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仲永》课堂教学谈课堂提问
2009-06-03汪德怀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提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提问方式是否巧妙,能否切时、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调控课堂教学节奏,适时反馈教学效果等因素。然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总遇到这样的情况。常听到老师提“这个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句子怎么翻译啊?”之类直接性的问题。而学生呢,忙着对照课本注释、词语手册或者其他参考书找答案,根本谈不上对文言文的美读赏析,根本体会不到文章的意蕴与情趣。加上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普遍畏难心理,他们很难发掘文言文震撼心灵的力量。
直白式的提问有没有作用呢?这样的提问针对性很强,开门见山,要求学生直接呈现课文特定内容,但是不具备思维的转折性,呆板平淡,偶尔一用可以,但是使用频率过高则会损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收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必须尽量避免呆板平淡,生拉硬扯,突如其来,急于求成等缺陷。教师设计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过程,留出思考问题的“等待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示性的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思考”,这样才会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效率,减少无效提问的次数。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几种常用的提问方式。
一、指向式提问
指向性提问考察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后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往往能找出关键字词句。指向性提问适合于课堂起始阶段和课堂调节,该类型提问的运用,有利于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缓解学生对文本的畏难情绪。
例1:《伤仲永》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姓甚名谁?他是哪里人?身份地位如何?家里一直是做什么的?仲永读过书吗?
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方仲永”或“仲永”“金溪”“民”“世隶耕”“未尝识书具”等关键信息。
二、前置式提问
前置性提问顾名思义即教师在提出中心问题时给学生一个肯定性的前置信息,学生默认该信息,接到中心问题后,在前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思考。该类型提问的运用,有利于引导学生遵循教师既定教学思路,收缩问题的宽度,使得思维指向更加明显。
例2:“仲永生五年”,即到了五岁的时候。这个年龄应该去上学,为什么他不去上学呢?
该问的中心是“仲永为什么不去读书呢”,但是需要前置一个肯定性的信息,“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应该去上学”,学生接受的信息关键词是“应该”,而课文内容的事实是“未尝识书具”,两者之间就形成矛盾,加强学生思考强度。
三、情境式提问
情境式提问通过设置学生耳闻目睹的熟悉情境,让学生以曾经经历过的情境为参照来比照问题中的人物。情境能促使学生乐于寻找问题的答案,增强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例3:同学们五岁的时候,也许哭着要过苹果香蕉什么的。一千多年前的仲永其实跟大家一样,他也哭着要过东西。不过他要的绝不是苹果香蕉,他到底要什么呢?
文言文语法知识繁杂。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也是学生不容易把握的难点。本问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哭着要东西的情境,增加学生的亲切感,降低学生对“忽啼求之”的“之”的陌生感,使学生更有兴趣去探寻“之”字的内容。
四、想象式提问
想象式提问的特点是问题的答案不被包含在文本信息中,需要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学生接触问题时能产生突然、新奇的感觉,思维转折性较强,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4:仲永的父亲看了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课文没有提及仲永之父有没有看过这首诗,更没有写仲永之父看过诗后对该诗的评价。所以学生接触到问题时会说,文章没有写。这是思维之一。但是本文前面已经提到“世隶耕”,学生通过“世隶耕”可以推断:仲永之父没有能力评价诗歌的好坏。这是思维之二。通过这两层思维的转折,学生能更深入地把握“世隶耕”不仅仅包含了“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还包含了“仲永之父没有文化水平”,为后面仲永之父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作铺垫。
五、替代式提问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提到的“换句话说”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替代问题与被替代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以更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能起到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认知的良好效果。
例5:“指物作诗”就是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换句话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命题作文了,大家为什么喜欢给这个五岁的小孩子出命题作文呢?
本问将“为什么乐于指物让仲永作诗”替换为“大家为什么喜欢给这个五岁小孩子出命题作文”。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从而来揣摩出命题作文人的心理,进而得出“邑人”一味追捧不利于仲永成长的结论。
六、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要求被问者提供选择性的具体回答。“是”“否”“好”“不好”等正反回答,答案非此即彼。能收束学生散乱的思维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强化课堂逻辑,使课堂张弛有度。
例6:仲永之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好不好?
