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09-06-03霍彩月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创新能力思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全球竞争的世纪,是科技竞争、国力竞争的世纪。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才能在解决教育教学课题时,揭开纷纭的教学现象,寻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冲破陈腐的教育教学模式,大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手段,从而“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语文教师当前应重视创新教育,首先需要更新观念,向传统挑战,实施语文教育创新。

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创新教育被提到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这是不难理解的。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地应该加强创新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造力,从哪些方面着手培育呢?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称作创新精神。其中包括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这些素质与生惧来,人皆有之。幼儿对一切充满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即是证明。绝大多数幼儿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等都充满兴趣也是佐证。儿童入学后,爱学还是厌学,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知道,教材是好的,但好也并不能说一不二,尤其是语文,灵活性很大。只要学生说的合情合理,就应及时加以肯定,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熟悉或已认识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创造性思维具有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

1.运用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求异思维有三个特点:①从不同的方向探讨问题的答案;②把学生头脑中的知识重新组织起来,解决问题,不依赖现成的答案,寻找新的答案;③对已有的知识和事物进行推测、联想、想象、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求异思维是用最佳的方法,有方向有范围的思维形式,求同求异都是创新。

有这样一个例子,教师为了能引出教案中的标准答案,对前几位同学的合情的回答,没能给予应有重视。这样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这样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训练下,学生慢慢也就懂得了教师的所有问题都是有最高水平标准答案的,提问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渐渐地学生学会了消极听课。教师提问时,学生渐渐地不去积极地思考,踊跃发言,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也不再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了,这时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更失去了创造的能力。

所以,作为教师应在教学练习中多进行求异思维,在多种思维中进行选择,产生一个最佳、最好的思维,即求同思维。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加以鼓励、表扬。

2.运用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要抓好两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发散思维是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从而获得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和训练的方面。同时,辐合思维也不可缺少。辐合思维可以对发散思维获得的众多解决方案或办法进行优选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方法。

语文教材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又具有鲜明的创造性特征。可以说,发展创新能力,客观上有条件,学生主观上有要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教,既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窒息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教学应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要减少统一,鼓励求异。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词语解释,要以字典、词典为标准;分段要以教参的提示为标准统一;概括段意、中心要以教参的语句为标准统一等等。统一的东西太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其实质是牺牲了创造,牺牲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统一,而要着力鼓励求异。理解课文的段意和中心,对问题的回答,作文材料的思路等等,都不必强求一致,而要鼓励多种答案并存。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不断闪现创造的亮点。

要减少问答,提供自读的机会。问答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生命力是永存的,但不能过分。每个词语怎么理解,每个段落怎么朗读,每个问题怎么解答,都由教师逐一作答。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完全局限在教师设计的琐碎的问题之中,学习的创造性又从何而来?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这样的阅读,才是创造性的阅读。创造性的作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真情实感为基础,有真事可写,有真情可抒,有真知可议,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创造性。

其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听、说、读、写,把创造性思维训练寓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之中。

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示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对于儿童而言,所谓创新,就是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悉心地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真心给他们正确的评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勇敢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成为21世纪的创新人才!

(霍彩月 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学区 054100)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创新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