例介绍给学生,包括他作为商人出色的经商才能,他的姓——端木和陶朱一起作为商业的代称,在《货殖列传》中得到司马迁的表彰,以及为了保卫祖国凭借出色的外交技能“一使而动五国之政”的惊天伟业,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心中的子贡饱满起来。比如讲到宰我与孔子“三年之期”的讨论,可以将宰我“昼寝”的事件提来一起讲,让学生知道宰我是这样的,还可以提出宰的古义解释为主宰,学生就会理解他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名。讲正名之争的时候讲讲子路的可爱脾气,讲他因南子而不悦的率直,他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侠气。讲沂水春风的时候说说曾点和曾参的父子间的趣事,知道曾点还是这么个人,再讲讲《高山仰止》中会开玩笑也会为学生痛哭的真性情孔子。其实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会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个人物的鲜活,一段段语录的生动,会让他们更乐意读《论语》。
三、联系自己,学有所得
学习《论语》在很多人的心里都认为那是伟人甚至是圣人的事,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总感觉《论语》太伟大太神圣,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学习它没有现实意义。这是认识的一个误区,一定要纠正过来。纠正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将《论语》融入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乐意学。具体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联系自己,真正地做到学有所得。
比如在教授《仁者爱人》时,要将“仁”从被捧得很高的地位上拉下来,把它还原到生活,在看到孔子具体实践“仁”的表现后,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仁”的。有一学生讲:原先以为“仁”很虚幻很神圣,现在才知道,“大仁”有点远,其实“小仁”就是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个座,这点大家都能做到。又如学习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有学生举例:就好像我们参加运动会,明明知道自己是拿不到第一的,但还是要去,因为做和不做终归是不一样的,在我们以后的人生中也是如此。还有学生发表看法:孔子的精神是可取的,但他的行为我是不赞同的,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追求的是效益,不必也不能做无用功。两个学生的意见不一样,但已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均是学有所得,学习《论语》的目的已达到,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因为有“我”有“现在”的存在,他们变得兴趣盎然。
四、学习形式多样化
单一的讲授型的课,学生肯定无法将学习的热情持续到底,所以有必要开展多样学习形式。《<论语>选读》教学指导意见推荐了六种课型,分别为教师串讲课型、主题讲座课型、读书报告课型、评点交流课型、课题报告课型、作业练习课型,并且说明“六种课型只是相对的分类,并不是不变的规定。教师在教读过程中完全而且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我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三点思考:
1.主题讲座课型作为教师串讲课型的补充效果比较好。可以运用中央电台“百家讲坛”里的关于《论语》的现成讲座。如在《君子之风》一课后,给学生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君子之道》。在《克己复礼》一课后,给学生看中国政法大学方加尔教授的讲座《孔子眼中的“礼”》。这些深入浅出的讲座变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又一个平台。
2.评点交流课型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在必修一里已经学过评点法,所以比较容易操作。在进行《为政以德》的教学时,就让学生对孔子的德政联系现实生活作评点,以此为依托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呈现他们的认识,教师起指导和总结作用,在此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其实很乐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作业练习课型让学生负责。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当中,笔者尝试了作业承包制,即将课后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交予分组后的学生负责,让他们讨论收集代表性意见并上讲台讲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提高。比如在课后作业中有一题是关于称谓的,笔者发现负责这个题目的一组学生很认真地将书中出现的所有关于称谓的章节都找了出来并加以整理,从原来的名和字都分不清到能够将什么样的场合称名什么样的场合称字讲得清清楚楚,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对学习《论语》的兴趣会更多一分。
在现在的《<论语>选读》课快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已经喜欢上了《论语》,喜欢上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他们很乐意再读《论语》,那是一种收获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马利娟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灵石中学31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