学生只面临两个选择,“好”与“不好”。选“好”的同学会将思维集中在寻找有利理由的方向上,可以得出仲永之父能由此获得社会地位和大量钱财的结论。选“不好”的同学会针对选“好”的同学的理由针锋相对,进而全体学生的思路都集中到一个争论焦点上,有利于教师进行引导。
七、发散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思维空间宽广,启发角度多向等特点,有利于拓宽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迁移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发散式提问,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
例7:历史上有哪些与方仲永悲剧不同的人呢?
通过后天教育和自身努力最终成才的人历史上屡见不鲜,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学生课外积累的素材足以支撑这个问题。本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一个辐射点“与方仲永悲剧不同”为中心联系课内外知识的能力。
八、假设式提问
假设式提问要求学生以问题人物的身份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往往能完成这种角色转换,故此类提问的成功率较高。
假设式提问与想象式提问的区别是:想象式提问侧重于想象思维的转折性,假设式提问要求学生虚拟成问题人物进行思维。
假设式提问与情境式提问的区别是:情境式提问侧重于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似曾相识的情境。假设式提问侧重于要求学生以问题人物的身份进行思考。
例8:如果你是仲永的父亲,面对儿子“啼求之”的请求,你会想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回答的方面很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标准。只要言之成理,切合文章主题即可。
九、激发式提问
激发式提问是指在已经解决部分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制造一个激发点,有效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更深层面。适用于引导学生分析主题较高、难度较大的内容。
例9:在分析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时,学生往往能较快指出是仲永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仲永学习。但是对于仲永自身的原因和邑人的影响却很难发掘。因此需要教师制造一个激发点:难道仅仅该他一个人负责吗?学生会认识到仅仅归咎于仲永之父是不完整的,转而探寻仲永和邑人的原因。最终得出“邑人,一味追捧,不利成才,不利学;仲永,少不更事,长不就学,不乐学”的结论。
十、梯度式提问
梯度性提问即通过设置几个梯度性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最终问题。前一个梯度问题为后一个梯度问题作铺垫。渐进式提问的优点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加深思维强度,比直接抛出最终问题易于被学生接受。
梯度问题之间具有连环性、渐进性、指向性。
例10:仲永之所以能成为神童,恐怕只能说天赋极高吧!(铺垫)
(1)“受之天”有没有作用,重不重要?
(2)“受于人”有没有作用,重不重要?
(3)从仲永的事情看,“受之天”与“受于人”相比,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存在认为先天资质不重要的误区。事实上作者王安石肯定了先天资质的重要,但是强调的是后天教育比先天资质更重要。由于有了铺垫,学生在回答第一问时,很轻松就会回答“受之天”重要。而教师紧接着抛出第二个梯度问题,学生就要想一想了,第二个梯度问题教师没有铺垫语句,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作出回答。学生根据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结局会得出“受于人”重要的答案,但是已经有一部分人在两个梯度问题的重叠下产生困惑了。最后教师抛出第三个梯度问题,这时学生经过思考,会对“更重要”产生强烈的印象。
十一、调节式提问
调节性提问重点不在于得到回答的精准与否,而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或者缓解课堂节奏、营造教学氛围。
例11:我们给仲永和他的爸爸起个绰号吧!
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奇才”“神人” “天才之父”“神通之父”,还有学生开玩笑似的起“天父”“神父”之类的。连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也踊跃参与。整个课堂充满欢快的气息。
十二、反馈式提问
课堂要求教师能直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生成教学信息。
反馈式提问能使教师随堂检测学生已知知识、已会技能以及薄弱环节,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完善。
例12:为了避免与方仲永类似的悲剧重演,我们该怎么办呢?
《伤仲永》本课的主旨是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如学生能够回答要更加重视后天的教育,则表明学生已经从仲永悲剧中获得了指定的认识。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学是最辩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我们应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蔡少军.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汪德怀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31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