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悟性的培养
2009-06-03李灵元
散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散文大多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对其深厚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难以理解。而教学中教师又往往会因为操作上的难点,对散文的精神层面的欣赏避而不谈,而尽在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技术方法上不厌其烦,甚至据此设计出一系列的套路题目,带领学生在书上找答案。这样,一篇好好的文章,学到最后,就只剩下满篇的重点语句、“标准答案”,让学生去背诵。教学浮于表面,学生享受不到思维过程的快乐,兴味索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实,散文真正精髓的东西,远不是那点操作技术。真正优秀的散文是一种艺术,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因此散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悟性。
要培养学生的悟性,首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散文进行“再创造”。对真正好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再创作式的欣赏中,才能够真正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作者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我们在阅读散文时,只有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想象力,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者着力描绘的画面、场景与人物,进入到作者建构的艺术世界中去,才能真正感悟到文学作品的美。我们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须融心入景、如临其境,才能真正被如梦似幻的“荷塘月色”所陶醉,感受那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欣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也须展开想象的翅膀,跟着作者一起听雨、看雨、体味雨,才能深切地领会到那形象密集、描写瑰丽、情深意浓的境界。我们在读鲁迅的《雪》的时候,便会很自然地同那“滋润美艳”的雪,“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罄口的蜡梅花”,以及“冷绿的杂草”……融合在一起,于是,我们许多关于雪的经验,尤其是儿时故乡的雪景,便会牵连不断地闪现、叠印出来。学生通过想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正确地把握住了作者的艺术构思,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含义。在散文教学中,要利用文章中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画面,浮现场景。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阅读了,必然大有收获。散文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作者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作者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文章的客观世界中去,并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读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我们的情感会很自然地跟随先生,一起去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跟作者一起去骂去恨那位愚味贪财的王道士,痛恨满清官员及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的心与作者一样“伤口在流血”。学生只有进入角色地去朗读,去想象,去体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真正领悟到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
培养学生的悟性,其次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习惯于把文章化整为零,一段一段地讲解,这样做固然能够把文章遣词造句,结构谋篇的细节讲解深入,却早已失去了散文整体的艺术效果,这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次观摩课,听一位老师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单单就“月光下的荷塘”一段就分析了一节课,讲得过于具体细致,从字词句方面设计了好多题目,把原本妙不可言、一气呵成的语段,讲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美感。美的语言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去体悟,而不是过多的解剖分析。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通篇百一十字,三段,若要从结构谋篇去计较,简直无话可说。但是,细细体味,年届垂暮,抚今思昔,却是时空交织,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既没有高明的修辞典故,又不见精巧的惊人之语,娓娓道来,却字字饱蘸浓情。像这样的文章,要学,就应该让学生细细地感觉,自己独立发挥,自行诠释,从整体上去把握。散文教学要真正地做到“精”讲,教师只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悟性,还要教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由“感”入“悟”。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思想感情,通常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写景、状物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品味散文作者的情感时,一方面要“披文以入情”,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由“感”入“悟”;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若不去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很难准确感悟到深藏于作品中的那“悠悠的态度和颓唐的情调”。落蕊寒蝉,凉风秋雨,不惟北国独占,江南也有。但在古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不胜浓郁的悲凉!作者将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都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我们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中读到了郁达夫“清、静、悲凉”的心境之“秋”。欣赏散文,只有真正进入到作者的境界中去,不断地去“感”,去“悟”,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才是真正的欣赏。从了解作者的生平入手,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再通过读文章本身的体会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是提高散文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悟性,一定要打破教学中的“标准答案”的束缚。实际上,一篇优秀的散文,除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大致思想倾向、创作背景等历史性的内容需要作为常识介绍之外,对文章的理解,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成的定论,更不必给定什么“标准答案”,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事实上,很多优秀的散文,往往都是大师们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如果非要去分析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只能是牵强附会,把一篇好好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如果看看《中国优秀古典散文集》就不难发现,里面收录的短如《诫子书》《读孟尝君传》《寒花葬志》,长如《李将军列传》《前出师表》《滕王阁序》,可谓林林总总,悉心体味,不难为作者精神所感动,好在何处却是见仁见智。而且同一篇文章,初读和再读感觉也颇有不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产生的感悟自然不同,也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才是文章可以深入人心的妙处。
当然,散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悟性,关键还是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而归根结底是跳出应试的圈子。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仍然带有很浓厚的应试特点。应试是关系学生前程的大事,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仍然大行其道。散文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要真正地做好散文教学,就必须跳出应试的圈子,只有用尊重散文的眼光,引导学生慢慢去欣赏、去体味,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入,理解透彻,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说,学生真正提升了能力,考试本就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才对。因此,散文的教学,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读书,而不是重视做卷子,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做再多的卷子也没有用,尤其要重视经典文本的阅读。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语文能力方面对于散文的考核,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探索和改革。如果语文考试对于散文的要求本身就是感悟能力,那么,可以想象,散文的“技术”教学时代,自然就结束了,新的教学时代也将随之到来。
(李灵元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职业技术学校 322200)